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增老師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城鎮時報深圳訊(記者 毛志亮) 2月17下午兩點,深圳羅湖區旅遊行業協會義工隊組織深圳福田外國語學校初一年級的部分學生到深圳市博物館參觀學習,特邀深圳市博物館講解員陳興增老師為學生們講解深圳近代史,深圳的根與魂,愛國愛黨愛家,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深圳羅湖區旅遊行業協會義工隊隊長崔弘要求同學們安靜參觀,跟緊隊伍,尊重陳老,虛心學習,希望同學們參觀完之後能有所收穫。

陳興增老師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陳興增老師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陳興增老師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近代深圳"展覽分為"百年抗爭"和"經濟社會"兩大部分,展示了深圳地區從九龍海戰至深圳解放一百一十年間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近代化演變。

"百年抗爭"分為"反抗英國的殖民侵略""反清革命運動的發展""農工運動轟轟烈烈""南粵抗日的一面旗幟""深圳解放"共五個部分。而"經濟社會"則分為"行政區劃和人口""華工出國和洋教傳播""海關和鐵路""文化和教育""農村墟鎮"五個部分。

陳老師重點介紹了九龍海戰、香港三次割佔、三洲田起義、營救民主文化人士等政治、軍事內容,九龍海關、廣九鐵路、深圳墟等。

陳興增老師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林則徐虎門銷煙。清政府閉關鎖國,英國輸入鴉片,白銀外流,民眾身心摧殘嚴重。林則徐禁菸、繳煙、銷煙。陳老師告訴大家落後就要捱打,年輕一代更是要通過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發展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陳興增老師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九龍海戰。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系列反侵略戰爭中的第一仗,是鴉片戰爭的起點。在陳老師口述下,當時戰爭的情景彷彿重現在同學們眼前,靜靜地感受著英雄氣魄。

陳興增老師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三次割佔香港島。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英割佔九龍半島南端;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強租新界;1997年香港迴歸,割佔與迴歸的背後表明落後就要捱打,只有提升綜合實力國富民強,才能保衛國土,保護人民。而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陳興增老師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三洲田起義。惠州起義,又稱"庚子惠州之役"起義軍屢敗清軍,並很快發展到2萬多人。同學們認真聽陳老師講解起義過程,並踴躍搶答陳老師提問。

陳興增老師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民主人士救援。這部分同學們聽的最認真,因為被救援的人士裡面,有他們熟悉的茅盾、何香凝、鄒韜奮等。陳老師的現場講解讓他們更加了解這些人士,與書本上所學相得益彰。

陳興增老師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陳興增老師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新中國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在深圳王母墟升起了新中國成立第一面五星紅旗,正是深圳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使然,這種闖勁兒、拼勁兒也在不斷地影響著每一代深圳人。

陳興增老師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深圳名稱的由來。聽了陳老師的介紹才知道深圳是深水溝的意思,在609年明朝期間定為深圳。

陳興增老師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同學認真記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下筆記,用心感受,時常回顧。相信同學們收穫的遠不止這些。陳老師的用心講解不僅是歷史知識。更多教給同學們怎麼愛國愛黨愛家,以史為鑑,給予學生們更多的鼓勵。整場講解風趣生動,一點都不枯燥,寓教於樂,同學們受益匪淺。

陳興增老師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陳興增老師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陳興增老師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參觀學習結束後,深圳市義工聯手語舞楊榮蓉老師教同學們學習手語舞《一起走》,讓大家感受到義工愛的力量和包容。

陳興增老師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陳興增老師為青年學生繫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深圳羅湖區旅遊行業協會義工隊一直秉持"緊跟黨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方針,遵循"服務社會、傳播文明"的志願服務宗旨,弘揚"參與、互助、奉獻、進步"志願精神,傳承"送人玫瑰,手留餘香"的服務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