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滿滿的都是乾貨(上)

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無道,寵溺褒姒,為博得美人一笑,竟上演了一次烽火戲諸侯的大戲,後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幽王退走後,各路諸侯共立原來的太子姬宜臼為天子,稱為周平王,並遷都到洛邑(今河南洛陽),東遷後的周朝史稱東周。東周時期,周天子勢利衰退,諸侯也逐漸不再受天子管制,一些強大的諸侯開始征戰兼併。

東周又分為春秋與戰國兩個階段,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結束於公元前453年(此年份存在爭議)。提到春秋,最為人所知道的便是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歷史上出現過多種說法,本文使用的為史記所記載的五霸,分別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齊桓公-尊王攘夷

齊桓公(約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是春秋五霸之首,其在位期間,不計前嫌,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並走向了稱霸之路。齊桓公首先向四鄰示好,歸還侵佔他國的土地。其次在齊桓公七年,與宋、陳、蔡、邾四國於甄(今山東鄄城)會盟。後來齊桓公多次與諸侯會盟,並不斷平息諸侯之間的戰爭,逐漸在諸侯中有了極大的威望,諸侯漸漸的都想依附齊國了。

齊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救,齊桓公出兵討伐山戎救援燕國,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師(敲黑板,老馬識途的成語便發生在回師途中)。後燕莊公宋齊桓公到齊國境內,當時周禮規定,非向天子送行,否則不能離開本國之境,桓公為不違背周禮,慷慨的將五十里地贈與燕國。經此事之後,各諸侯更加信服於齊國。

齊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擴充疆界,在葵丘召集諸侯會盟,周襄王派宰孔賜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諸侯朝服之車),並肯定了齊桓公的霸業。

齊桓公在位期間,與各路諸侯進行了多次會盟,史稱“九合諸侯”。史記記載“兵車之會三,乘車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尊王攘夷在中國歷史上多為正面評價,如顧炎武曾稱讚道:“春秋之義,尊天王,攘夷狄,誅亂臣賊子,皆性也,皆天道也。”。

齊桓公晚年,管仲去世,齊桓公任用易牙(小知識:易牙因善於做菜,被稱為廚師的祖師),豎刁等小人,最終在內亂中餓死。

春秋五霸,滿滿的都是乾貨(上)

河南民權:葵丘會盟臺遺址

晉文公-踐土會盟

晉文公(公元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為春秋五霸中的第二霸。晉文公在位期間,勤王平亂,救援他國,逐漸在諸侯國中建立起來了威信。

周襄王三年(此時晉國為晉懷公),周襄王的弟弟叔帶為篡奪王位,聯絡戎人,攻入洛陽,周襄王落難逃亡,並告難諸侯。秦晉兩國相繼發兵勤王,擊退戎人接回襄王,叔帶,畏罪逃到齊國。襄王十五年叔帶被赦免。到了周襄王十七年(晉文公元年),叔帶與周襄王的王后(隗氏,狄人)私通,襄王廢黜隗氏,因此招到狄人怨恨。周大夫頹叔、桃子乘機與狄人合作,攻入周都,襄王又一次逃難,秦晉兩國再次勤王,輔佐襄王復位。在這之後,晉文公得到了襄王的賞識,並賞賜了大量土地,為以後的霸業打下的堅定基礎。

晉文公四年(公元前633年),因宋國背叛同盟,楚成王與同盟諸侯包圍宋國,宋國向晉文公求援。因宋國曾對晉文公示好,晉文公決定救宋。但當時情況比較複雜,晉文公想替宋國向楚國說清,又怕楚國不肯,和楚國去打仗,但楚國也對自己有恩,而且害怕齊國和秦國不贊成。晉文公大臣先軫這時提出建議說,先答應宋國,讓宋國先給齊、秦送些禮物,請齊、秦與楚國交涉。而自己先出兵伐曹、衛,把曹、衛滅掉,將他們的土地分一些給宋,以彌補宋的損失。楚成王見晉想去救宋,便叮嚀大將子玉不要去逼近晉師,和晉交戰,因為晉文公在外逃亡多年,因嚐盡了百般苦難,肯定會正確對待百姓的,上天給他開的路是不能阻擋的。但是子玉因驕傲自負,不聽從楚王告誡,依然決定進攻晉師。

此後,子玉派使者到晉國說,如果他們放了曹、衛,楚軍便撤掉對宋國的包圍,晉人聽了之後,一面抓了楚使,一面私下答應曹衛復國,並讓曹衛背叛楚國。子玉聽了之後非常生氣,便帶兵進攻晉師。因為楚王曾對晉文公有恩,晉文公答應楚王如果兩國交戰,晉軍退三舍以避之,所以晉軍後撤了三舍(敲黑板,退避三舍的成語便源於此事件)。然而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子玉竟然派送追上去了。決定晉國霸業的城濮之戰拉開了帷幕。

春秋五霸,滿滿的都是乾貨(上)

晉文公五年(公元前632年)四月六日,晉軍在城濮與楚軍相會,子玉聲稱:“今天必定將晉國消滅了”。當兩軍交戰時,晉國大將胥臣為了戰勝敵人,造成自己強大的假象,用虎皮蒙馬嚇唬敵人。進攻時,晉軍下軍一匹匹蒙著虎皮的戰馬衝向敵陣,陳、蔡軍隊的戰馬和士卒以為是真老虎衝過來了,嚇得紛紛後退。胥臣乘勝追擊,打敗了陳、蔡軍隊,楚軍右軍失敗。然後晉國大將狐毛帶領晉國上軍舒淇兩面大旗假裝撤退,欒枝帶領晉國下軍讓戰車拖著樹枝裝作大軍假裝逃跑,楚子玉以為晉右翼敗退,令楚左軍追擊,原軫和郄溱率領晉軍中軍向楚軍攔腰衝殺,狐毛和狐偃指揮上軍從兩邊夾擊子西,最終楚左軍失敗,子玉帶著殘兵敗將逃回國內自殺。之後,楚國盟友鄭文公向晉國求和,兩國定了盟約。晉軍在楚軍營地住了三天,吃繳獲的軍糧,休整三日後,勝利班師。四月甲午日,晉軍到達衡雍,在踐土為周襄王造了一 座行宮。

晉文公五年(公元前632年)五月丁未,晉文公把楚國的俘虜獻給周襄王,鄭文公替周襄王主持典禮。周襄王命令王子虎任命晉文公為諸侯首領,並賞賜給他一輛大輅車,紅弓一把,紅箭一百支,黑弓十把,黑箭一千支,香酒一卣,珪瓚以及勇士三百。周襄王寫了《晉文侯命》,於是晉文公稱霸。

晉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十二月己卯,晉文公薨。

春秋五霸,滿滿的都是乾貨(上)

本文內容參考自《春秋》,《史記》及百度百科。更多內容請看“春秋五霸,滿滿的都是乾貨(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