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改善(工業工程

一.標準工時計算

標準工時是工廠IE改善的重要計量標準與管理手法。主要應用範圍如圖:

淺談IE/VE改善(工業工程/價值工程改善)

二.標準工時構成

1.標準工時計算方法是運用在工廠管理.價格管理等重要環節的改善辦法,其具體構成要素如圖:

淺談IE/VE改善(工業工程/價值工程改善)

2.標準工時中的放寬時間主要指四類時間消耗,具體如圖:

淺談IE/VE改善(工業工程/價值工程改善)

三.標準工時的計算流程

標準工時的測算步驟

1.衡量標準狀態下工作所需時間。具體要求是:

(1).操作人員必須是合格的工人,且與工作適合。

(2).操作者需要經過良好的培訓與訓練。

(3).操作者在適宜的工作環境,正常的設備運作狀態下操作。

2.記錄並收集有關資料。具體要求是:

被觀測者的具體資料,使用設備,工具等資料,工作環境資料,詳細的工作方法及操作動作單元,工作材料的規格,預期工作結果及測定人員的姓名,測定時間及地點。

3.劃分工作單元。具體要求是:

(1).在不影響觀測記錄的前提下,工作單元劃分越短越好。

(2).人力操作時間與機器操作時間應分開劃分。

(3).可變單元,超長單元應單獨劃分出來。

4.測量時間工作。具體要求是:

(1).通常情況下,使用秒錶測試法在現場測量並計算平均時間。

(2).測量人員站在操作人員的後方易觀察處進行,並避免與操作人員談話。

(3).測量時應保證被測量人的標準化作業。

5.影響因素評比。具體要求是:

(1).對操作者的熟練程度,努力程度,工作環境,一致性進行評價。

(2).平均時間*(1+評比係數)=正常時間

6.改善方案評估。具體要求是;

(1).計算操作人員因私事,疲勞及作業中的延遲時間

(2).注意工作環境變化,在高溫,嘈雜的作業環境下用適當增加放寬時間

7.計算標準工時。具體要求是:

標準工時=正常時間+放寬時間

四.工作程序分析

工作程序分析的改善用途

1.為車間現場佈局設計或改善提供依據

2.用來改善操作者不合理的操作流程

3.用於制定作業標準

4.用於消除作業中的各種浪費

5.改善流程以縮短生產週期,降低庫存

工作程序分析改善方法

(一). 5W2H提問分析法

1.Why 目的是什麼? 是否可去掉目的不明確的工序或動作?

2.Where 什麼地方執行? 有沒有其他更合適的位置或佈局?

3.When 什麼時間執行? 有沒有更合適的時間或順序?

4.Who 由誰來執行? 有沒有其他更合適的人來執行?

5.What 執行什麼操作? 是否可以簡化動作或內容?

6.How 怎樣操作? 有沒有更好的操作方法?

7.How much 需要多少費用? 改進項目各需要多少費用,經濟性如何?

(二).ECRS改善法

1.取消,通過回答“目的是什麼”,“是否必要進行”,“為什麼需要”的問題,對無滿意答覆的作業活動均認定為非必要,應取消。

2.合併,對於無法取消,但有非必要的活動,應分析其是否可以合併精簡工作程序。

3.重排,經過取消合併後,根據何人,何時,何處,三個問題對工作重新排列以消除重複。

4.簡化,經過取消,合併,重排後,分析使用各工序更簡單的方法,或使用其他設備使工作簡單化,以節省人力,物力。

五.人體動作分析

人體動作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1.尋找工作人員在工作時的無效動作,簡化操作方法,降低疲勞度,制定標準操作方法。

2.發現操作的閒餘時間,刪除不必要動作,進而預定動作時間標準。

人體動作分析實施要領

人體動作分析的主要方法

1.目視動作分析法,用目視觀察的方法尋找可以改進的工序,保證動作的經濟性。

2.動作要素分析法,對構成工作的各項動作要素進行分析,檢討是否有浪費動作要素存在。

3.影片分析法,使用攝影機為各種操作行為拍攝影片,通過對影片的分析,找出操作人員動作上的缺陷。

人體動作分析的改善方法

1.減少動作數量,取消不必要動作,減少眼的活動,降低動作延緩時間,合併以上兩個動作。所需物品位置固定,並且減少取用時的尋找,彎腰,下蹲等動作,儘可能合併動作。

2.雙手同時操作,雙手同時開始及完成動作,除規定的休息時間外,雙手不應同時空閒,可用腳代替操作的動作應使用腳進行。

3.縮短動作距離,使用最適當的人體部位進行操作,將工具物料放在正常範圍內,在不影響活動的情況下縮小作業區域。利用重力和機械動力送進或取出物料。

人體動作分析重點需要改善的工作

1.耗費力氣的工作

2.不自然的姿勢

3.需要經理過分集中的工作

4.易產生厭煩情緒

以上圖文不代表任何觀點,僅提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