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讓群眾切實感受公安改革創新紅利

如果把淄博全面深化“一次辦好”改革打造“三最”城市升級版濃縮成一首壯麗詩篇,民生必然是意蘊豐富的“題眼”;如果將它譜一曲時代華章,民生必然是最撼人心魄的“強音”。

2018年,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的領導下,突出戶籍制度改革、“互聯網+公安服務”等民生領域重點項目,全面推進“一次辦好”改革,接地氣,惠民生,得民心。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在全市全面實行租房落戶政策,促進在城鎮就業和長期居住人口、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以及新生代農民工等群體落戶城鎮。提請市政府出臺《淄博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的實施意見》(淄政發〔2017〕35號),推進居住證覆蓋全部未落戶城鎮常住人口。研究推出《人才落戶工作實施細則(試行)》,大幅降低人才落戶條件,簡化人才落戶手續,暢通人才落戶渠道,全面實行人才落戶“零門檻”,6大類人才可“先落戶、後就業”“先落戶,後創業”“先落戶,後定居”等新政,為全市“四位一體、組群統籌、全域融合”的城市工作思路和建設現代化組群式大城市奮鬥目標提供人才落戶保障。貫徹落實上級簡政放權精神,對全市戶籍窗口業務辦理進行減證快辦便民改革,通過信息化手段,研發淄博市戶籍審批網上流轉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簡化流程手續,壓縮辦理時限,能當場辦結的一律當場辦結,公民非主項信息變更等10項戶籍業務實現“全市通辦”,1週歲以下新生兒出生登記等5項戶籍業務實現“互聯網全流程”辦理。

拓展“互聯網+公安服務”。依託“山東民生警務平臺”,在全市運用雲技術開展建設運維工作,實現業務系統和數據資源的全面整合、互通共享。借鑑“融媒體”理念,互聯網、公安網、通訊網三網融合,將政務網站、政務微博、政務微信、警務QQ、警務服務熱線、手機APP合而為一,將過去分散在各部門警種的訴求、受理渠道整合到一起,建成集網上諮詢、網上辦事、網上互動、網上監督、網上管理等功能於一體的“互聯網+公安服務”綜合平臺,融合監管、禁毒、出入境、戶政、治安、網安、交警等11大警種355項公安業務的網上辦理,實現全業務整體覆蓋、全窗口上線辦事、全流程扁平服務。2018年以來,通過平臺答覆群眾諮詢、投訴、建議、意見4000餘件,辦理各類公安業務21.9萬餘件,較上一年同期增加17%,網上辦理的業務量已經佔到公安行政服務業務量的60%以上,網上服務的群眾滿意度一直保持在100%。

全面推進“一次辦好”改革。細化分解全市“一次辦好”改革涉及公安機關的工作任務,梳理第一批94項“一次辦好”事項並向社會公佈,壓縮11項出入境、車駕管、戶政業務時間,增設430套自助設備,建設11處小型汽車號牌製作點;實現出入境、車駕管業務支付寶、微信繳費,實現19個交通服務站、48條機動車檢測線免複印、免填表、免拓印和免費導辦;下放7類車駕管、網安業務,落實“警銀”“警保”“警郵”等7項措施增加車駕管辦理點;新增32項車駕管業務網上辦理,實現手機申領二維碼格式的禁區通行證,全力推進“一次辦好”事項馬上辦、就近辦、網上辦、一次辦。

2019年,全市公安機關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部署要求,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全面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主動作為,服務大局,全力保障全市經濟社會轉型發展、走在前列。聚焦全市“十個新突破”、新舊動能轉換和鄉村振興戰略等重大發展戰略,著眼人民群眾新期盼新要求,進一步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打造“寬進、快辦、嚴管、便民、公開”的審批服務模式。重點抓好網上公安業務功能拓展,增設“智能自助”服務,全面推廣接入微信、支付寶第三方支付等方式,推動實現“零上門”支付,方便企業群眾自助填表、自助辦理、自助繳費、自助取證。適時推出“一證辦”“刷臉辦”服務,讓群眾憑一張身份證、刷一次臉即可辦事,全面提升服務效能。立足服務新型城鎮化建設,深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進一步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力爭我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繼續位居全省前列,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增幅提高1%左右,努力打造中心城區超過100萬人口的特大型城市。積極推行居住證當場制發,大力宣傳各類落戶優惠政策,吸引本地高校畢業生及各類人才落戶我市。深化戶口清理整頓專項行動,建設出租房屋二維碼電子門牌,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正確處理簡政放權與加強監管的關係,把更多地精力用於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切實做到該管的事項一定管精準。按照“既要包容審慎,也要堅守質量安全底線”的要求,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探索新興產業安全監管模式,創新服務管理措施,有效防範風險隱患,著力激發社會創造活力,使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安改革創新帶來的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