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裡?看這個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這裡才是社會主義


幸福在哪裡?看這個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這裡才是社會主義


這裡,就是幸福感第一的國家

在過去的2018年,地球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被芬蘭奪得。

這項幸福指數的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由聯合國推出,收集了蓋洛普國際(Gallup International)有關156個國家2015年至2017年的統計調查數據,評分範圍從0至10分。報告主要從GDP、社會支持、健康生活、預期壽命、社會自由、慷慨以及政府廉潔程度等方面來分析評估每個國家的幸福水平。

其中,芬蘭高居榜首,挪威、丹麥、冰島分列第二至第四位,瑞士、荷蘭、加拿大、新西蘭、瑞典和澳大利亞也進入前十名。

幸福在哪裡?看這個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這裡才是社會主義

榜單前20名


芬蘭在政治權利、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和社會寬容方面獲得了最高分。報告指出,所有得分很高的國家,特別是北歐國家,在收入、預期壽命、社會支持和自由、信任及慷慨方面都有很高水平的社會價值觀。

23歲的Coco Wu來自中國,2年前她決定來到芬蘭。她說:“我最喜歡住在芬蘭的原因是自由。我可以自由決定學習哪些課程,可以與教授辯論,人們傾聽並尊重你的意見。這個社會實際上對外國人非常寬容。”

Coco Wu還說:“我認為芬蘭人感到幸福的原因是:他們明白生活本質是可以非常簡單。他們享受簡單的生活,不需要貪婪。在芬蘭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很簡單,不像中國人那樣具有競爭性。當然,這裡的生活條件非常好,是一個非常平等的社會,高收入,高稅收。性別平等程度也非常高。”


幸福在哪裡?看這個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這裡才是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在芬蘭

資本主義發展到了極致,就是社會主義。這是歷史的規律,也是驗證過的事實,芬蘭就是這樣一個社會主義。

2016年8月25日,芬蘭政府甚至提出一個“全民基本收入計劃”,向每位公民每月發放560歐元的工資。儘管這個計劃被芬蘭人民投票取消了,但可以看出,芬蘭政府那顆為人民謀福利的熱心。

芬蘭是典型的北歐福利國家,社會福利保障體制相對完善。這裡的福利制度號稱“從出生到墳墓”全包式,每個芬蘭的嬰兒出生之前,父母就可以從政府領取一個“生育大禮包”,裡面有衣物、尿布、奶瓶等等新生兒需要用的東西,而這項福利覆蓋了全芬蘭的所有新生兒。

芬蘭的婦女生孩子可以享受263天得產假,而且政府還給生產的媽媽們額外的生育補助,不僅如此,芬蘭的孩子們在17歲之前,每年都能領到一筆“成長基金”,這些錢完全由國家支付,而且芬蘭的孩子們上學也是全部免費的,不僅學費全免,每天中午還有一頓免費的午餐……

所有公民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國家對藥品實行補貼;殘疾人也受到很好照顧,年滿16歲的殘疾人享受撫卹金和家庭服務。

年滿65歲的公民都可領取養老金,沒有退休金收入的老人可領取國家提供的最低養老金——國民養老金。這種“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保障體制不僅為所有公民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也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與此同時,芬蘭也是目前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小的國家之一。政府利用徵收個人稅收的方法進行社會財富的再分配,縮小貧富差距,使中產階級不斷髮展壯大。在強有力的收入再分配政策下,芬蘭形成了以80%以上中產階級為主體的穩定的社會結構,社會財富趨向平均化。

幸福在哪裡?看這個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這裡才是社會主義


知足長樂的生活態度

富足而安寧的生活是芬蘭中產階級的人生目標。他們在勤奮工作的同時,注重個人修養,盡情休閒,享受生活。他們非常看重生活的本質,心態平和,知足安穩。每年夏季的六七月間,多數芬蘭人都安排休假,享受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

但別以為他們因為追求休閒和適意而出手闊綽,在消費方面,他們相當理性。大多數人注重收支平衡,量入而出,且不追求超前消費。可以說,一方面講究生活品位,另一方面則蔑視奢侈和揮霍。

富裕而安穩的生活造就了芬蘭中產階級安於現狀的生活態度,“知足常樂”是他們心態的真實寫照,而這正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恬淡知足的生活態度,使他們樂於用生活之餘的錢財來幫助弱勢群體。當世界任何地區發生災難時,芬蘭中產階級通常都友善地伸出援助之手。


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

芬蘭有錢並沒什麼稀奇,可貴的是他們願意把大把的錢花在教育上,政府每年花在教育上面的錢佔到國家GDP的6%——10%,並逐年上升,最近兩年達到了GDP的11%——12%。這也造就了芬蘭號稱“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的美名。

普受國際社會重視的經合發展組織(OECD)針對全球40多個國家的中學生,進行每隔三年舉行一次的“國際學生評量計劃”,在多次的評量中,芬蘭這個僅僅只有530萬人口的“小國”,躍升國際媒體和全球教育工作者的目光焦點,原因就在於芬蘭學生的整體表現太出色了!

芬蘭學生們不只在閱讀、解決問題能力項目上的評比排行高居不下,在數學、自然科學等項目,也和大家習以為常認定數理能力比較強的亞洲學生旗鼓相當。

更可貴的是,OECD評量計劃的57個參與國的學生中,沒有通過PISA測驗的平均比例超過20%,但芬蘭學生受測的失敗率卻不到5%!這種均衡的教學成果,不僅讓學生得以在“人文”和“數理”兩大範疇之間正常遊走學習,還顯示出城鄉與貧富之間的教育資源與平等受教的差異,相當之小!

“世界上落差最小”的教育體制評量成就,讓芬蘭舉世驚豔!

幸福在哪裡?看這個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這裡才是社會主義

中國排名下降

相比去年,中國2018年的得分有所下降,2017年排名第79位,2018年排在了第86位。

幸福在哪裡?看這個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這裡才是社會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