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槎好人|平凡人中的不平凡,為張槎注入脈脈溫情

2018年,張槎街道文明辦、社工局、總工會、團委等部門共同組織開展了

“2018年張槎好人”評選活動,共有40多名群眾參加評選。經過街道文明委成員單位討論,並徵求街道綜治、紀檢、計生等部門意見後,評選產生了“2018年張槎好人”11名

“張槎好人”獲獎名單:

助人為樂類:李潔麗、陳有光、王海燕、林娟養、葉桂紅、邵子蘭

孝老愛親類:陳潤淮馮意冰夫婦

敬業奉獻類:賴向廷、譚遇連、李勝奇

今天,張槎君繼續帶大家走近,三位2018年“張槎好人”,聆聽他們身上實踐著的凡人善舉

1、助人為樂:李潔麗

張槎好人|平凡人中的不平凡,為張槎注入脈脈溫情

頒獎詞:她用從不停歇的腳步,滿腔的熱血和愛心,每日行走在清水橋社區的大街小巷;她以社區為家,為群眾奔走,用愛照亮社區,用情傳遞溫暖。她就是——鄰里間“好管閒事”的李姨李潔麗。

心繫社區事,溫暖鄰里情

“你找李姨嗎?請進吧!”在清水橋社區裡,李潔麗就如人見人愛的“明星街坊”,街坊喚她“李姨”。進清水橋報上李姨的“名號”,街坊們都會回以親切的笑容,這都源於她十幾年如一日熱心社區事宜,心繫街坊鄰里。李姨的丈夫笑稱:“她呀,服務居民的時間比待在家的時間還要多。”

走進李姨的家中,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獎盃、獎狀陳列在櫃上:清水橋社區服務之星、張槎街道平安和諧家庭、佛山市婦聯婦女兒童服務一星志願者……這都是李姨退休十幾年來的熱心公益勳功章,但在李姨心裡,這些勳功章都比不上街坊的一抹笑容。

在街坊眼中,李姨是個“好管閒事”的人,更是一個“老好人”。她處處留心社區的人和事,密切注意身邊群眾的特殊情況,發現問題或需求,第一時間向居委會反映,在居民和居委會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早前,華馨村小區的張阿姨因買菜時意外摔斷了腿骨,需在家臥床養病,李姨發現很久沒見張阿姨出來散步,打聽後知道張阿姨受傷臥床了,李姨非常擔心,馬上到張阿姨家裡探望,瞭解其傷勢和康復狀況。李姨還找到居委會反映情況,社區書記率領居委會兩委成員一起帶著慰問品探訪了張阿姨,關心她的病情,同時幫助阿姨辦理相關補助申請手續。康復後的張阿姨將李姨的熱心事蹟傳播鄰里間,豎起了大拇指稱讚她是個關心鄰里的熱心人。

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凜冽寒冬,李姨會根據時節煮一些涼茶或湯水免費送給社區的保安、清潔阿姨等員工。“他們工作辛苦,守護扮靚我們的社區,為他們送點湯水是應該的。”李姨說道。

李姨早年上山下鄉,從事醫生工作,積累了豐富的醫療保健知識,對於經絡穴位按摩保健頗有心得。平常生活中,她樂於和身邊的人交流分享經絡循行、穴位分佈以及按摩手法等保健養生知識。居民有什麼小病小痛都喜歡找李姨,李姨從中醫角度為其初診,並手把手教他如何通過穴位按摩改善狀況,漸漸成了社區里名副其實的“養生達人”。

李姨還精通“心理學”,積極幫助居民解決家庭糾紛,走出鬱境。清水橋社區有一位顏婆婆80多歲,由於婆媳關係緊張,婆婆一人獨自居住,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身體狀況每況愈下,腿腳行動不便,需要社區的關心。李姨得知情況後,把顏婆婆當作自己父母一樣,平日閒著沒事就到老人家裡坐坐,噓寒問暖,閒話家常,通過溝通交流排解老人心中的鬱結,得知老人關節疼痛就帶些藥膏給老人按摩貼藥。對於顏婆婆而言,李姨彷彿是一縷溫暖而燦爛的陽光,照進了婆婆冰冷的空巢,突然多了一位“大女兒”,顏婆婆不再感到孤獨了。

鄰里冷暖掛心間,志願行動砥礪行。清水橋社區的大事小情李潔麗都樂在其中,她的真情和行動感動社區的每個角落,更詮釋了何為最美夕陽紅。

2、助人為樂:王海燕

張槎好人|平凡人中的不平凡,為張槎注入脈脈溫情

頒獎詞:哪裡有需要,她總會第一時間趕去幫忙,快樂地奉獻著,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她是護市民平安的“馬路天使”,多次從危險邊緣救回路人,無論嚴寒酷暑依然堅守在街頭,為無數人“保駕護航”,指引方向。她是熱心慈善的“五星志願者”,將溫暖與快樂灑遍張槎的大街小巷,傳遞著源源不斷的張槎正能量。

“海鹽姐姐”愛幫人,做“馬路天使”護市民平安

“可以幫到人就好開心啦!”一陣陣爽朗的笑聲從馬崗居委會響起。面前這位臉圓圓,神采奕奕,看起來“萌萌噠”熱心志願者名叫王海燕,人稱“海鹽姐姐”。文明勸導、義賣募捐、山區助學、文化導賞、探訪長者……哪裡有需要,她就樂此不疲地趕去幫忙。她總是搶著去最辛苦的崗位,無論嚴寒酷暑依然堅守在街頭,為無數人“保駕護航”,指引方向。

這些年來,王海燕做過的志願服務數也數不清。文明勸導員和公交導乘員是她的其中兩個“職位”。沒有薪水,沒有舒適的工作環境,40多度的烈日下,她依然會站在川流不息的大馬路上護市民平安。有人闖紅燈,有人不走斑馬線,她第一時間上前勸阻;乘車高峰期,她盡心盡力維護上下車秩序,引導大家排隊禮讓;路面擁堵時,她奔波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協助交警疏導交通……有時甚至連續十幾個小時站崗。王海燕平時上班基本都是坐在辦公室,生活亦是安逸無憂,自從做了志願者,在戶外奔波變成了“家常便飯”。有朋友笑她做到聲音經常都沙啞了,皮膚也曬到起了些斑,幹嘛那麼辛苦勞累。“可是能夠讓大家都平平安安的我覺得很開心,很值得。馬路環境複雜多變,不遵守交通規則真的太危險了。”王海燕感慨,每次看到有人闖紅燈自己比他們還要害怕,擔心他們出事,有好幾次有路人不聽勸阻執意衝過去,被困在車流中險些被撞,看得她心驚膽戰。最終還是她一邊揮旗子,一邊吹哨子,引導車輛緩下來,從險象環生的路口將路人帶回安全區域。

張槎好人|平凡人中的不平凡,為張槎注入脈脈溫情

有天晚上,一對將近70歲的老夫婦,騎著三輪車想闖紅燈,被王海燕第一時間攔了下來。王海燕耐心地給他們講道理,講後果,後來大家多次在路口相遇,老夫婦都會欣喜地給她打招呼。他們表示,自從那次被王海燕攔下來談了話,從此之後再也沒有闖過紅燈。當然,偶爾她也會遇到不聽勸阻的路人反過來罵她多管閒事,不過她從不放心上,依然大大咧咧地笑著說,“把自己心態放平和就好,反正我要儘自己最大能力讓大家平安。”在公交站執勤時,經常有市民來問怎樣坐車,同一個問題可能一天要回答無數次,但她永遠帶著耐心、細心和愛心去服務大家,臉上總是帶著親切的笑容。

這位“馬路天使”漸漸得到了許多市民的關注和喜愛,還有了不少“粉絲”,讓她大為驚訝。有人特意來道謝,有人拍下她的照片傳到網上為她點贊,有人送來清涼飲料……在王海燕看來,自己不過是在做著很平凡的事情,不過見證著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越來越少發生,她感到相當欣慰和自豪。

很多人休年假時會選擇去旅行,或者“宅”在家裡什麼都不做,王海燕則喜歡休年假來做志願者,甚至春節假期也不錯過。義賣募捐、活動策劃、展場管理、公園巡邏……王海燕的志願服務身影遍佈張槎大街小巷。逢年過節,她總是自掏腰包為敬老院長者送上一系列愛心物資;颱風天她主動到庇護中心照顧滯留的孩子、不辭辛苦到偏遠山區開展助學行動,為困難學子送去希望……“海鹽姐姐”的故事為不少市民樹立起榜樣。如今她登記在冊的志願服務時數超過2600小時,還獲得了“禪城區優秀交通文明勸導志願者”、“廣東省五星志願者”等多個榮譽稱號。“做志願服務就像我的興趣愛好,幫到別人,也讓自己覺得快樂,我覺得很享受這個過程。”王海燕樂呵呵地說。

3、助人為樂:林娟養

張槎好人|平凡人中的不平凡,為張槎注入脈脈溫情

頒獎詞:“只要我還有餘力,就一定會幫人。”這是林娟養說得最斬釘截鐵的一句話。為了這個“承諾”,年近七旬的她依然活躍在社區的各個角落,竭力幫助需要的人,還帶動身邊的人一起踐行公益。她,就如靜靜開在田野的春花般,溫潤大地,在人世間默默播撒著無邊春意,溫暖著每一顆心靈。

“只要我還有餘力,就一定會幫人。”

“林姨,您又來啦!”“林姨,又帶著老人家過來剪紙嗎?”在江灣社區居委會,這位頭髮花白卻仍精神奕奕,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林姨”的長者,正是林娟養。見面當天,她正好要到居委會三樓與一班老友記相聚,齊齊剪紙獻愛心。只見大家一手拿著紅紙,一手拿著剪刀,不一會兒,一件件惟妙惟肖的剪紙作品便呈現在面前。

張槎好人|平凡人中的不平凡,為張槎注入脈脈溫情

▲林娟養和江灣剪藝組的組員在江灣社區舉辦第十三期暑期剪紙培訓班義教剪紙,受到小朋友們的青睞,圖為培訓班結束時合影。

實際上,由這班老友記組成的江灣社區剪藝組,每隔一週就會齊聚一堂交流剪紙心得,同時製作剪紙作品,而林姨正是剪藝組的組長,也是教授大家剪紙技藝的老師。原來,2003年,佛科院的一名退休教師組織剪紙班,開展免費教學,林姨參與其中並學會了一手好技藝。如何能通過這門手藝去幫助人?2015年,一向助人為樂的林姨萌生了一個想法:仿效自己的老師開設剪紙課程,義教街坊們剪紙。自此,林姨的義教之路越走越遠,越走越寬,不僅培養了一班熱愛剪紙的街坊,還到學校、企業、社區義教,足跡遍佈禪城區內外,甚至到佛山市以外的貧困山區支教。幾年來,林姨已經義教了數百名學生。

張槎好人|平凡人中的不平凡,為張槎注入脈脈溫情

▲2018年4月29日,林娟養到清遠市陽山市參加扶貧義教志願活動,圖為林娟養為山區小朋友送文具及副食品。

在此過程中,林姨沒有收過學員一分錢,還要自掏腰包購買剪紙材料,甚至有時義賣剪紙作品得到的款項,也會全數捐給有需要的人。對於自己的善舉,林姨只是靦腆地笑了笑,輕描淡寫地說:“其實這沒什麼,能幫助到他人,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林姨的助人為樂,不僅體現在發揮所長回饋社會,還積極主動幫助生活困難的街坊。佛科院後勤部有一名女工阿蘭,早年喪夫,兒子又患有腦癱,家庭十分困難。因此,逢年過節林姨都會把一些義賣所得捐贈給她,有時還會拉上一些熱心街坊到她家中幫忙搞衛生,讓她感受社會溫暖和生活的希望。每次看到林姨和熱心街坊的到來,阿蘭都會熱淚盈眶。“我一邊要工作,一邊要照顧兒子,很辛苦,曾經無數次想過要放棄,但想到林姨她們一班頭髮花白的大姐這麼熱心地照顧我們,我又對生活充滿希望,十分感激她們。”阿蘭說。

張槎好人|平凡人中的不平凡,為張槎注入脈脈溫情

▲在剪紙培訓班上,小朋友學會了林娟養教的剪紙手工,甚是歡喜要和林老師合照。

像這樣的動人事例還有很多,林姨用最熾熱的愛心,譜寫了一曲音韻悠長、感人肺腑的助人為樂之歌。而這一切,只源於她一直懷揣的一個最簡單的初衷:自己早年喪夫,獨自將三個兒子撫養成人,多年來得到不少好心人的幫助和關愛,讓她無法忘懷。“別人幫助了我,我永遠不會忘記,只要我還有餘力,就一定要幫人。”林姨堅定地說道。

每一個故事都像一個跳躍的音符,共同譜寫出一首屬於張槎的動人樂章,或許你之前從未聽說過他們的名字,但請你記住他們共同的名字——“張槎好人”

行善,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是一份能夠支撐所有人前行的力量,希望你、我、他乃至每一個人都能加入到行善的隊伍,更好地弘揚社會正氣,將愛和溫暖傳遞下去。願“張槎好人”榜樣力量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又一個張槎人,為張槎注入濃濃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