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到底是吃湯圓還是吃元宵,中國南北方的差異,你瞭解嗎?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暨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闔家團圓的重要節日,是中國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

那麼有心細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咱們北方吃的叫做元宵,南方吃的叫做湯圓。咱們北方的元宵是“滾”出來的。南方的元宵是包出來的。

元宵節到底是吃湯圓還是吃元宵,中國南北方的差異,你瞭解嗎?


作為漢族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形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吃,同時也是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明州(現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 據說元宵象徵閤家團圓更美好,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閤家幸福、團團圓圓,所以正月十五元宵必備。

元宵節到底是吃湯圓還是吃元宵,中國南北方的差異,你瞭解嗎?

而且中國南北方的差異不僅僅是表現在“元宵”這個食物上,接下來小編列舉幾個南北方比較顯著的差異性食物。

No.1

豆腐腦

北方的豆腐腦做出來的口味是鹹辣的口味,要是南方人可能會禁不住問:啥?豆腐腦是鹹的。

元宵節到底是吃湯圓還是吃元宵,中國南北方的差異,你瞭解嗎?

而南方的豆腐腦做出來的口味是甜的。

元宵節到底是吃湯圓還是吃元宵,中國南北方的差異,你瞭解嗎?

No.2

粽子

端午節時北方人會淘洗好江米,大棗,花生等,然後用粽子葉將這些原料依次包入囊中,做出來的粽子是甜味。

元宵節到底是吃湯圓還是吃元宵,中國南北方的差異,你瞭解嗎?

而南方人包的粽子,餡料會更加豐富,而且還會放五花肉,做出來的口味是鹹味。

元宵節到底是吃湯圓還是吃元宵,中國南北方的差異,你瞭解嗎?

No.3

主食

北方人更多會以麵食為主,像饅頭,花捲,麵條等

元宵節到底是吃湯圓還是吃元宵,中國南北方的差異,你瞭解嗎?

而南方人,米飯、米飯、米飯·····

元宵節到底是吃湯圓還是吃元宵,中國南北方的差異,你瞭解嗎?

當然無論南方、北方有多大差異,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點,畢竟“情是故鄉情,月是故鄉圓”。提前祝各位:元宵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