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第5集第6集,華西村和大邱莊

雷東寶把全村的地按照甲乙丙三級分給村民,推行聯產分組計酬。老書記出乎意外,還是誇獎雷東寶幹得好。

《大江大河》第5集第6集,華西村和大邱莊

分地

雷東寶買肉去宋家致歉,宋運輝對雷東寶很反感,雷東寶被趕出門來;倒是宋運萍和宋母對雷東寶印象不錯。

大年初二,雷東寶帶人恢復了舊窯。

《大江大河》第5集第6集,華西村和大邱莊

磚窯

宋運輝臨回大學以前,寫了反革命摘帽的申請,宋父怕惹麻煩把申請書燒了。

宋運輝參加了共青團,又到大學附小做輔導員。

磚窯幹得紅紅火火,雷士根很心動,但是磚窯人已經滿了。雷東寶聽了士根講解的計酬方法,對他很讚賞。

雷東寶幫宋運萍辦理了宋父的摘帽,宋運萍心生感激,雷東寶表白心跡。

《大江大河》第5集第6集,華西村和大邱莊

宋運輝做輔導員的班上有名女生梁思申,對老師管教學生很有意見,宋運輝的教導也沒奏效。

電視劇再給雷東寶和宋運萍的愛情“加戲”,增加了兩人交往的次數。小說裡是雷東寶上門“道謝”時,宋運萍主動要求雷東寶幫著去鎮革委會的,電視劇裡是雷東寶得知宋運萍受了委屈,主動幫忙的。

雷母的扮演者是蘇小明,當年一首《軍港之夜》膾炙人口,響遍大江南北,但現在是真認不出來了。

《大江大河》第5集第6集,華西村和大邱莊

雷東寶喊宋母“姨”,這是相對城市化的稱呼,雷士根稱呼雷母“嬸”比較農村化。

梁思申的思維有點新潮吧,當時的學生就開始叛逆了?

雷東寶新官上任,第一把火是聯產分組計酬,第二把火恢復了磚窯生產,開始造磚。

實踐證明,磚窯生產是農村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六十年代,老家附近的村子已經建起了磚瓦窯。八十年代,有些農民靠磚瓦窯發家致富,當上了“萬元戶”,成為先富起來的一批人。

倒是長毛兔養殖,老家附近從未見過,可能是因為需要技術和收購單位?

其實,不管是磚瓦窯,還是長毛兔養殖,都已經超出了傳統“農業”的範疇,這也是後來小雷家村發展成功的根本原因。

中國農村的發展模式多種多樣,昨天寫過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先行者小崗村,另一個農村華西村的發展則截然不同。

華西村在改革開放以後繼續堅持集體經濟,抓住機會大力發展工業,包括鋼鐵工業、紡織工業,以及後來的旅遊業。華西集團已經在國內上市,華西村民很多都住上了別墅,全村人均經濟指標超過了城市水平,被譽為天下第一村。

華西村作為集體經濟的代表,其發展穩穩領先小崗村,究其原因,個人認為是規模經濟和工業化的優勢。這點與劇中小雷家村也更為相似。

《大江大河》第5集第6集,華西村和大邱莊

八卦一下,華西村的老書記吳仁寶和雷東寶都有一個寶字,華西村距離上海也不遠,小雷家村的原型有沒有華西村的影子呢?

再八卦一下,老書記吳仁寶已經病逝,現在的新書記是吳的四子吳協恩。吳共有四個兒子,吳協平、吳協德、吳協平、吳協恩,寓意協助毛澤東、朱德、鄧小平、周恩來。牛!

寫完華西村,又想起了天津大邱莊。其實小說裡大邱莊也出場了。後邊雷東寶隨團要去大邱莊參觀學習,有人也用禹作敏比喻雷東寶。

大邱莊在八十年代發展非常成功,其帶頭人禹作敏在1989年春節晚會上成為農村企業家的代表,1993年再次出現在春節晚會上。可惜後來禹作敏日益膨脹,私設公堂,公然對抗司法機關,最終落了個鋃鐺入獄的下場。

《大江大河》第5集第6集,華西村和大邱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