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只對丈夫好”的女人,後來大多是悲劇收場

導讀:女性天生心思細膩,相對於丈夫來說,妻子照顧家庭的時間要更多,身邊不乏辭職在家,全心全意照顧家庭的全職太太,她們總是將所有的精力都花費在照顧孩子,照顧老人,照顧丈夫,唯獨忘記照顧自己。她們十年如一日的對家庭付出所有,沒有絲毫怨言,對曾經那句"我養你"深信不疑,一心一意只對丈夫好,最後換來的又是怎樣的結局?

那些“只對丈夫好”的女人,後來大多是悲劇收場

01

中國有兩句俗語,一句"妻為夫綱",另一句"在家從父,出嫁從夫。"

這些都體現了中國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腐朽思想,勸導女人要將丈夫看做是自己的一切,甚至在某一時期,還要求妻子為死去的丈夫殉葬,這些都是不可取的,都是歷史文化中的一些糟粕。

為什麼女人一定要仰賴丈夫?

舊時生產力低下,實行的是男耕女織的生活方式,婦女必須依靠丈夫,才能生存下去,反觀現在則不同,女性獲得與男性相同的就業機會,再也不需要依靠丈夫,自己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

然而,可怕的事,這種思想並沒有完全脫離人們,依然有極少數的女性將其奉為人生準則。

於是,一些女性在婚後便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安心留在家裡,一心一意為丈夫洗手作羹湯,甚至連從前的朋友,也不再聯繫,往後心裡眼裡,都是丈夫。

那些“只對丈夫好”的女人,後來大多是悲劇收場

02

那些女性是怎麼對丈夫的呢?

她們會在婚後將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丈夫身上,甚至有的乾脆放棄自己的工作,在家做飯洗衣,沒有時間看書,因為要看菜譜,沒有時間化妝,因為要洗衣服,沒有時間逛街,因為地還沒拖。

省下來的錢要給丈夫買新衣服,因為丈夫時常出去應酬,穿著要體面,自己則穿著幾年前的款式,然後笑著說"衣服沒破,還能穿。"

小汀就是這麼一個女孩,婚後的她,話題三句之內,總是離不開她溫柔帥氣的丈夫。

在她眼裡,丈夫便是她的天,她的全部,往日總是名牌滿身的她,現在只穿著簡單的居家服,總是喜歡化上淡妝的她,也疏於打理自己,甚至有些糟蹋。

曾勸她要抽空學點什麼,她總是不以為然的拒絕,甚至工作也不要了,那可是她花了三年時間才當上的部門負責人,為她惋惜,她卻笑著說,有人願意養她一輩子。

那些“只對丈夫好”的女人,後來大多是悲劇收場

03

誰該養誰一輩子,最後能靠的還不是自己,婚後第五年,小汀離婚了,因為她丈夫出軌了,在外面多了一個"家"。

小汀質問丈夫的時候,丈夫理直氣壯的告訴她:"你吃我的,住我的,用我的,到頭來,還想管著我?"

是啊,這些年,小汀沒了工作,沒了生活來源,凡事都要向丈夫伸手要錢,久了,丈夫便開始對她諸多挑剔,怎麼也看不順眼,彷彿小汀是他的附屬品,

丈夫是小汀的一切,他的不滿沒有讓小汀認識到兩人相處方式出了問題,反而更加事事順著丈夫,更是將一門心思全都花在丈夫身上,而換來的卻是丈夫日益的不屑。

習慣了一個人的好,便再也體會不到那人的好,反而將一切看成理所當然,心安理得的享受著。

丈夫的出軌,像一記響亮的耳光,重重的打在小汀的臉上。

那些“只對丈夫好”的女人,後來大多是悲劇收場

04

小汀是幸運的,她最終幡然醒悟,重新融入社會,雖然已經五年沒有工作,但憑藉著過往的經驗與實力,很快就找到了新的工作單位,開始新的生活。

張凡選擇另一種人生,婚後,丈夫也提出不需要她工作,怕她辛苦,張凡拒絕了,她告訴丈夫,我不需要任何人養,我自己能養活我自己。

張凡婚前婚後並沒有什麼不一樣,健身、看書、化妝、逛街,沒有一樣落下,下班後兩人共同承擔家務,即便生下小孩,張凡也不忘記每日給自己放鬆兩小時,讓丈夫去照顧孩子。

張凡笑道,連你自己都不照顧好自己,誰還會在意你過得怎麼樣,我就是自私,從不將心思全部花在照顧丈夫,照顧家庭,因為我還要照顧我自己。

婚後多年,丈夫非但沒有責怪張凡,反而更加疼愛她,覺得她越發可愛了。

許多時候,都將女人比喻成鮮花,因為女性相比起男性更需要精心呵護,所以身為女性自身,一定要好好愛護自己,才能歷久如新,在照顧丈夫的同時,兼顧自身,人不自愛無人愛。

那些只一門心思對丈夫好的女人,到頭來換回的都是丈夫對自己的冷漠甚至拋棄,只有兼顧自身與家庭的女人,才能收穫幸福。


【本文版權歸所有,你想聽的小情話,這裡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