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本以為將會封筆,將會停止思考,將會讓少年的一腔熱情與期待隨風而逝。有一種惆悵與悲哀,叫做我本將心託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屈原的哀苦,苦在眾人皆醉我獨醒;文天祥的悲壯,悲在臣心一片磁針石。也是因為哀莫大於心死,於是才會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記得在武俠小說裡,往往設計有這樣的情節:小主角剛開始混跡江湖,還沒顯山沒露水,就莫名其妙突然遭人追殺,被人陷害,要麼乾脆中了一掌,或者身受劇毒,再或者被高手挑了筋脈,總之傷勢不輕,只能昏迷不醒,武功盡廢,前景黯然。可以求生,或者求死,生死只在一念之間。醒過來就是活,醒不過來,就直接給了結局。

作者自然不會那麼輕易地讓讀者在一開始就看到了小說的結局,接下去慣用的寫作手法是,一般在這個時候,這個名不見經傳卻厄運連連的小主角,都會像小強一般神奇地睜開眼睛,片段化他的那段最痛苦、最艱難的人生記憶,然後弱弱地說一句,我想喝水,這是哪裡?再接下去,小主角會開始劈材、打獵、種菜。然後他開始逐漸明白,人生的真諦,無非是如何幸福地生活,將自己的內心打造成一方淨土,求得寧靜與祥和。

聰明的讀者,還是拗不過多事的作者。在以為小主角就要歸隱山林,退出江湖的時候,作者又開始筆鋒一轉:總有一個陰差陽錯的奇遇會被這個小主角給遇上了。比如,小主角為人善良,幫的老太婆是天山童姥;或者小主角行俠仗義,遇到的高人是雲飛揚;或者更加無厘頭地,小主角遇上了菩提祖師。人的際遇,很多時候或許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先前遇上的人和遇上的事,以及對待曾經的人與事的態度,成為了一種因,然後在人生道路上,繼續遇上新的人,遇上新的事,而之前的因,也就產生了現在的果。因果定律,真實不虛。

接下去,最戲劇性的部分往往就順著情節發生了,小主角開始順理成章地拜師學藝。有的小主角天資愚鈍但勤奮好學,比如虛竹,有的小主角天生聰穎總能觸類旁通,比如段譽。總之江湖大俠總是會言傳身教,傾其所有,或教招式,或傳心法。然後假以時日,突然有一天,小主角居然可以一掌震得樹葉落,或者牛牛地可以無影遁形。大俠這時候會穩穩地走過來,妥妥地告訴小主角,我已打開你的任督二脈,你,下山去吧。

再一次重現江湖,小主角已是煥然一新。不僅是對待江湖名利的淡然,還是對人世間最珍貴的事物的理解。曾經的困苦,曾經的奇遇,曾經的努力,都成為一種成就“無為而治”的因變量。冥冥之中,似乎總有一股力量,像指南針一般,將小主角引向他應該去的地方,指引他做應該做的事。然後小主角在行俠仗義之中嶄露頭角,卻在人生最輝煌之際選擇歸隱山林。往往這樣,作者才意猶未盡地開始結尾。

縱觀古今奇人奇事,突然想起來一句話:夫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今想來,似乎確有此理,厚德載物,此言不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