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的福袋機可能會成為最快消失的一種無人售貨形態

福袋機的運作模式問題不在少數,加之市場成熟度不夠,所以儘管無人售貨模式在中國市場前景廣闊,但福袋機很可能轉瞬即逝。

“大火”的福袋機可能會成為最快消失的一種無人售貨形態


一、多重原因推動無人售貨模式發展,在中國大有前途

在中國,無人售貨機卻是近兩年才真正火爆的。為什麼此前一直不溫不火的無人售貨機突然就“走紅”了呢?要討論這個問題,先要弄明白無人零售模式火爆的原因,因為二者是緊密相連的。

在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汽車等“一切皆可共享”的資本槓桿遊戲的吸引之下,中國的投資機構在其中獲得了數十倍乃至數百倍的投資回報。

因而資本開始以此為投資方向,在可能形成的規模化的賽道上面投入大筆的資金,恰好無人零售就符合了資本這方面的口味,因為它有著足夠的想象空間,並且能夠在短期內看得見回報。


“大火”的福袋機可能會成為最快消失的一種無人售貨形態


在這裡,資本完全能夠憑藉金錢“開拓”出超級市場,“砸”出獨角獸企業。

所以我們就看到從2017年開始,IDC、真格基金、經緯中國、創新工場等一眾頂級VC相繼湧入這一行業,極為“默契”地向著無人零售領域進軍。

有了資本,創業公司也就紛至沓來。在這種熱潮中,無人售貨的江湖風起雲湧。

毫無疑問,無人售貨行業大有前途。目前全球至少有1600萬臺無人售貨機處於正常運營中,包括無人售貨機制造與運營在內的行業銷售額超出25000億美元,每年通過無人售貨機賣出去的商品總額高達2000億美元,可以說無人售貨機已經成為了零售業態中增速最快的行業之一。

無人售貨機在中國的前景極為廣闊,但是作為其中模式之一的福袋機卻未必有這樣值得期待的未來,甚至還可能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二、福袋機問題頗多,“曇花一現”的可能性極大

福袋機在中國出現之後,社交平臺的催化是其廣為人知的重要原因。在“十一”期間,抖音上就有用戶發佈了玩福袋機抽中iphoneX的視頻,此前也有人中過VR眼鏡、單反相機等高價商品,這非常能刺激到用戶的興趣點。

尤其是對於逐漸成為消費市場主力的年輕人而言,福袋滿足了他們追求刺激的心理,加上社交平臺中鋪天蓋地的宣傳,更容易激起人們去試一試的想法,並將其變為現實。


“大火”的福袋機可能會成為最快消失的一種無人售貨形態


還有許多用戶認為,即使是抽不到高價商品,也不會空手而歸,畢竟福袋中都是有禮品的。

但事實上,任何生意的根本目的都是盈利,許多福袋機的運營者為了賺錢,會在福袋中放置假貨和劣質產品。即使不是劣質品,商家也會將成本控制在最低,所以人們在福袋機支付的金額遠大於到手的福袋的價值。

其實人們喜歡玩福袋機的心態很像是互聯網中火爆的抽獎活動,轉發或評論就有機會中獎,而這種形式在福袋機上變成了花錢就可能中獎,通過滿足人們的心理來獲得流量。

然而長此以往,在用戶的新鮮感逐漸淡化之後,這些福袋機中“名不副實”的福袋很難提升用戶的留存度,留不住用戶的產品必定不會有太大的發展空間。

從本質上來看,福袋機出售的是中獎的機會,花二三十元之後能夠得到何種商品完全是偶然,這就帶有博彩性質。

雖然這種性質的娛樂設備經營是否規範還沒有明確的定論,但隨著行業的成熟將來一定會出臺相關的規定,屆時福袋機的經營能否再暢通無阻就不得而知了。

儘管福袋機在日本韓國存在多年並且一直很受歡迎,但這並不代表它在中國也能一直火爆。

在日韓,福袋機是作為一種促銷方式出現並發展的,但到了中國正趕上共享經濟的大潮,許多人將其當作純粹賺錢的機器,都是抱著“撈一把就撤”的心態。

在這種動機的驅使下,過度的營銷和“掛羊頭,賣狗肉”的噱頭就開始氾濫,但這些都無法獲得市場和用戶真正的認可。


“大火”的福袋機可能會成為最快消失的一種無人售貨形態


從整體來看,作為全新零售模式的無人售貨機契合了當下零售行業發展的機遇,佔盡零售行業發展先機,逐漸成為中國零售市場上新興的增長動力,所以在中國的發展狀況會越來越好。

但福袋機顯然很難隨著這個趨勢一起發展,就像之前迅速火爆又迅速沉寂的抓娃娃機一樣,福袋機的火爆也不會太過長久。

其實營銷無可厚非,宣傳也屬正常,但噱頭用得太過只能適得其反。任何行業走得太快或是功利心太重結果都不會太好,本是作為無人售貨機衍生品的福袋機到了中國市場卻被當作短期盈利的工具,因而福袋機到最後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給市場留下一個名詞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