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懸疑犯罪片《22年後的自白》,一部還算優秀的翻拍懸疑片

文|令狐伯光

《22年後的自白》不能延續日本懸疑片一貫的高口碑。但這部日本懸疑片電影在演員表演上,劇情改編上,懸疑感的整體處理上,絕對算得上合格偏優秀的作品。

眾所周知,亞洲懸疑推理文化,不管文學,動漫畫,再到影視劇,日本絕對是亞洲懸疑推理的老大哥,與英國在歐美懸疑推理文化中的地位相當。

日本懸疑犯罪片《22年後的自白》,一部還算優秀的翻拍懸疑片

日本生產大量懸疑推理的經典作品,比如世界級別的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

《白夜行》就中國沒有翻拍了,《嫌疑人x的獻身》,日本,韓國,中國都有翻拍過。

與之相反,中國韓國的懸疑推理作品,日本翻拍的數量就比較少了。像韓國翻拍了《全民目擊》《毒戰》等。

日本懸疑犯罪片《22年後的自白》,一部還算優秀的翻拍懸疑片

但日本翻拍的中國電影,可能除了最知名的港片《無間道》之外,其它翻拍數量很少。

那麼,為什麼要說這個呢?

那就是日本這部《22年後的自白》,翻拍自韓國懸疑片《我是殺人犯》。

日本懸疑犯罪片《22年後的自白》,一部還算優秀的翻拍懸疑片

韓國已經成為繼日本後,亞洲另一大犯罪懸疑片的產出大國。日本這次翻拍的韓國懸疑片,雖然並不是韓國最經典的懸疑片,但確實也是部精彩作品。

但韓國那部《我是殺人犯》,原作上有一定的問題。

日本懸疑犯罪片《22年後的自白》,一部還算優秀的翻拍懸疑片

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這部電影本身並不是懸疑推理為主,而是韓國擅長的懸疑推理為框架,主要反應現實社會,人性黑暗的反諷故事。

如果要概括一下的話:韓版《我是殺人犯》連環殺人犯李鬥石在十幾年後,在現在突然出現,但因為長相英俊帥氣,出版一本書《我是殺人犯》,不但賣得脫銷了,而且還成為社會上眾多人的喜歡和崇拜。

日本懸疑犯罪片《22年後的自白》,一部還算優秀的翻拍懸疑片

所以說,整部電影懸疑感和推理感,實際上是相當弱的,韓版主要就是諷刺人性。

日本翻拍這部電影,可能也是看到這諷刺現實的一面吧。但日本式推理的靜態壓抑,翻拍癲狂的韓版,只能說將韓版的缺點給放大了。

日本懸疑犯罪片《22年後的自白》,一部還算優秀的翻拍懸疑片

韓國因為語言文化的原因,懸疑推理片表現往往殘忍血腥,再伴隨韓國演員不斷“阿西八”的臺詞,大多數演繹是比較誇張癲狂的。

但日本懸疑推理電影不同,和日本愛情片一樣,有一種“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特有東亞文明的物哀之美。

日本懸疑犯罪片《22年後的自白》,一部還算優秀的翻拍懸疑片

日本懸疑推理片就是這樣,大多數人物都非常的冷靜,因為日本壓抑的禮儀文化,還顯得十分翩翩有禮。但當揭開真相的時候,伴隨的不是激烈的死亡,便是角色情緒的強烈崩潰。

刨除文化因素,站到戲劇角度,日本懸疑推理片有一種強烈的反差感。

日本懸疑犯罪片《22年後的自白》,一部還算優秀的翻拍懸疑片

但這部《22年後的自白》拍得只能說稍顯優秀,因為正是在翻拍韓國癲狂現實時,本土化的“物哀”推理懸疑感,沒有做得太到位。

電影整體框架跟韓版是一樣的,就是有一名連環殺手,但日本有個設定是國家法律規定,多少年前犯罪的犯人可以不用再追究。

話說這個法律挺奇葩的,韓版是十幾年前,日本版則正是22年,不然也不能叫《22年後的自白》。

日本懸疑犯罪片《22年後的自白》,一部還算優秀的翻拍懸疑片

這個時候,有名兇手就跳了出來,宣稱自己是當年的兇手。

由於兇手找相帥氣,還出書寫出當年詳細的事件,與韓版相同,同樣變成社會崇拜的對象,粉絲可謂無數。

後來又是被害者的家人要殺兇手,當年的警察接二連三的救下了兇手。

日本懸疑犯罪片《22年後的自白》,一部還算優秀的翻拍懸疑片

再到後面兇手2號出現,告訴大家他才是真正的兇手,特別是在演播廳那一場打架戲,感覺頗為癲狂和過火。

伴隨日本懸疑片常用的冷色調,這種內在的感覺,確實就感覺有點違和,相反韓版就要正常不少,這大概就是文化的關係。

最後結局真正引出兇手,再到真兇伏法,其實都不太超過觀影豐富的觀眾的猜測。

日本懸疑犯罪片《22年後的自白》,一部還算優秀的翻拍懸疑片

​所以,《22年後的自白》在懸疑推理感上,相對便要弱上日本經典懸疑片一籌。它最主要諷刺社會現實,但日本加了一些日本電影慣有的人文關懷,相對溫暖了一些。

總而言之,《22年後的自白》懸疑感稍弱,表演和故事劇情還是過關且優秀的。但與日本版或者韓國版相比,總感覺缺少一點驚心動魄的“物哀”感,可能這種感覺只有日本人寫的懸疑推理片,才能做到吧。

更多關於《22年後的自白》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