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記憶中的“年味”,傳統老手藝如何在淘寶上迎來複興?

客家米酒的轉型成功之道

阿吉的故鄉福建芷溪被譽為“客家米酒之鄉”,釀造米酒已有三百多年,所用的古法釀酒技藝,歸屬福建省龍巖市非遺名錄。

古村、老街和飄香的米酒,是阿吉童年最深刻的記憶,“村裡99%的家庭都會在冬天時候釀酒,就像是迎接新年的一種儀式”。

留住記憶中的“年味”,傳統老手藝如何在淘寶上迎來複興?

圖為老師傅在釀造米酒中

阿吉受到家鄉風物的這種感召,從廈門辭職回鄉創業,把客家米酒釀造做成了一張名片。

一位韓國的顧客品嚐過他的米酒後,還特地來到中國“尋味”,想知道好喝的米酒是在哪裡釀造出的。“這在我看來,就是消費者對於我們傳統老手藝的認同。”阿吉說。

留住記憶中的“年味”,傳統老手藝如何在淘寶上迎來複興?

米酒在灌裝中

6年老店對老手藝的改良更新

傳統客家米酒的釀造,有淘米、蒸飯、搗曲、落缸、發酵、榨酒等十幾道工序。冬天低溫釀酒,少則一兩個月能聞見酒香,多則需要三五個月。如果是經年陳釀,耗費的週期則更長。

即便在家家戶戶都會釀酒的芷溪,也很少有人願意用這麼複雜的一套流程釀酒了。2013年,當阿吉找到釀酒老師傅黃保豐時,他說的一句話令阿吉至今記憶猶新,“村裡面只剩下一個殺豬的人還會來找我買酒”。

但老手藝是不是真的沒有市場了?

在淘寶創業之初,阿吉常常放不下這樣的執念:“我會覺得,我家鄉的特產就是最好的。所以我們最早賣的米酒,就是芷溪當地人熟悉的口味,是偏苦偏辣的,初期,把我們認定的好貨‘塞’給消費者。”

店鋪運行一段時間後,阿吉發現,回頭客卻並不是很多。“一開始的時候,我們沒有根據淘寶的環境,來判斷我們的用戶喜歡什麼。所以那段時間,我們對顧客進行回訪,最常問的就是‘你覺得我們哪裡做的不好’?”

消費者的反饋倒也直接:“很多人說,你們家的酒太苦了,太辣了,喝不習慣。”

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阿吉和釀酒老師傅一起研究,探討如何釀造更適合淘寶消費者的米酒。“在保持老的釀造工藝的基礎上,我們後來做的原漿米酒就屬於甜度比較高的,適合更多地區顧客的口味。另外,我們根據消費者的調研數據,發現年輕人普遍喜歡玫瑰花、桂花等,在此基礎上又研發出了不同的米酒口味。”

與阿吉類似,“寧波俞家年糕哥”的掌櫃周裕君,也通過老技藝的改良挖掘到更多機會。

“年糕哥”的創新之路

周裕君從外公和父親手中接過俞家年糕坊的時候,店鋪正面臨關閉的危機。身為家族第三代傳承人的他,在繼承了傳統水磨年糕做法的基礎上,也打破了很多老一輩人的“規矩”——開始用江南產的大米代替糯米,並通過改良過的打年糕方法改變了傳統糯米年糕不易消化的屬性。

留住記憶中的“年味”,傳統老手藝如何在淘寶上迎來複興?

年糕在製作過程中

“製作過程中,我還加入了不少注入艾草、南瓜、紫薯這樣的植物,搭配做出彩虹的顏色,也更受年輕消費者的歡迎。”周裕君說道。為傳統年糕賦予的新式口感和高顏值,也成了這家老手藝店的招牌。

留住記憶中的“年味”,傳統老手藝如何在淘寶上迎來複興?

在淘寶上,像“酒狐米酒”這樣深耕傳統老手藝的匠人店鋪還有很多,從寧波水磨年糕到川蜀農家自制臘肉,這些美食在挑動味蕾的同時,也喚回了人們記憶中的“年味”。

今年淘寶年貨節期間,淘寶匯吃頻道的傳統手工美食銷量與去年同比也實現了48%的增長。令這些店鋪傳承者們感到欣慰的,不僅是銷量的提升,更是市場對於老手藝的擁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