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倍槓桿!披上區塊鏈外衣,我就認不出來你是“炒金”騙局嗎?

100倍槓桿!披上區塊鏈外衣,我就認不出來你是“炒金”騙局嗎?

每經記者:向江林 ;實習記者:劉永生

原標題:“炒金炒銀”騙局披上區塊鏈外衣:100倍槓桿,平臺可隨意操控軟件顯示價格

世界各大頂級交易所,都正力推期貨合約、永續合約,有的槓桿達數百倍,披著區塊鏈外衣,吸引渴求暴富、不明真相的投資者。

100倍槓桿!披上區塊鏈外衣,我就認不出來你是“炒金”騙局嗎?

隨著下半年以來空氣幣泡沫不斷破滅,為了度過寒冬,各大幣圈交易所紛紛推出了期貨合約、永續合約,槓桿甚至達數百倍。另一方面,還有不甘心的賭徒,幻想著梭一把走上人生頂端,整個幣圈賭博、詐騙的氛圍驟然上升。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暗訪了一家“全球領先的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坊交易平臺”,該平臺提供高達100倍永續合約槓桿。對方明確告訴記者,做他們的代理商,只要能帶來交易,可返傭77%的頭寸(客損),再加70%的手續費。而另一家知名交易所,非小號上排名靠前、日交易額達5億美元的某平臺同樣如此,“做代理可以返75%的客損,75%的手續費。”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了幣圈資深研究專家陳先生和吳先生。陳先生分析道:“在目前幣圈熊市行情下,這些交易所這樣做,既賺錢,佈局又簡單,且易於操控。只要錢在交易所裡,交易所有很多方法讓散戶血本無歸。爆倉或者限制提幣都是常見的手段,又或者直接捲款跑路。不過,對於這些交易所,用戶來源是個重大問題,所以才有了代理人制度,甚至讓出了絕大部分利潤給代理人。”

而吳先生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跟區塊鏈一點關係都沒有,無非是把籌碼變成數字貨幣而已。包括非法炒白銀、炒外匯的平臺,他們控制不了國際外匯的價格,但是他們可以控制軟件上顯示的價格。況且加密數字貨幣也沒有統一價格,各個交易所爆拉、爆砸,和別的市場價格不一樣也很正常。”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世界的加密數字貨幣交易所已超過1萬家。隨著幣價的跌跌不休,各路韭菜十倍幣、百倍幣、萬倍幣的夢想難以實現,整個市場的交易量也是銳減,各大交易所亟需產品上線。而期貨合約、永續合約,正成為各大交易所一個新的斂財機器,吸引著各路韭菜騷動的心。

100倍槓桿!披上區塊鏈外衣,我就認不出來你是“炒金”騙局嗎?

代理平臺,返傭70%客損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暗訪了一家叫做“天王星——全球領先的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坊交易平臺”。記者以希望做代理的身份,諮詢合作事宜。王姓經理明確告訴記者,現在平臺正在招會員單位、代理商。會員單位是返傭100%客損,再加70%的手續費。什麼是客損?王經理解釋稱,所謂客損,就是指客戶在平臺交易的虧損。同時,會員單位要先充25000 USDT(一種加密數字貨幣,1USDT約等於1美元)的對沖基金。因為會員單位是直接接客戶的交易單子,如果客戶賺的話就是賺會員裡面的錢。代理商不用充對沖基金,只要有客戶,能進來操作就行。代理商返傭70%的客損,再加70%的手續費。

當記者提出參觀公司的要求時,對方說:“咱平臺在新加坡,國內是沒有辦事處的。我們這邊只負責平臺在國內的宣傳推廣,就相當於一個媒體,給平臺打品牌效應,推廣、宣傳、招商,但不開發直接交易的客戶。”

記者登錄交易平臺發現,平臺現在有6種永續合約,分別是比特幣/USDT、萊特幣/USDT、以太坊/USDT、EOS幣/USDT、比特現金/USDT,還有以太經典/USDT,均是當前的主流數字貨幣。

以比特幣/USDT合約為例,假如目前比特幣現價為3769 USDT,平臺在現價基礎上,即時給出兩種期權選擇:看漲3792或看跌3746。10個為一手,一手的價格就是37690 USDT。投資者買一手,需交的手續費是37.9 USDT(手續費為千分之一 37690*0.001),最低保證金為379 USDT(100倍槓桿 37690*0.01)。若比特幣價格突破相關價格,相關方可以平倉獲利。但一旦買錯方向,保證金比率再低於50%,則相關賬戶就爆倉。

王經理告訴記者:“平臺只能充USDT,因為咱們的基礎貨幣就是USDT。平臺自帶C2C(個人對個人)商城,同時支持微信、支付寶、網銀等多種方式出入金,客戶買幣、賣幣都可以在平臺內部操作。”

“槓桿的話咱們這邊最高是100倍的槓桿,還有20倍或50倍的可以選擇。如果客戶想要的話,代理後臺就可以給客戶設置,但客戶註冊默認是100倍。客戶隨時都可以買入、賣出,7×24小時,交易無限制。”王經理表示,“咱們的爆倉比例是50%,比一般平臺低一點。一般平臺都是80%,這樣的話客戶可以多抗一些風險。”

有社群嗎?記者希望能更多地交流學習,王經理說:“沒什麼群,一般做代理商的都是一些公司,他們自己給自己的員工進行培訓,學習這方面的操作,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學習的,跟以前現貨差不多。他們培訓後,自己發展客戶。”

怎樣發展客戶?王經理說:“你可以自己建群,自己在群裡發展自己的客戶。不同的人宣傳方式不同,有些是用盈利宣傳的,有些是把股民轉化過來的,途徑很多。”

王經理向記者坦言:“咱們平臺一般開發的都是小白客戶,那種老韭菜,懂得比較多的話,肯定不會在咱們的平臺上玩。”

最後,王經理還告訴記者,這兩天平臺會上線一個活動,只要客戶開戶註冊,就送它8USDT,如果他再交易幾手的話,再送他80USDT,加起來一共是88USDT。

100倍槓桿!披上區塊鏈外衣,我就認不出來你是“炒金”騙局嗎?

這個行業靠的就是客損

不僅僅是不知名的小交易所,那些榜上有名的知名大所也不例外。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得到了一個錄音,是張先生向某加密數字貨幣交易所(在非小號期貨平臺類排名靠前)的招商負責人夏經理諮詢代理的事情。

以下為部分對話原文,Q代表張先生,A代表夏經理。

Q:如果用戶虧損的話,我只要手續費,不要那些頭寸行不行?

A:這個是不行的,那能把平臺掏空,刷也把平臺刷死了。以我現在的技術實力,我隨便拉我那些朋友,哪個平臺我都能把它打爆。一些同行業搞的話,結果出不了金。這種事情很多的,沒必要。我們是正規的幣圈平臺,跟那個不一樣。

這個東西放給你們,這本身是個風險。如果不放給你們,會一味地刷手續費的。這套的是誰的?還是套的平臺的。這個行業就是靠客損的,你讓用戶掙到錢的話,實際上平臺承擔損失的。這個基本上哪個平臺都是這樣的。在數字貨幣領域,大家都這樣幹。

Q:這和原油、現貨是一樣的?

A:這和原油、現貨本質是一樣的,只不過是標的物不同。像槓桿等都是傳統金融有的,並不新鮮。

Q:咱們公司在哪裡?

A:我們不是平臺,這個平臺是幣圈的,在泰國那邊。我們是中國大陸的一個運營中心而已。

Q:我的一個夥計不願要用戶的虧損,因為以前一個大戶,一次贏了好幾十萬。

A:這種情況是不會出現的,這裡很少,東南亞做的很多的,沒有出現那種情況。真的出現大戶賺,我們後臺都可以做(調整),是不是?我們肯定會配合你。比如說資金真的會威脅到你的情況下,我們肯定會配合你。也會採取一些措施,比如限制交易啊,限制相關功能。

肯定在儘量的前提下,不會讓你蒙受損失,對不對?但一個客戶贏了幾百美金,千把美金,他要出(出金)就讓他出了嘛,對吧。

Q:咱們平臺賺錢的多不多?

A:你應該是剛進來,我建議你還是在外面問一圈,因為我給你講很多,沒進來的人持懷疑態度。我給你講,市面上的金融產品,目前,沒有哪個比這個好做,比合約好做。我從去年進來,我朋友一直在幣圈做了好多年。以前的金融產品,都不適合傳統金融人做,只適合幣圈人割韭菜。

Q:現在的行情還適合嗎?

A:現在這個行情非常好,而且我告訴你,我預計明年下半年,就沒這麼好做了。就這個時候到明年上半年,就這個機會。國內目前沒什麼大團隊,業績量相對來說還趕不上,真正能出業績的,業績量比較猛的還是東南亞那一帶。國內比較好的話,一個是福建,一個是浙江,再就是鄭州。這三個地方的團隊還是蠻猛的。

我建議你還是跟朋友問一圈,因為你沒進入這個市場的話,你就不能感受到這個市場的魅力。

因為這個東西,在法律層面上也沒啥風險。你說這跟USDT對沖有啥風險?

Q:咱們平臺支持用戶USDT充值和提現吧?

A:用戶從其他平臺轉USDT過來最好,最方便,說明他懂幣圈的一些規則。

張先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去年他在這個平臺投資了,損失慘重。2018年底,他看到這個平臺的招商信息,溝通交流後,對方看中了他曾做過期貨、有數十位期貨客戶,力邀他做代理,並承諾給他返傭75%的客損、75%的手續費,同時要先交50萬元的代理費。得到這些消息後,張先生明白了自己虧損的原因。張先生說:“我之所以要把這些錄音發出來,就是要曝光這些垃圾平臺。”

王先生是另一位平臺受害者,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他是受朋友邀請才知道這個平臺的,他在平臺投資了10萬U(USDT),半個月操作,就剩下57個了。

“點差大,提幣手續費高,而且慢”,對於平臺,王先生說,“這個平臺只有比特幣的點差符合市場(符合市場行情),其他的幣種,哎”。

對於平臺自帶的C2C商城,王先生髮出了很多感嘆,“C2C,我就更無力吐槽”、“平臺C2C只有不懂的才會去買”、“買得比市場貴得多,然後賣不出,要賣低價”、“C2C那裡已經壟斷了”。

對於提幣,王先生說,“平臺提幣太坑了”、“審核了12個小時”、“一次最多隻能提5000,每天還有限制”、“充幣到這個平臺,總之充進來,沒虧完不許走。”

說到平臺,王先生直斥“垃圾”!

通過搜索QQ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該平臺已建立數十個官方群。這些群大小不一,少則數十人,多的近兩千。其中僅招商群,就有892人。在幣圈知名網站非小號上,該平臺也是榜上有名,位列期貨交易第14名。截至1月7日,其過去24小時交易量達3.03億美元。

記者登錄該平臺官網發現,該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總部位於開曼,是全球知名數字資產合約交易綜合服務平臺。全球設有開曼、新加坡、中國大陸三大運營中心,市場服務輻射歐、亞、北美洲。2018年9月平臺取得泰國SEC執業牌照,目前美國MSB證書正在申請中。但記者登錄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官網,並未發現有關於該平臺獲得執業牌照的信息。

在平臺的另一個招聘代理和合作的頁面,該平臺介紹稱,平臺特點是“T+0模式”、“24小時*365天”、“雙向交易:做多 做空”、“槓桿交易:50倍”。關於代理方面,頁面顯示,“平臺招募合夥人(公司代理)”、“精英代理團隊全面招募中,條件優越,額滿為止!”並特別強調,“如業務成熟自有社群流量或金融從業團隊優先條件都可詳談”。

根據網頁留下的聯繫方式,記者以擬做代理的身份聯繫到了負責平臺招商代理的夏經理,根據記者給出的從業情況,夏經理告訴記者:“你之前是沒有做過相應平臺的,沒有從業經歷,你這種情況,目前已經停止招商了。”

100倍槓桿!披上區塊鏈外衣,我就認不出來你是“炒金”騙局嗎?

披著區塊鏈外衣的白銀外盤

關於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了幣圈資深研究者陳先生和吳先生。陳先生說:“在目前幣圈熊市行情下,這些交易所這樣做,既賺錢,佈局又簡單,且易於操控。只要錢在交易所裡,交易所有很多方法讓散戶血本無歸。爆倉或者限制提幣都是常見的手段,又或者直接捲款跑路。但是對於這些交易所,用戶來源是個重大問題。所以才有了這種代理人制度,甚至讓出了絕大部分利潤給代理。”

而吳先生對記者分析道:“這跟二元期權有點像,二元期權本質是客戶跟平臺對賭。他們會在後臺操縱價格波動,平臺顯示的價格也是可以控制的。因為他們交易的是短期的價格,短期的價格其實可以跟別的市場價格不一樣。”

“我看過二元期權的後臺系統,它可以設定讓哪些賬戶一定贏,讓哪些賬戶一定輸。比如你剛註冊時,他故意讓你賺錢,讓你覺得來錢非常容易。等你投了很多錢進去之後,再讓你虧損。”吳先生進一步解釋道,“他們拉客的方式就是讓一些所謂的老師、分析師去喊單,建QQ群、微信群等。一開始,客戶真的發現這些老師100%準確,老師講的每一筆都是賺錢的,然後就會有人跟著老師去做,這是他們的營銷套路。”

對於這些交易和區塊鏈的關係,吳先生說:“這跟區塊鏈一點關係都沒有,無非是把籌碼變成數字貨幣而已。包括非法炒白銀、炒外匯的平臺,他們控制不了國際外匯的價格,但是他們可以控制軟件上顯示的價格。況且加密數字貨幣也沒有統一價格,各個交易所爆拉、爆砸,和別的市場價格不一樣也很正常。”

“之前某世界排名靠前的交易所出了很多負面信息,我看它的K線圖,就知道它一定是人為操縱的。它先暴漲,把做空的人拉爆,然後暴跌,把做多的人拉爆。兩邊操作,做合約交易還活著的用戶就不多了”,吳先生坦言。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世界的加密數字貨幣交易所已超過1萬家。隨著幣價的跌跌不休,各路韭菜十倍幣、百倍幣、萬倍幣的夢想難以實現,整個市場的交易量也是銳減,亟需產品上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目前包括世界各大頂級交易所,都正力推期貨合約、永續合約,有的槓桿達數百倍,披著區塊鏈外衣,吸引渴求暴富、不明真相的投資者。整個幣圈,正在淪為瘋狂賭博、詐騙的樂園。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