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開年涼”,房地產開始進入“漸凍期”?

2019年開年,在歡天喜地的春節氣氛中,房地產商日子有點兒難過。龍頭企業銷售額大幅下降,樓

市沒有開年喜,只有“開年涼”。

樓市“開年涼”,房地產開始進入“漸凍期”?

地產龍頭很不好過

在克而瑞2019年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排行榜上,名列前三強的是萬科、碧桂園、恆大。

其中,萬科地產銷售金額為481.7億元,碧桂園銷售金額為460.0億元,中國恆大銷售金額為435.0億元。

同樣是克而瑞數據,2018年1月,碧桂園銷售金額是653.6億元;萬科銷售額是652.3億元;恆大銷售額是605億元。這三家龍頭房企,銷售金額同比下跌都在30%左右,這是一個驚人的降幅。

而從總體來說,TOP100權益銷售額同比下降8.6%,超三成房企同比下滑。

中原地產對30家已經發布業績的房企進行統計指出,今年1月,30家企業實現銷售額3189.4億元,比2018年同期下降了11%。

返鄉置業意向降低

從百強房企的銷售狀態可以看出,2019年開春,房地產市場確實有點萎靡。再從城市表現來看。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1月,一線城市樓市成交面積整體環比下降約38%。

其中,廣州成交面積環比降幅明顯,達65%;北京環比降幅超過40%;深圳降幅近三成;上海基本持平。

樓市“開年涼”,房地產開始進入“漸凍期”?

然後再回到三四線城市。

近幾年來,返鄉置業成為很多三四線城市的普遍現象。一些在大城市打拼的人,被大城市的房價鎮住了,不敢買、買不起,於是將自己的置業目標,瞄準了家鄉。在一些城市,市場好的時候,春節期間返鄉置業的規模佔全年三到四成。

對於有返鄉置業意向的人群來說,三線、四線及以下城市依然是返鄉置業的主力城市,合計佔比達到78%。

但根據58同城、安居客發佈的《2019返鄉置業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春節期間,52.7%的“漂一族”有返鄉置業意向,比上年下滑了6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三四線城市的房市,也遭遇了“開年涼”。

閩商觀察

投資需謹慎,自住擇機買

中國房地產總會有高峰的,可能是2018年,也可能是2019年,或者還可能會2020年。

因為不管怎麼樣,沒有一個市場,會是一個無限增長的市場,這是常識。尤其是,房子還是一種耐用品,動輒幾十年的使用時間;同時,房子還是一種大件商品,動輒數十萬,上百萬,以及幾百萬。

數據顯示,在剛過去的2018年,中國房地產銷售規模再一次創下歷史新高。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7165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商品房銷售額149973億元,同比增長12.2%。

我們不敢說,2018年就是中國房地產的銷售高峰,但誰也不能保證,這就不是最高峰。

樓市“開年涼”,房地產開始進入“漸凍期”?

不過,從投資的角度來看,目前顯然不是投資商品房的良機。在過去20年時間,中國房價暴漲到讓人驚訝,其中有很大一個因素是補償早期沒有商品房留下的市場空缺,但在怎麼補償,用20年時間來發展這樣一個產業,也是足夠的。那麼下面就是進入一個市場相對來說,動態平衡的時期。

也就是新增購房者,與新增商品房之間的相互博弈。

一方面,“房住不炒”的提出,讓各地持續推進的調控,有效抑制了炒房者的呼風喚雨能耐;另一方面,經過持續多年的房價上漲,投資牟利空間也得到極大壓縮。如果說十年前投資商品房,能有倍數效應的投資收益,那麼在這個時間段繼續炒房,肯定達不到那樣的收益。

不過,對於自住者,擇機購房是不錯的選擇。從國際經驗來說,房子畢竟是一種最抗通脹的保值手段之一。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