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鍊》:那些沒有孩子的夫妻,維繫長久真摯的感情不易啊


《項鍊》:那些沒有孩子的夫妻,維繫長久真摯的感情不易啊

01

最近重讀了莫泊桑的《項鍊》,竟外發現,自己年少時的那份感動,在中年時得到了延續。

記得第一次讀《項鍊》時,是在中學時期的某個午後,無聊的我,在家裡灰暗的書櫃裡東翻西看,無意中翻到《莫泊桑短篇小說選》,引發的閱讀興趣。

那時讀高中的姐姐,曾無比唏噓的給我講過這個故事,她覺得一個女人為了償還一條項鍊,辛苦勞作了十年,這是多麼不值得的一件事啊。她說,如果是她,就選擇戴新鮮玫瑰花去參加聚會。就算丟了也不心疼,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

而我讀完後,除了為瑪蒂爾德為了一時在舞會上的榮耀卻要付出十年的勞作難過,更在心裡為她著急,為什麼不能對朋友坦白項鍊丟了的實情?

後來在語文課上,我們與這篇小說相遇時,同學們也對溝通為啥不暢表示了疑惑。

但老師對整個價值觀的定性,讓我隱隱的不安。大意是說正是由於女主瑪蒂爾德的虛榮,才導致這樣的悲劇,我那時就不喜歡這個解釋。

不敢與人分享的是,我心裡對女主角瑪蒂爾德那種隱隱的羨慕。現在想來,從小看過很多書的我,某些方面是早熟的。

多半也正是這份早熟,那個時候我就感覺到她的丈夫很愛她。

這樣的愛情,一直是我所向往和期待的。

02

重讀這個故事,突然感受到“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的預見性。

比如說,我姐到今天都是個低慾望、低物質需求的人;而我則一如既往把感情這件事看得很重要。

繼續羨慕瑪蒂爾德,依然是小說中那些閃著光的細節。

儘管莫泊桑開篇把她描繪成了一個“美麗迷人卻不幸降落在普通職員的家庭”,以至於“沒有辦法讓一個既有財富又有社會地位的人與她相識、結婚。”最後“她只能湊合著和教育部的一個小科員結婚。”

但我們不難看出,其實她過的並不算差。至少她從小讀的是教會女子學校,她的同學過得很不錯,“一切罪惡來自對比”,這就顯得瑪蒂爾德比較貧寒。

但其實,全職太太的她主要靠丈夫的收入來生活,她還有一個來自“布列塔尼省小女傭人”。在《項鍊》整個故事中,我都沒有看出一絲一毫她和丈夫有孩子的跡象。

這就證明這個女傭人其實主要服務這個家中的太太,而不像很多人家收入緊張的情況下,請人只是為了照顧孩子。丈夫對馬蒂爾德的疼愛,果然無微不至。

接下來的場景就更有意思了。

丈夫費了好半天勁,得到了一個去教育部長家參加舞會的機會。而丈夫厚著臉皮爭取到的這個機會,就是因為想著妻子平時呆在家裡,沒有什麼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

一般來說,男人在自己職位比較低的時候,應該不是太想讓妻子看到那麼多自己的上司,按照正常的邏輯,大多數職位低的年輕丈夫,還是很在意自己在妻子面前的“面子”。

而在這樣的活動裡,能夠見到很多大人物,怎麼看都有點想讓妻子去開開眼界的味道。可沒想到,妻子看到他好不容易得到的請柬,一點也不開心,理由是自己沒有什麼像樣的衣服。

這個每天在滿是油汙的桌上就餐,還無比讚歎生活的單純丈夫,總為美味的肉湯讚歎,認為這是他眼中最好的食物,這是他跟自己親愛的妻子一起吃過的每頓晚餐。

現在他沒有想到,妻子說出這個理由。他結結巴巴地說:“你看戲的時候穿的那件裙袍,挺好啊……”

他知道自己一定說錯了話,因為他看到自己妻子突然哭了。

他年輕的妻子邊哭邊說:“要不你把請柬送給別人吧,人家的妻子打扮得比我漂亮,就送給人家吧。

我看到這裡的時候特別感動,一個可以在丈夫面前這樣任性表達自己內心裡最真實需求的人,是這段婚姻給了她足夠的安全感,才讓她有開口的勇氣。

丈夫把自己存下來買獵槍的私房錢,讓妻子去買一件新衣服。對於他們拮据的生活來說,這樣的衣服以後最好可以在多個場合穿,丈夫攢了那麼久的錢,這才物有所值呀。

當一個人願意為了你的願望而犧牲自己願望時,這個人愛你一定比愛自己更多。

03

接下來,漂亮的衣服有了,可是首飾沒有瑪蒂爾德夢想中那樣般配的,丈夫又建議妻子帶幾朵新鮮的玫瑰花,可妻子並不想在這樣的晚會上,透出生活的寒酸。

最後丈夫靈機一動,建議妻子去找同學借條項鍊來使用。我很不能接受有些評論,認為這是夫妻兩個人虛榮的輕薄行為。

恰恰是彼此都為了給對方長面子,率先放棄了自己的面子。

要知道瑪蒂爾德已經是一個已婚女性,更多程度上,她打扮得出眾,是讓做丈夫的“更有面子”。

而丈夫知道自己的妻子天生麗質,只是少了一些物質來“裝扮”自己。這只是一個舞會,就算妻子去找朋友借首飾又如何?

妻子願意一切完美就好,其實在他的眼中,妻子不管佩戴新鮮的玫瑰還是昂貴的首飾,都是同樣美麗的。

這真的很難得,我覺得一般的丈夫做不到如此的大氣。

生活中有太多的丈夫,覺得自己的妻子不夠美,尤其是打扮粗俗,總覺得別人的妻子美麗大方,可是有多少丈夫,能體會出妻子正為彼此共同的家庭省錢呢?

瑪蒂爾德平時也有各種各樣關於自己能過上貴婦生活的浪漫幻想,但在現實中,也能和丈夫好好相愛。丈夫還體貼她,心疼她。

這是生活中,多少丈夫虧欠妻子卻不自知的地方啊。

那天晚上,妻子的確是在舞會上出盡了風頭。由於外套太舊,怕別人看笑話,由於急於離開現場,慌亂中不慎丟了那串“珍貴的項鍊”。

考驗人性的關鍵時刻到了。一夜之間,丈夫發愁像是老了五歲,為了儘快償還妻子丟失項鍊導致的債務。丈夫賣掉了自己祖傳家產,妻子辭掉了傭人,兩個人用了十年的時間,堅持辛苦的勞作消耗了大量的體力,長期攝入那些不健康的食物,才還掉了意外導致的“驚人債務”。

這十年,生活把瑪蒂爾德夫婦變成了真正的勞動者,她的丈夫:“在傍晚的時候,替商人謄清賬目。到了深夜,還要抄錄那種五個銅板一頁的書。”

而瑪蒂爾德“看上去蒼老了很多,現在的她,已經變成了貧苦人家強健粗壯能吃苦的婦人。”

“她的頭髮胡亂挽著,裙子歪歪的繫著,上面蒙著一層油膩,裙子下面露出一雙發紅的手;她高聲地說話,用大盆的水沖洗地板。”

偶爾她也會想起從前那個舞會,如果沒有那場意外,她的生活現在會是怎樣?

沒人能想到,“連他們自己都無法相信,這種生活一直持續了十年之久。10年之後,他倆居然還清了所有的借款,竟然把高利貸者利錢以及利滾利滾出來的數目也都還清了。”

莫泊桑用剋制的筆觸寫下了十年夫妻二人同心度過日常難關的情景。

直到某個週日,瑪蒂爾德偶然在香榭麗舍大街上遇見自己的那位同學。

十年未見,對方依然年輕漂亮、充滿魅力,現在正一個人帶著孩子散步。這是《項鍊》小說中唯一出現孩子的地方,但始終和瑪蒂爾德無關,那只是同學的孩子。

瑪蒂爾德突然很想告訴對方事情的真相。她告訴了對方,自己為了還上那條丟了的項鍊,十年辛苦勞作終於還清了債務。

莫泊桑的神來之筆來了,那位同學情緒激動地抓住瑪蒂爾德的手告訴她,自己那一串項鍊是假的,最多也只值五百法郎……

小說在這裡戛然而止,留給了我們足夠的想象空間。

莫泊桑對瑪蒂爾德夫婦給予了深深的同情,剋制的表達出了夫妻二人對信守承諾的讚許。

也許大多數人只是覺得不值,夫妻二人為了這三萬六千法郎,還借了不少高利貸,那就意味著花費的更多的錢,去償還了這本來只值五百法郎的項鍊。

但生活的不幸,往往都是一個漫不經心的決定。這十年來,為了償還債務,夫妻兩個人連孩子都沒有養育,就這樣拼命的勞作,這種壓力和艱難困苦隨時都可能導致一個家庭的崩盤,可他們竟然堅持下來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不是愛與深愛,又怎麼可能做到夫妻同心,無怨無悔的付出?

04

我見過太多遇到困難時,夫妻二人的迅速分離,我也見過太多“貧賤夫妻百事哀”的對立衝突。當然,我也見過在任何艱難困苦中堅守愛情的夫妻,但這種總是因為稀缺而彌足珍貴。

我知道太多的夫妻不滿意生活對自己的考驗,甚至會把沒有溫度的夫妻關係,變成“為了孩子湊合過”的唯一藉口;那如果沒有孩子,有多少夫妻可以在這樣的巨大挑戰下,彼此信守對生活的約定,堅守對彼此堅定的支持?

我讀大學的時候,有一對夫妻同是我們的老師。

他們從一所著名的大學雙雙來到我們這個普通的二本學校,只是因為兩個人可以調動在一起。

他們沒有孩子,每天晚飯後,去河邊散步,我有時還能碰見他們。

閒暇之餘,丈夫堅持畫畫,兩人過著神仙眷侶的生活。大學畢業後,我才知道,原來妻子早就得了癌症,這麼多年,這位丈夫都在陪伴她一起抗癌,這才是他們沒有孩子的真相。

這種人性真正的溫暖,有幸在生活中,總能為我們帶來共度難關的堅守的希望。

我始終相信,所有相愛的人長久的陪伴,孩子絕不該是藉口。生活很難,真愛難尋,願你遇到這個人,足夠讓你用詩意的生活,心甘情願的共度餘生。

所有的親密關係,只有雙方全情投入和付出過,才會真正感受到彼此的價值。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獲行業內最高大獎。

12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個人微信公眾號:妮妮小屋(ninixw),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本文圖片來自優美圖,感謝原圖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