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看《無名之輩》前面笑得多狠,後面哭得就有多慘!

《無名之輩》的起念源於一首歌,一首貴州人堯十三唱的《瞎子》,引起了貴州人饒曉志對貴州老家的一位剛剛過世的遠方親戚,他完全不知道他生前做過什麼,但那個時候,他就是想到了他,於是,他決定拍攝一部屬於貴州的、小人物的電影。

第二次看《無名之輩》前面笑得多狠,後面哭得就有多慘!

兩個拿著槍的蠢賊,搶劫了一家手機店,逃亡路上,闖進了一戶民宅。民宅的女主人在家,但是個殘疾人,高位截癱;一箇中年的保安,守著一處停工的樓盤,老闆卷錢跑了,和老闆一起消失的、還有一把在工地發現的槍……隨後,蠢賊、癱瘓的女主人、保安、警察、討債者、按摩女、落跑的老闆和情婦……一眾人等被各種前情、巧合、意外牽扯在一起,互相作用,最終上演一出荒誕的鬧劇——這是電影《無名之輩》的劇情。

第二次看《無名之輩》前面笑得多狠,後面哭得就有多慘!

《無名之輩》準確地找到了那個撐起全片的內核——尊嚴,那種生而為人、越是在底層越渴求、越難得的尊嚴。電影中,陳建斌扮演中年失意的保安馬先勇。他曾經差一點就成了警察,但因為酒後駕車,一切都毀了。他眯縫著眼睛、皺著眉頭、吃著別人吃剩的米粉,想盡辦法去尋找那把丟失的槍,因為,在他的認知中,只要找回了那把槍,他就可以再做回警察,找回尊嚴。

第二次看《無名之輩》前面笑得多狠,後面哭得就有多慘!

任素汐扮演被困在家裡的高位截癱患者馬嘉旗。兩個慌亂的持槍劫匪闖進了她家,原本認為她會怕死,結果,她不僅不怕,還將對方罵了個狗血淋頭、甚至逼著對方殺了自己,不殺不能走,“你們要走,我就喊”。全身上下只有頭能動的她早就不想活了,死亡對於她來說,是找回尊嚴的唯一方式。

第二次看《無名之輩》前面笑得多狠,後面哭得就有多慘!

章宇飾演的眼鏡和潘斌龍飾演的李大頭是兩個低配劫匪,搞到了一把槍,去搶了挨著銀行的手機店,卻搶到了一堆手機模型,這可能是話劇式的黑色幽默吧,我也只是冷冷的一笑而過。但這卻是一個伏筆,馬嘉旗問他為什麼不搶銀行卻搶手機店,眼鏡回答第一次做劫匪,手機店更好搶,一步一個腳印的,做大做強。

第二次看《無名之輩》前面笑得多狠,後面哭得就有多慘!

原以為劫到的都是真的手機,倒手一賣也能賣個20萬,倆人平分一人十萬。李大頭說這十萬要用7萬裝修房子,2萬當結婚彩禮,1萬塊錢買棒棒糖給他愛的女生。眼鏡卻說,這20萬應該為團隊添磚加瓦,買裝備,買子彈,買更好的槍,還要買更專業呢搶劫用的頭盔。賺到的錢要充實自己,強大自己,花到刀刃上,實現更長遠的目標。

第二次看《無名之輩》前面笑得多狠,後面哭得就有多慘!

《無名之輩》帶給了我超出預期的觀影體驗,電影最後保安馬先勇終於找到了那把丟失的槍,對於一部電影來說,這時的他,心願了結,沉默或許是更好的處理,那種適度的留白會把感受和想象的空間留給觀眾,但是,他對著身邊的警察前同事說:“我可以做回協警了吧。”——一個總結中心思想式的交代,瞬間令人感覺到乏味。

第二次看《無名之輩》前面笑得多狠,後面哭得就有多慘!

這種刻意幾乎貫穿了電影的最後20分鐘,讓這個故事在結尾處失去了些許餘味——馬嘉旗從睡夢中醒來,她發現,胡廣生並沒有按照約定打開煤氣——這或許是這場愛情最好的定格之處,但馬嘉旗一轉眼就看到了胡廣生給自己留了一幅畫,把本該盡在不言中的雋永全部打碎。

第二次看《無名之輩》前面笑得多狠,後面哭得就有多慘!

堯十三和《瞎子》都出現在了電影中,成了最後那20分鐘混亂中的最佳片段。它有著流行的旋律和唱腔,但和與這部電影相關的所有歌曲相比,它卻是最蒼白的那一首。

第二次看《無名之輩》前面笑得多狠,後面哭得就有多慘!

《無名之輩》自從上映之後收穫了觀眾的一致好評,有觀眾表示“電影讓我前半段笑成傻子,後半段哭成傻子。”優秀的電影不僅在於成熟的導演和劇本,還在於一眾演技派演員演活了電影之中的每一個小人物。

第二次看《無名之輩》前面笑得多狠,後面哭得就有多慘!

最觸動我內心的情節是當馬嘉祺失禁時,臉上閃過慌亂,微微顫抖的聲音說著“轉過去,不要看我”的神情,而當李海根翻箱倒櫃找出成人紙尿布時,她那帶著恐懼的眼神,哭喊著說不要管我,聲嘶力竭的聲音,真得令人感到無限悲涼。

第二次看《無名之輩》前面笑得多狠,後面哭得就有多慘!

人生如戲,笑著活下去!

第二次看《無名之輩》前面笑得多狠,後面哭得就有多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