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8人工智能指數年度報告

盤點:2018人工智能指數年度報告

去年,由斯坦福大學牽頭打造的人工智能指數(AI Index)年度報告首次發佈。報告從學術、業界發展、政府策略等方面,回顧了全球的人工智能發展情況。今年12月,斯坦福大學發佈了2018年人工智能指數(AI Index)年度報告。人工智能專家吳恩達也在推特上推薦了這份報告,並且列出了報告的兩個亮點,一是人工智能在業界和學界都發展迅速;二是人工智能的發展仍需要更加多樣包容。

首先,報告指出,在全球各地人工智能的商業落地和研究成果都表現出了爆炸式的增長,這種趨勢在歐洲和亞洲尤其明顯。2018年歐洲發表的人工智能論文在全球範圍內佔比28%,中國佔比25%,美國只佔比17%。不過,雖然美國在論文數量上不是第一,但美國學者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卻是全球第一,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83%。

其次,在人工智能創業和投資方面,美國仍然很強大。2018年美國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的數量,比2015年增長了2.1倍。從2013年到2017年,美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獲得的融資額增長了4.5倍。

第三,各國的人工智能發展方向也有所不同。中國很重視農業科學、工程和技術方面的應用,和2000年相比,2017年中國加大了對農業方面的重視。歐洲和北美則很看重人文學科以及醫療方面的應用。

第四,在人才需求方面,近幾年社會對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其中增加最快的是機器學習(ML)崗位,其次是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崗位。報告統計,2017年,全球機器學習崗位的人才需求是2015年的35倍,從2016年到2017年的增幅尤其明顯。

第五,報告還介紹了企業財報電話會議中提到AI和機器學習的次數。從2015年開始,科技公司在財報電話會議中提到AI和深度學習的次數開始增加,而其他行業提到AI的次數是從2016年才開始增加的。在財報電話會議中,除了科技行業之外,提到AI次數最多的公司,基本上分佈在消費、金融和醫療保健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