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王思聰可以懟整個世界


為什麼王思聰可以懟整個世界


懟人的很多,為什麼最受關注的總是王思聰?

馬桶MT、多閃、聊天寶,三款社交產品發佈之後,霸佔了兩個熱搜位。一是因為宣戰微信,二則是引來王思聰開懟。

並不是單純地針對哪一款,王思聰是說在座的三款產品“全是垃圾”,“沒有機會”。

一言定生死,素手掌乾坤,這就是王思聰。每當有熱點事件發生,他都會第一時間懟上一句,捎帶手喜提熱搜。有可能事件本身並不怎麼受關注,可經他懟後,保準是人盡皆知。

有錢任性?

王思聰懟人不算新聞,哪天他要是不懟人,或是被人懟,那才叫新聞。

瞄準社交產品開懟,王思聰還點名王欣團隊推出的馬桶MT,稱“匿名社交都是炒冷飯”,並給出一條明路,“還不如做個ins圖片+打賞的社交App”。


為什麼王思聰可以懟整個世界


不管這例死刑判決是否有失公允,單看王思聰立足未來觀現在的懟人技巧,可以說已是爐火純青。

這離不開此前一場又一場實戰的歷練。比如上個月,劉強東事件塵埃落定,劉強東在微博發文道歉,王思聰前去點了個贊。網友紛紛猜測這是手滑,畢竟最初消息剛出,王思聰曾微博、朋友圈兩地齊懟。先是說“價格沒談妥,送到局裡後談明白了”,然後又調侃“奶茶妹妹,改名抹茶妹妹”。

當然,熟悉王思聰的人都知道,他懟人並不侷限在互聯網、科技圈內。就像是佩戴紅袖章巡邏檢查的居委會大媽,神龍見首不見尾,卻又無處不在。

騰訊和360開戰,王思聰要懟。京東物流服務不周,王思聰要懟。優酷蹭熱度,王思聰要懟。李開復發言,王思聰要懟。雷軍說英語,王思聰要懟。陳歐做街電,王思聰要懟。柯潔輸棋,王思聰要懟。明星假唱,王思聰要懟。郭冬臨小品抄襲,王思聰要懟......

甚至,自家開的酒店王思聰也不放過,大罵長沙萬達文華酒店是他住過“最sb的酒店”。

就是這樣一個急了連自己都懟的男人,幾年如一日為熱搜榜單默默做著貢獻,為萬千網友種出一片瓜田。

吃完這口瓜,我們來認真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王思聰對懟人會如此之熱衷?難道是這個世界欠了他什麼?

在某些人眼中,答案很簡單,四個字——有錢任性。

可是,有錢任性就要到處懟人?這個邏輯明顯講不通。王思聰的富二代身份,只是讓他在懟人的時候,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注,並非懟人的動力來源。

三款社交產品宣戰微信,任何人都可以就此話題展開討論,別人也許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沒人能剝奪你表達的權力。

所以,除了脫口而出的“有錢任性”,王思聰懟人必然還有其他原因。

性格使然?

懟人是外在行為,如果讓心理學家來分析此事,定會聯繫到內在性格。

翻看王思聰過往經歷,自幼在國外唸書,最早就讀於新加坡一所名為 Swiss Cottage 的小學,中學進入英國Winchester College,本科就讀於倫敦大學學院。

在一次採訪中,媒體給王思聰扣上了學霸的帽子,他連忙解釋,自己其實是學渣。可有個前提,“我學校是英國最頂級的學校”,放在中國的話,估計就是“清華北大高材生”。

回國之後,王思聰逐漸在社交媒體走紅,成為網紅“王校長”。關於“校長”這個外號,王思聰曾自嘲,是“大炮學校”的校長。

可見,接受過完整西方教育的王思聰,自知特殊的身份加上口無遮攔,會與國內輿論環境產生強烈的碰撞。這種效果,或許正是他想要的。

做客鳳凰財經,王健林評價王思聰,連用了兩個“小孩兒”,人聰明,事業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他還年輕,對中國的社會還需要領悟。”


為什麼王思聰可以懟整個世界


因為王思聰有一個“不太好”的毛病,“願意去評價別人”。顯然,這種得罪人的做法與王健林歷來主張的“說自己好可以,不要說別人壞”的觀點有很大出入。

王健林還提到,在教育方面,只要是道理講得通,王思聰還是能聽進去的。王思聰承認,尤其在做人的道理上,王健林教了自己挺多。同時,他也耿直地說出“我的父親沒有那麼地有文化”。

聽是聽,做是做。王健林講完人生哲學,王思聰繼續放蕩不羈愛自由。


為什麼王思聰可以懟整個世界


前幾日,王思聰參加微博之夜,為奧運冠軍武大靖以及電競玩家Uzi等人頒獎,再次登上熱搜。因為嚼口香糖上臺,被吐槽連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還有網友直言,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麼看他這種行為,只想知道王健林是怎麼看。

西方成長起來,又有一個商業大亨父親,多重因素造就了王思聰現在的性格。可是,這仍不能作為他愛懟人的完美解釋。

目前仍在熱映的《大黃蜂》,導演塔拉維斯·奈特有著和王思聰相仿的身世背景,其父親菲兒·奈特是運動品牌Nike的創始人。塔拉維斯·奈特沒有像王思聰那樣,終日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而是一頭扎進電影事業,被人調侃只有失敗之後才會老老實實回去繼承千億商業帝國。

事業需要?

拍電影是塔拉維斯·奈特熱愛的事業,有沒有想過,懟人,可能是王思聰出於事業上的需要而為之?

為自己代言的陳歐,之前在聚美優品年會上曾做過演講,聚美優品將更好地利用明星經紀、網紅經濟、眼球經濟、影視經濟,從而帶來無窮無盡的關注度。此言所指明確,用關注度來換業績,陳歐多年以來都在堅持這一戰略。

人稱“大嘴”的李國慶,同樣明白,要把噹噹的商品賣給廣大C端用戶,首先自己不能過氣。當年在微博和投行人士隔空對罵,用詞不堪;誇下海口,噹噹股價跌破16美元,找驢踢他的腦袋;說自己的貢獻,失去他,中國出版業會非常的慘淡;近期又先後發表不當言論,被噹噹“強烈譴責”。

某種意義上,王思聰懟人和陳歐為自己代言、李國慶語不驚人死不休有共通之處。只不過,王思聰沒有選擇去挑明。


為什麼王思聰可以懟整個世界


王思聰的業務佈局,主要是集中於互聯網領域。他旗下的普思資本,將互聯網、高科技、泛娛樂定為前三大重點關注領域。天眼查提供的信息顯示,截至目前普思資本所投資的公司和項目,絕大部分都與互聯網相關,其中還包括360、大眾點評、樂視體育、分答、人人車、閃送、摩天輪票務等大眾熟知的互聯網產品。

王健林之子,進入互聯網江湖開疆拓土,從實體經濟到虛擬經濟的跨界,多少會讓人心裡沒底。但是,頂著網紅光環,誰還敢說王思聰玩不轉互聯網?

2018年初,直播答題熱潮的興起,王思聰就是主要推動者之一。1月3日,王思聰在微博發出衝頂大會的廣告之後,用戶蜂擁而至。根據極光大數據的統計,1月7日-1月14日一週之內,衝頂大會的安裝數量從200萬直線上升至564.51萬。


為什麼王思聰可以懟整個世界


保持曝光度,吸引流量,對於王思聰心心念唸的電競產業也大有裨益。iG戰隊捧起S8冠軍獎盃,王思聰第一時間到微博分享自己的喜悅,開啟多輪轉發抽獎。不僅敦促微博改進抽獎機制,更讓千萬不知LOL為何物的網友,記住了“iG”這個名字。

王思聰和王健林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此,一個要時刻站在風口浪尖,一個要悶聲發大財,不然就會出亂子。王思聰微博停更118天,引得外界傳言四起。王健林一個億小目標走紅,隨後便謹言慎行,都是例證。

再對比其他做實體的富二代,哪一個是像王思聰這樣,一言不合就開懟?前兩日蘇寧年終大賞,張近東把“董事長特別獎”頒給國際米蘭主席張康陽,如果不是媒體專門報道,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這二人實際是父子關係。

懟人之於普通群眾,至多是一項發洩情緒,動手打字的健身運動。可之於王思聰,卻能直接或間接換來事業上的成功。

蒼老師有言,不能躺在床上賺錢,就不要賴在床上。那不能懟人賺錢的話,也就不要再向王思聰學習了。

都散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