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能否繼續輝煌?以碧桂園運行模式,看成敗

中國房地產能否繼續輝煌?以碧桂園運行模式,看成敗

近幾月,網絡上常爆出碧桂園xx樓盤地塌了,xx樓盤房子質量低下等新聞,且不論碧桂園的樓盤質量如何,從三四線起家的黑馬到全球行業銷售冠軍,碧桂園確有其獨到的房產運行模式,且讓我們先看看碧桂園的運行模式,看看碧桂園是如何打下這片天的?

1、模式獨創領先,打法高效且不易複製

楊主席個人通過對沃爾瑪“天天平價”模式的深度學習思考,在地產行業獨創了“紮根三四線、低成本拿地薄利多銷快速週轉”的碧桂園模式,並通過身體力行、反覆強化、獎懲保障、培訓洗腦和制度支持等一系列辦法,將圍這一模式內化到每一個區域、每一個項目公司、乃至於每一個碧桂園人的血液中,可以說是碧桂園的核心信仰。碧桂園把“地產行業的沃爾瑪”做到極致,比如拿下地塊當晚出圖、4個月買樓、5個月回款、6個月現金為正等等匪夷所思的高速,而這極致也正是其他地產公司無論如何學習也無法趕超碧桂園的原因,因為你沒有老楊的自信,也沒有老楊近乎偏執的堅持。最難得的是這20幾年裡,碧桂園一直聚焦三四線城市開發地產,幾乎沒有搖擺過,即便15年安排聯席總裁朱榮斌牽頭一線事業部,彷彿吹響了向一線城市進軍的號角,但實質動作寥寥,背後原因還是老楊更信賴這套在三四線城市快速拿地快速開發銷售的看家本領。所謂“一招鮮吃遍天”,20多年的專注產生了巨大的優勢,實為碧桂園模式成功的第一要訣。

2、洞悉人性,樂於分享

如同當年紅極一時的蒙牛創始人牛根生,碧桂園主席楊國強也是看透人性的商場高人。牛根生當年一句“財聚人散,財散人聚”道出了蒙牛作為一個初創民企如何快速成長為中國乳製品行業巨擘的制度核心(我以為考核與激勵制度是企業所有制度之本)。老楊雖常常自謙“我是一個農民,書讀得少,很多事情不懂”,但實則洞察人性的高手,深知將個人利益與企業目標捆綁一致後能夠煥發出的巨大能量。從自創的“成就共享”,到職業經理人設計的“同心共享”,老楊敢於拿出20%項目利潤獎勵員工的做法在地產業是開先河之舉,讓公司人人都關心銷售、成本、利潤、週轉,讓人人都能伴隨項目成功也獲得個人收益上的巨大回報。

3、廣納賢才、立意長遠

無論是高薪招攬業內頂尖職業經理人予以重任,還是招聘博士數量達千人之巨的“未來領袖”計劃,老楊都表現出業內少見的格局氣度,以及富有前瞻性的思路眼光,他還親自規劃創建“學習型組織”和未來領袖導師制度,幫助年輕人才快速成長。而這些頂尖人才也確實在眾多關鍵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績,取得了讓老楊滿意的“投入產出比”。同時這些做法對推行職業經理人管理,規避了家族企業常見的裙帶關係和缺乏能人給企業發展造成的瓶頸。

4、企業風格簡單務實、快速靈活;做事高標準重執行、賞罰分明

粵籍企業家低調務實、精明細緻的作風眾所周知。碧桂園楊主席就是其中翹楚,做事高標準重實效,以率先垂範、賞罰分明、殺伐果斷來確保務實高效、嚴謹細緻的作風貫穿企業各級。同時老楊也能做到既強調未達目標絕不放棄,又會在大的環境變化時快速掉頭,甚至割肉止損(08年金融危機導致資金鍊緊張,碧桂園緊急暫停所有工程,為此付出賠償金就有十幾個億)。老楊始終以“我們是一艘小舢板”自居,就是要強調保持企業經營靈活性的重要。

碧桂園模式的弊端在哪呢?

1、銷售導向,而非客戶導向的弊端

整個公司對各項目銷售、去化、週轉的重視,從全員營銷、到產品設計(常常是老楊親自主刀戶型設計以適應市場需求)、獎懲方案、財務支持、甚至氛圍的營造,常常是以把員工逼到絕路上的極致要求,換回最終一個個耀眼的銷售業績。而這種極致要求與高壓氣氛並不是某一年某一月,它貫穿在員工每一天每一刻的工作乃至生活中。過於注重銷售、週轉,可能造成對產品質量和客戶滿意度的忽視。重銷售輕品牌可能傷害企業以及客戶價值。容易讓員工重短期業績實現,輕長期品牌建設;重個人回報兌現,輕客戶價值創造;重領導認可滿意,輕客戶批評建議;重銷售手段翻新,輕品質服務提升。

2、戰略聚焦與適度分散的悖論——三四線之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對於購房客戶以及股票投資者,碧桂園專注三四線城市、低成本拿地、快速開發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但在地產蛋糕總量日趨見頂、17年三四線地產市場充分爆發,銷售面積與單價飛昇、老百姓蜂擁購房加槓桿、而人口又在不斷流向一二線城市的今天,碧桂園是繼續紮根“低垂的果實”所剩不多的三四線城市,還是調動資源與信心,殺入競爭雖然激烈但未來銷售與盈利保障可能更大的一二線城市。

3、高壓高強度下的留人與用人困境

雖然朱榮斌吳建斌“二斌”去了陽光城,也是正常的人才流動,不能輕易得出碧桂園留不住人才的結論,況且還有說法二斌本就不是核心管理層。我只是推測在楊老闆和公司數十年如一日的高壓高強度高標準要求下,眾多骨幹高管包括各級員工只怕是事業生活難以兩全,雖有高薪刺激,但也難抵生理心理日漸疲憊的自然規律。若要把碧桂園打造成“世界級的優秀房企”,除了高薪重獎之外,老楊和管理層在用人和留人方面還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不斷對員工強化碧桂園服務大眾、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景與使命,讓員工相信、認同、甚至自豪(類似美國人愛講的“Some 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創造更加授權、更加有趣、更加多元和鼓勵創新的氛圍等等。

在這房產為王的大時代背景下,碧桂園已可稱為國內最優秀的地產公司之一。但能力越多,責任越大。盈利的同時不能忘記辛苦勞動數十載而得來的房產質量,要知道,失民心者失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