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辦公,真的有那麼好嗎?

很多畢業生在進入職場之前,或多或少都幻想過以後上班的樣子,更多的是希望能夠有一份可以在家辦公的工作:穿著睡衣,喝著自己泡的咖啡或者茶,優哉遊哉的在自己的家裡辦公。聽起來是多麼的愜意、靈活和自由,被很多職場人認為是一種理想狀態。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普華永道中國官微在19年年初的時候發文稱,普華永道於近期在國內開放試行靈活工作安排WeFlex。官方表示WeFlex是一種全新的工作方式,讓員工能夠每天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工作時間、地點和方式,充分把握個人生活和職業發展之間的平衡。


在家辦公,真的有那麼好嗎?



簡單來說,在家辦公實現了!該公司在面對媒體採訪時說:作為全球四大會計師行之一的PwC,將於2019年2月開始,在香港、內地及澳門正式全面落實“靈活工作”的制度。他表示如今已經不是打卡的年代了,越打卡,問題越多。

此消息一經發布,立刻引起激烈討論,羨慕著居多,紛紛表示以後直接在家中辦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地盤,隨意變換工作的環境,同時也可以改變大腦的工作方式。大大節省了上下班的時間,以後再也不用擠地鐵、坐公交,每天叼著早餐衝進辦公室了,能夠花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

當然,也有部分網友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目前全球經濟形勢不好,經濟下行導致利潤降低、成本上升,該公司現在推出的這種工作方式,不失為一種可以大力解決綜合辦公成本的方式,更多的也是企業面對資本寒冬的無奈之舉。


在家辦公,真的有那麼好嗎?



不口否認的是,在家辦公確實會比較爽,但在家辦公之前,你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嗎?最直接的就是下面幾個問題:

1. 工作效率問題。

雖然我們再也不用擠早晚高峰的地鐵公交,再也不用擔心中午外賣吃什麼,再也不用穿一天的皮鞋回家腳趾被擠到變形。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個體的感官程度是會慢慢發生變化的。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買了一件衣服,剛開始幾天你會特別開心,可今年的你還會喜歡去年的衣服嗎?

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作和生活的邊界愈發模糊,我們對事物的感知程度會越來越低。一開始我們會因為臉上有點汙漬,立馬選擇清洗、擦拭,可時間越長,我們越來越不在意這些,所以這對於拖延症患者來說,失去約束就意味著工作的效率會急速下降。


在家辦公,真的有那麼好嗎?



研究表明,長期在家辦公的員工,其工作效率在每週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會有所上升,但從第三天開始就會下降,甚至比在公司的時候效率更低。缺乏自我的控制力,導致我們原本可以快速完成的工作,總是要拖到最後才去完成。

2. 社交喪失。

一個長期在家辦公的人,極度缺少外界的社交機會,這對自我價值認知是一種抑制。雖然很多人在家辦公能夠照看孩子,但對於絕大多數單身的人來說,這是最大的深淵。在本就缺乏社交的當下,年輕人因為繁重的工作壓力已經對戀愛產生的有心無力之感,而在家辦公更是剝奪了人們互相面對面接觸的機會。


在家辦公,真的有那麼好嗎?



在家辦公往往是一個人呆在房子裡,想象著一整天沒人跟你說話、閉口不言的樣子,即使是很多不善言辭的人也很難忍受吧。孤獨是必不可免的事情,很多人在某些時刻也許會享受孤獨,可孤獨的時間長了,也許你會更加懷戀辦公室中你言我語的場景了。

3. 個人形象

上班的時候,每個人都會考慮該穿一個什麼樣的衣服,化一個什麼樣的妝。可在家辦公呢,很多人會穿著睡衣過一天,出門少了,不用見更多的外人了,鬍子也懶得颳了,甚至可能會一個禮拜才會修理一次。


在家辦公,真的有那麼好嗎?



對於很多單身人士或者比較宅的人來說,如果選擇在家辦公,可能會連續一個月都不出門,你的整個生活會被嚴重擾亂,沒有了週末出去玩的概念,沒有了朋友的聚會,再加上你的不修邊幅,會讓自己都感覺到無比的頹廢。

可以想象,以上的幾種問題,如果持續發展下去會怎樣。當然,也不是說在家辦公就一定不好,前提是你一定要有所準備,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嚴格的區分好工作和生活的界線,調整好心態,在家辦公不是釋放自我,作為公司更應完善遠程監督和管理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