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家公司本週將披露2018年年報逾10億元大單搶籌8只潛力股

50家公司本周将披露2018年年报逾10亿元大单抢筹8只潜力股

■本報記者 吳 珊 見習記者 王 珂

編者按:春節後,A股迎來開門紅並持續攀升,對於歷年春節後都會出現的年報行情,不少投資者更是寄予期望。根據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定期報告預約披露時間顯示,本週將有50家公司2018年年報正式與投資者見面。對此,《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特對上述50家公司的業績情況、市場表現、機構動向進行梳理,以饗讀者。

12家年報業績預喜公司估值優勢凸顯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本週,滬深兩市預計將有50家公司披露2018年年報。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已進入年報披露窗口期,本週即將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往往吸引市場多方關注,而在年報正式出爐之前,對於年報業績預告的分析梳理或為投資者對公司基本面做出預判提供參考。

上述50家公司中,有41家公司已披露2018年年報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公司家數達到35家,佔比超過八成。從預告淨利潤同比增幅來看,青松股份(339.86%)、飛凱材料(263.00%)、尚緯股份(255.00%)、國瓷材料(127.00%)、新萊應材(103.88%)、長青集團(100.00%)、世嘉科技(100.00%)等7家公司2018年年報淨利潤均有望實現同比翻番,藍曉科技(65.00%)、雙箭股份(60.00%)、坤彩科技(60.00%)、聯得裝備(59.23%)、飛榮達(55.34%)、大業股份(54.74%)、昭衍新藥(53.02%)等7家公司也均預計報告期內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50%。

從預告淨利潤上限來看,上述業績預喜的公司中,有23家公司2018年全年淨利潤上限有望達到1億元以上,其中,湯臣倍健(107275.78萬元)居於首位,報告期內有望盈利超過10億元,一心堂(57066.40萬元)、國瓷材料(55600.00萬元)、恩華藥業(53275.00萬元)、大冶特鋼(52000.00萬元)、順絡電子(51191.10萬元)、中核鈦白(50000.00萬元)等6家公司也均預計2018年全年淨利潤上限達到或超過5億元。

從估值方面來看,上述業績預喜的公司中,嘉事堂、大業股份、安靠智電、東音股份、恩華藥業、一心堂、國瓷材料、永新股份、北陸藥業、捷捷微電、順絡電子、中核鈦白等12家公司最新動態市盈率均低於各自所屬行業平均值,其中,嘉事堂(11.99倍)、中核鈦白(15.49倍)、永新股份(16.28倍)、大業股份(17.46倍)等4家公司最新動態市盈率更是不足20倍,具備較高的安全邊際,估值優勢較為凸顯。

8只個股節後吸金逾10億元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上述50家將於本週披露2018年年報的公司股票自2月11日以來全部實現上漲。具體來看,聯得裝備(80.82%)、民和股份(57.89%)、同花順(57.05%)等3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居前,均達到50%以上,世嘉科技(27.34%)、群興玩具(22.83%)、藍曉科技(21.41%)、金運激光(20.99%)、飛凱材料(20.34%)等5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也均超20%,此外,還有包括申萬宏源(19.78%)、東音股份(18.76%)、邁為股份(18.52%)、青松股份(17.91%)、捷捷微電(17.80%)等在內的22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也均逾10%。

對於期間累計漲幅居首的聯得裝備,中信建投證券指出,公司在平板顯示設備領域深耕多年,2013年至2016年研發收入佔比一直維持在6%以上,2017年則進一步增加至8.9%。同時,公司與富士康、京東方等大客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隨著京東方等中國大陸廠商逆勢投資,公司有望充分受益這一過程。除了深耕邦定和貼合設備等領域,公司通過收購華洋精機,積極向平板顯示檢測領域擴展,未來更有望切入到半導體檢測領域。預計公司2018年-202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7.08億元、9.85億元、12.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04億元、1.36億元、1.70億元,對應每股收益分別為0.72元、0.94元、1.18元,給予“買入”評級。

資金流向方面,場內大單資金也紛紛對上述個股即將到來的年報和行情提前展開佈局,其中有20只個股2月11日以來實現大單資金淨流入,合計吸

金11.19億元。其中,申萬宏源(42212.07萬元)、湯臣倍健(20829.98萬元)、民和股份(16619.27萬元)、一心堂(13670.57萬元)等4只個股期間均受到1億元以上大單資金搶籌,伊利股份(6084.65萬元)、邁為股份(3046.94萬元)、福斯特(1345.18萬元)、群興玩具(1330.50萬元)等4只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淨流入也均超1000萬元,上述8只個股期間合計吸金10.52億元。

對於期間累計大單資金淨流入金額居首的申萬宏源,公司發佈公告顯示,2018年,在國家供給側結構化改革深入推進、金融監管強化等背景下,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繼續以戰略目標為導向,全力推進公司業務協同,統籌各個業務板塊協調發展,取得了較為穩定的經營業績。

社保及QFII去年三季度持有8只個股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上述50只個股中,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共有6只個股被社保基金持有,有2只個股被QFII持有。

社保基金持股方面,伊利股份(6818.98萬股)、恩華藥業(1300.00萬股)兩隻個股社保基金2018年三季度持股數量均達到1000萬股以上,藍曉科技(668.80萬股)、永新股份(446.45萬股)、福斯特(233.59萬股)、新泉股份(202.82萬股)等4只個股社保基金持股數量也均超200萬股。其中,伊利股份、永新股份兩隻個股2018年更是受到社保基金連續3個季度持有。

QFII持倉方面,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QFII共持有聯得裝備、恩華藥業兩隻個股,持股數量分別為393.29萬股、1168.69萬股,且上述兩隻個股均為QFII連續3個季度持有。

從券商機構對上述個股的評級來看,共有22只個股近30日內受到機構推薦,其中,昭衍新藥(9家)、飛凱材料(7家)、邁為股份(6家)、捷捷微電(6家)、伊利股份(6家)、坤彩科技(4家)、同花順(4家)、藍曉科技(4家)等8只個股期間均受到3家以上機構扎堆推薦,後市機會受到機構集中看好。

對於期間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居首的昭衍新藥,東興證券指出,公司是國內藥物臨床前評價尤其是安全性評價領域的絕對龍頭,在手訂單與新增訂單充足,隨著2019年新增產能釋放,未來2年業績高增長爆發性強;同時藥物警戒與臨床一期快速推進,2019年開始逐步貢獻利潤,有望實現3年複合40%以上的業績增長。目前國內CRO行業景氣度極高,公司細分龍頭標的稀缺性強,同時未來業績高增長兼具爆發性與可持續性,可給予一定的估值溢價,保守給予45倍估值,對應2020年市值接近110億元,相較當前59億元市值投資價值顯著,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