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跑馬拉松的7個必殺技級理由

馬拉松,你是跑步比賽,你是文化現象,你是生活的輔助,你是修煉的昇華……

跑步,跑就跑唄,為啥要參加馬拉松,這裡有幾個我認為非常重要的理由。跑過上百場馬拉松,觀察過無數跑者,這7個理由可能是跑者熱烈追逐、比賽長期存在的重要原因,推薦給你,你也可以推薦給已經跑步了,但還沒有參加過馬拉松的朋友。

1、除了馬拉松,不會有成千上萬的人為你歡呼超過兩個小時。

無論是成功的企業家還是普通的路人甲,對這種成為矚目的事情都不會抗拒。馬拉松賽道上,你接受超過兩個小時的歡呼吶喊,有的人的時間還更多,那過程充滿成就感,那結果更是美好的不覺中哼唱起“好嗨呦”。

你要跑馬拉松的7個必殺技級理由

對於默默無聞的普通大眾,馬拉松是難得的高光時刻,那種挑戰成功、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感覺會帶來不一樣的自信心。生活中總有很多艱難時刻,而戰勝42.195公里的距離,戰勝身體的疲勞,戰勝冬天清晨起床出門的惰性,本身,就是帶著光環的品質。馬拉松,讓你重新找回這種品質。重新回到生活,你會更加幸福。

對於習慣了被關注和讚美的成功人士,通過“吃苦”來獲得不一樣的感受,能夠放大成功的喜悅。我們都知道,吃下午茶糕點時,如果配上苦茶,糕點會更甜美。幸福感是比較出來的,越是成功人士,你會發現,越會在生活中主動吃苦,所謂厚德載物,也隱含這一定的苦樂相隨之意。

而對於當下流行的創業者,參加馬拉松比賽及更是價值非凡。創業本身就是一種綜合能力的大考驗,與過去傳統職場巨大的不同,創業要顧及的層面個非常多,信息繁雜,要平衡的方面更多,均衡取捨特別考驗價值觀。價值觀在寧靜的獨自一人的跑步長期磨礪中最能夠被放大,讓你真正找到你認為重要的東西。多數企業家也把跑步當做清醒頭腦的放鬆。跑步能帶給“忙碌焦慮”的大腦一次“關機重啟”的機會。

2、跑步是“道不同不相與謀”的運動,比賽是人與群分的場所。

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有個性,人人都有標籤。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了更加多樣的渠道通路。跑步無國界,天涯共里程。在這個年代,無論多麼小眾的群體,都能通過互聯網找到知音的存在感,進而支撐人們繼續前進而不孤單。俞伯牙、鍾子期放在現代互聯網時代,絕不會說知音難覓了。

無論身在一線大城市,還是五六線的小鄉村,如果你熱愛跑步,就一定能找到志同道合之人。為此,你更應該參加比賽。馬拉松會成為愛好者的嘉年華,也會成為網友見面的良機。回顧我的跑步生涯,幾乎多數跑友的深入瞭解都是從參加比賽開始的。

你要跑馬拉松的7個必殺技級理由

擴展開來,馬拉松這種無差別的、努力就有收穫的運動,把“做事”、“持久”、“自律”……等多種特徵包含了進來,跑步是價值觀的篩選器。同樣是運動,熱愛跑步和熱愛釣魚的人絕對是不同的人群。

3、跑步讓你有“雲跨界”的多彩人生。

過去,我們的朋友圈子多侷限在同學、同鄉和工作領域,但如果你喜歡跑步,你的朋友可以是任何地球人。跑步打破了行業的侷限,打破文化差異,國家侷限,這是極為難得的大群體,社會化之下的高階通道。

你要跑馬拉松的7個必殺技級理由

與之類似的無差別愛好,也有很多,過去男人看足球、打遊戲、追電子產品……這些雖然也能認識各行各業的朋友,但沒有一樣能夠像馬拉松這樣廣泛和充滿積極正向。如果你到全國各地參加馬拉松比賽,你就能有全國各地的跑友,還不會存在諸如“支持國安還是支持申花”這樣的排他問題。跑步不是你追星捧偶像,不必為你支持的隊伍或愛豆爭得面紅耳赤,跑步,你就是自己的明星。任何比賽都是個人的勝利,都是精神傳承的勝利。

4、幾乎所有的旅行都可以打著馬拉松的名義來進行。

跑步+旅行,這樣的一舉多得,時間複用的價值被充分體現出來。現在,你的旅行又多了一個理由:去參加馬拉松。

並且,幾乎所有馬拉松都會選擇當地最好的季節,開放最好的賽道給跑者。瞭解一個城市,用跑馬拉松來進行,或許是最好的方式。當你跑過北京長安街、跑過東京銀座、跑過柏林勃蘭登堡門、跑過黃金海岸……你就知道這樣的待遇和機會是多麼難得了。

你要跑馬拉松的7個必殺技級理由

還沒有馬拉松的城市已經非常少了,在全民健身的熱潮中,舉辦馬拉松是引領也是剛需。

5、通過跑步,找回“用身體學習”的原始能力,進入“童子功”高手行列。

跑步可以看做一種自我提升手段,至少在體能和精神品質上是這樣的。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企業都在推動跑步運動。

科學地完成馬拉松,就像在踐行著一個大項目:你要有比賽的目標,任務分解,然後按照計劃去認真完成,期間要面臨反饋和調整,然後通過一場場比賽,來檢驗你的修行。無論訓練的過程還是比賽的策略,都會讓你用全身心感受萬事萬物。

你要跑馬拉松的7個必殺技級理由

我們大腦對事情的認知都是需要“經驗與畫面感”的,童年時期的想象力豐富,和小朋友愛觀察、愛玩兒的天性有關。到了成年,我們被社會化的規則固定了一些東西,有的變成了經驗,有的變成了僵化的成見。發展心理學中講到,影響人自我發展的,有三大防禦性思維:僵固型思維(不能動態看實物發展)、應該思維(過度依賴外人眼光)、絕對化思維(悲觀)。這三大不進步難題,在長期跑步的過程中,你會用身體找到答案。

我寫過一篇文章《當我奔跑時,我的世界是4D的》供參考。

6、運動改造大腦,馬拉松賽事透析社會。

整個世界的壓力都在變大,這是時代複雜性變高的必然,跑步成了我們還能夠讓大腦清醒的保護罩。

如果你在跑步圈混跡多年,你一定聽說過很多跑馬拉松的勵志故事,也會認識很多人。你也會了解諸如《強風吹拂》這樣的跑步勵志電影。每一個跑者背後都有故事,這種生活與跑步運動的跨界結合,是智慧的源泉。推己及人,越是腦力勞動者,在跑步的過程中收穫越大。

你要跑馬拉松的7個必殺技級理由

參加比賽、觀賞比賽和覆盤比賽,看高手對決,看PB的煉成,看關門選手的堅持……當然也有賽事中的不良現象,跑步群體也是社會的縮影,品人生百味。呼吸間、行進間、熱鬧的場面,最後收穫一顆寧靜的心。

7、最高級別的賽事,讓你收穫更全的自我認知。

跑步是個體的事兒,比賽是群體的事兒。比賽就如同把各種動植物放在一起構成的原始森林。最高級別的賽事,吸引世界各地的各具特色的跑者,用句土話講“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樣的匯聚,會產生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誕生如煙花般燦爛的故事,會從不同層面觸動人的心靈。

你要跑馬拉松的7個必殺技級理由

當你成為一個自我修煉到一定程度的高階跑者時,你一定要參加更高級別的比賽,群體的多元氛圍,能夠幫你突破界限,決絕狹隘,最終以跑如入道。

黑跑黑話

“馬拉松是一場綜合試煉,是跑者的期末大考。”

發揮群體的力量,促成你的好嗨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