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年夜飯,這誰頂得住鴨


古人的年夜飯,這誰頂得住鴨


古人的年夜飯,這誰頂得住鴨

漫畫:大小星球

大年夜,終於過年啦!!!

現如今,雖然很多家庭都在外面酒店裡吃年夜飯,但是更多的家庭還是保持著傳統,家中的老人們準備著一道道佳餚,小輩們插得上手的在一旁幫著忙。

我家依然保持著這個傳統。爸爸媽媽來這邊過年了,爸媽在忙碌著,我們也在旁邊幫忙著,不亦樂乎啊,忙碌了一天,終於年夜飯做好了。

古人的年夜飯,這誰頂得住鴨

那古人的年夜飯怎麼樣?

其實,我國早在漢代就有除夕吃團圓飯的習俗。舊時,由於生活水平較低,平時做不到飲食豐厚,只有到了過年時才能改善一下,因此對年夜飯的質量和內容要求較高,飯菜要儘可能豐富,一是為了解饞,二是這種充實感預示著來年的豐衣足食。


在我看來,我們過年就要吃吃吃,大吃四方,把之前吃不到的、想吃的都吃一吃,能吃是福,平常都要吃,過年還不能吃了嘛,哈哈,當然要吃。

年夜飯美食的寓意,你知道嗎?

古人的年夜飯,這誰頂得住鴨

北方人年夜飯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因為水餃狀似金元寶,有富貴之意;魚這道菜不能吃完,因為在漢語中“魚”和“餘”同音,有“年年有餘”的吉祥意思;年糕則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長年菜則有長壽的意涵。

華南則多有雞、燒肉、髮菜、蠔豉等,因為“髮菜蠔豉”與“發財好市”諧音。

江南的典型年夜飯必有魚,豐盛湯鍋。

還沒說完,兒子就要坐下動手了,別急,吃年夜飯的座次還有講究呢。

按照老禮,除夕夜傳統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年宴的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如果是請客,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餘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大家都不能動手。

吃完年夜飯以後,我們還有守歲的習俗。

古人的年夜飯,這誰頂得住鴨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北方人守歲時,還吃餃子,而且是帶硬幣的餃子。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

古人的年夜飯,這誰頂得住鴨

如果不吃餃子的話,我們可以和爸媽、孩子一起看豬年春晚!相信大家現在正圍坐在一起,開開心心地看著了,哈哈!

最後,還有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放煙花爆竹。


古人的年夜飯,這誰頂得住鴨

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大年三十晚飯前和跨年的那一刻就會響起“隆隆”的鞭炮聲,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一種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好的詩句,讚頌新年的來臨。


王安石的《元日》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圖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

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

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大年三十,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發大財,學業有成、事業有成,想啥得啥!

古人的年夜飯,這誰頂得住鴨

古人的年夜飯,這誰頂得住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