夫君是春聯始祖,她是春花飄零

當一個末世之君在振聾發聵的喪鐘聲裡頹然倒地,他所失去的不僅僅是王朝的疆域,還有後宮的嬌娥。秦掃六合,擄掠而來的六國妃嬪充塞了整個阿房宮;唐興隋亡,隋煬帝的三千粉黛很快便成為唐帝國的籠中雀。其實,被囚禁的後宮佳麗們就是王朝的寵物,換一個帝王,不過就是換了一個主人而已。皇帝沒有愛情,妃嬪媵嬙們在泰山崩倒之後,笑對新的主子自然無可厚非。然而,我們要提及的這位生活在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宮麗人,卻專情得令人唏噓,她,便是後蜀皇帝孟昶之妃——花蕊夫人。

歷史上的花蕊夫人共有兩位,一位是前蜀開國皇帝王建之妃徐氏,另一位就是後蜀皇帝孟昶之妃費氏,二者相比,費氏的名氣要遠遠超過徐氏。“花不足以擬其色,蕊差堪狀其容。”這位令花蕊失色的美人,生就一副粉面櫻唇,玉骨冰肌,進宮不久,便被孟昶封為貴妃。在五代十國的諸多小朝廷中,孟昶絕對稱不上是一位治世之君,但他的文學素養卻相當深厚,史載,他“性明敏,孝慈仁義,能文章,好博覽,有詩才。”中國最早的春聯據說就出自這位文人皇帝之手,據《蜀杌》記載:“蜀未歸宋前一年歲除日,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版於寢門,以其詞非工,自命筆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孟昶寫下的這副對聯是中國有史記載的第一副春聯,由此開啟了過年貼春聯的習俗。如果說孟昶工於詞翰,那麼花蕊夫人也和他伉儷相得,花蕊夫人不僅豔壓群芳,還寫得一手好詩詞,她寫景狀物婉麗清秀,頗具辭彩,留給後世的詩詞達到了一百餘首。一個是儒雅風流的皇帝,一個是色藝雙絕的貴妃,當後蜀的宮闋終日歌吹不斷,文臣武將們都在說,這一對神仙眷侶已經完全沉浸在溫柔鄉里了。

夫君是春聯始祖,她是春花飄零

在詩詞唱和中纏綿,孟昶對這位知書達禮的美人更加呵護。看到花蕊夫人最愛牡丹,孟昶便命人在成都城內遍植牡丹,並在宮中選育良種,興建了一座奼紫嫣紅的“牡丹苑”;為了讓整個蜀都成為一座花海,他又派人將最好的木芙蓉栽出四十餘里,花開時節,整個成都都燦若雲霞,據說,成都的“錦城”之說便緣於此。在絢爛的花海中徜徉,花蕊夫人幸福地沉醉在愛情的洪波之中。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敧枕釵橫鬢亂。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蘇軾的這首《洞仙歌》,在清麗淡雅的氛圍中,為我們勾勒出一位溫婉端莊的女人。據說,這首詞原為後蜀皇帝孟昶在摩訶河上為花蕊夫人而做,因原作後面部分散佚,詩文大家蘇軾遂依首句“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續寫而成。千年以後,我們在這首靜美的宋詞中行進,仍能想像出當年孟昶攜花蕊夫人暢遊摩訶河的情景:在碧波盪漾的水面,俊朗的皇帝和桃花一般的女人相偎在船頭,兩岸是柳絲花影,河的盡頭便是沉香作棟、碧玉為戶、冬暖夏涼的水晶行宮。“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這是一個頗似當年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這個充滿了文人氣性的皇帝為麗人所做的一切,令沉醉其中的花蕊夫人依稀覺得,“長相知”已經成為一個自己可以把握的夢境。

夫君是春聯始祖,她是春花飄零

然而,“暗中偷換”的流年尚未催白花蕊夫人的青絲,便擊碎了這個美人的玫瑰夢。終日與花蕊夫人盤亙於花前月下的孟昶,有著極高的情商,卻不具備一個皇帝應有的政治智慧,他把自己的溺器都鑲上了珠寶,卻從未想過要增強武備,他天真地認為,倚仗巴蜀之地山川險隘,便可以高枕無憂。然而,他想錯了,當黃袍加身的趙匡胤在發動陳橋兵變之後,按照丞相趙普為其制定的“先南後北”“先弱後強”的統一戰略,第一個就將馬鞭指向了歌舞昇平的後蜀。公元965年,趙匡胤的軍隊向後蜀挺進了,令這位馬上皇帝沒有想到的是,這座富庶的蜀中之國竟如此不堪一擊,僅僅六十餘天,蜀都城頭便掛起了降旗,滿面愁雲的孟昶對花蕊夫人捶胸頓足道:“我父子以豐衣足食養士四十年,一旦遇敵,竟不能東向發一矢。”當這對昔日的神仙眷屬淒涼地揮別曾給他們帶來無限歡樂的蜀宮,踏上奔赴宋都汴梁的漫漫征途,他們聽到身後杜鵑聲聲,每一聲啼血的鳴叫都在昭示著不詳。

孟昶死在到達汴梁後的第七天。關於孟昶之死,一直是個歷史謎案,但從此後趙匡胤對花蕊夫人的百般示好看,卻不言自明瞭這位亡國之君身死異鄉的必然結局。早在發兵征討後蜀之前,趙匡胤就已經對傾國傾城秀外慧中的花蕊夫人垂涎三尺,一朝成為囊中之物,趙匡胤便更是迫不及待地欲與花蕊夫人共度春宵。亡國之女何談貞節,況且大宋江山定鼎已勢不可擋,一個弱女子沒有理由不就範。然而,令趙匡胤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剛烈的巴蜀女子投給自己的卻是一個絕決的背影,她對趙匡胤說,夫君新喪,她必須一身縞素,免承雨露,並淚眼婆娑地央求趙匡胤讓她護送孟昶的靈柩回蜀地。一個囚禁在籠中的金絲雀,當然沒有選擇的自由,轉而換成一副笑臉伺候新主子也就罷了。然而花蕊夫人卻有些“不識時務”,在她眼中,儘管眼前這位新皇帝有著一統天下的治世雄心,卻唯獨缺少先夫孟昶詩人的浪漫與柔情,在母儀天下和知音互答之間,花蕊夫人其實更願意選擇後者。

對這位重情的女子,趙匡胤沒有強求,他相信時間會沖淡一切,他給花蕊夫人安排在了一座金壁輝煌的寢宮,他相信這位國色天香的女人會回心轉意。然而,他不會想到,在這座佈滿了金絲幔帳的寢宮,花蕊夫人卻將孟昶的畫像供在案頭,終日拜祭,以淚洗面。一日,當趙匡胤推門而入,但見香菸繚繞,便問花蕊夫人所供何人,情急之下,花蕊夫人便隨口說這是張仙像,蜀地人認為虔誠供奉,可得子嗣,趙匡胤立時心中釋然。然而,令花蕊夫人始料未及的是,皇帝被打發走了,那張子虛烏有的“張仙像”卻從此在後宮廣為流傳,為求得子嗣,眾妃嬪們紛紛效仿,每個人都畢恭畢敬地供奉起張仙像,很快,這股求子熱潮便流入民間,成為民間一種歷代傳承的風俗。後蜀皇帝孟昶永遠不會想到,在他命歸黃泉之後,會因為一個痴情的女人而成為善男信女們爭相膜拜的神祗。

夫君是春聯始祖,她是春花飄零

關於花蕊夫人的生命結局,世間流傳多種說法,一說她鬱鬱寡歡,不久便患病而死,一說她被擄宋宮後,被充斥於蠶室,最終以罪賜死,而最令人嗟嘆不已的當為“狩獵射死”一說。看到趙匡胤對這位“亡國禍水”意亂情迷,丞相趙普和皇弟趙光義都深感不詳,於是便特別安排了一次京郊秋狩,明明箭頭指向的是一隻驚慌失措的小鹿,然而最終落馬的卻是面白鬢散的花蕊夫人。在花蕊夫人手執穿胸而過的箭頭倒地而死的一刻,這位可憐的麗人看到的是大驚失色的趙匡胤,是驚悚飛起的鳥兒,是浪一樣翻滾的流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