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車敗退,竟有一家堅持做,別擔心押金,信馬雲一次準沒錯!

三年前,“共享”是一個熱詞,但凡沾上邊的企業不拿幾輪融資絕對不好意思出來顯擺。但從去年開始,“共享”兩字卻讓很多人感到恐懼。共享單車留下的後遺症至今沒有消退,而在共享汽車領域,同樣是一地雞毛。友友用車、途歌、EZZY等企業相繼倒下,裁員、欠薪、押金難退就帶來的惡劣影響讓人談共享色變。不過,還有不怕死的。在國內,共享汽車品牌立刻出行對外宣佈,公司已於2019年年前完成了千萬美元級別B+輪融資,並且將在多城進行盈利驗證。那麼,立刻出行還有堅守似乎要被人遺忘的領域,成為最後的勝利者麼?

共享汽車敗退,竟有一家堅持做,別擔心押金,信馬雲一次準沒錯!

共享汽車盈利,這個世紀難題如何破?

不可否認,共享汽車最大的特點就是重資產、重運營、重規模化。那麼,對於共享汽車的運營企業而言,類似於共享單車這樣的粗放運營只能將共享汽車推入死亡之局。

在資本方面,立刻出行似乎有些底氣,在2018年4月,立刻出行就完成了天使輪及A輪共2000萬美元融資。同年5月,立刻出行又完成了B輪融資,該輪融資由螞蟻金服領投。請注意,這裡有馬雲的身影。

共享汽車敗退,竟有一家堅持做,別擔心押金,信馬雲一次準沒錯!

而在另一方面,共享汽車在運營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就是處理即時性的問題,包括事故,停車,以及租客素質引起的車內各種不適。

令人吃驚的是,似乎立刻出行解決了盈利問題,據其CEO王楊稱,立刻出行已經實現了廣州單城盈利,且廣州是最大的單城市運營網絡。但除了廣州之外,佛山、武漢、成都、南京、長沙5個城市也開通服務。

從融資言論之中,精細化運營和技術提升似乎是立刻出行的兩大制勝法寶。這可能是會成為共享汽車成為的關鍵麼?

共享汽車敗退,竟有一家堅持做,別擔心押金,信馬雲一次準沒錯!

借鑑,奔馳寶馬聯後證明一切可為!

也許,國外的經驗會告訴我們一些事實。

同期,有一個消息是,據英國《金融時報》,戴勒姆和寶馬22日宣佈將投資10億歐元(約11億美元),將雙方的城市移動出行服務整合為一家控股公司——戴姆勒的共享汽車品牌Car2Go將與寶馬DriveNow、ParkNow和ChargeNow合併。路透社1月份的報道稱,知情人士透露雙方共同成立的共享汽車公司將被命名為“Jurbey”。雙方合資最重要的業務就有共享汽車。

共享汽車敗退,竟有一家堅持做,別擔心押金,信馬雲一次準沒錯!

在中國讓人色變的汽車,緣何國外如此行得開?

其實早在十年前,就有國外企業開始試水共享汽車。經過多年摸索後,在歐美等汽車產業發達地區的共享汽車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並衍生出多種形式,在這個運營過程中,不乏中國市場可以借鑑的經驗。

這其中,最為重要的恐怕就是“規則”的使用,包括運營方的存取規則,用戶的使用規則,政策的監督規則。

也許,有阿里基因的立刻出行,有信用體系的支持下,這種規則能用到最大化,這也許是立刻出行精細化運營的基礎。

共享汽車敗退,竟有一家堅持做,別擔心押金,信馬雲一次準沒錯!

共享汽車到底行不行,也許,這一次,我們相信一下馬雲的眼光,準沒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