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陽縣白水江鎮:小小鎮村雖然小,精準脫貧不能少

小小鎮村雖然小,精準脫貧不能少

——略陽縣白水江鎮脫貧攻堅小記

陝西農村網-陝西農村報漢中訊(通訊員 楊春升)“精準脫貧是任務,少說閒話多種樹,產業發展有門路,枇杷銀杏還有醋”。在脫貧攻堅大的政治背景和歷史機遇下,略陽縣各個鎮村都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脫貧致富路,位於略陽縣正西北的白水江鎮也不例外,鎮黨委緊緊依託當地實際,科學規劃佈局,鼓勵群眾發展,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道路。

略陽縣白水江鎮:小小鎮村雖然小,精準脫貧不能少

略陽縣白水江鎮:小小鎮村雖然小,精準脫貧不能少

黨員示範帶頭,依託當地優勢,發展枇杷產業。

白水江鎮大沙壩村是原定於2017年整村摘帽的重點貧困村,村組居住人口不集中、耕種土地不連片、脫貧致富人心不齊是擺在鎮村幹部和當地群眾的一道難題。針對村組現狀,鎮村包扶幹部及縣級包聯單位從實際出發,深入農戶開展工作,認真抓好村情民意複雜、群眾反映問題較為集中的藥水洞組、馬家院組兩個村民小組,發動群眾依託當地枇杷種植悠久、產量豐盛的優勢,大力發展枇杷林果經濟。

群眾對發展枇杷產業有疑慮怎麼辦?村党支書記、駐村第一書記率先做示範,由村支部書記、第一書記、包村幹部和支部黨員帶頭,採取枇杷種苗統一購置,種植地塊落實到人的方式,在藥水洞組、馬家院組率先打造出28畝枇杷種植黨員示範林。正是在這樣的強力帶動下,整個大沙壩村的貧困戶產業脫貧致富的信心一下就高漲起來,貧困戶養雞的養雞,養豬的養豬,種果樹的種果樹,加上鎮村的產業驗收補助政策及時跟進到位,群眾發展產業有補貼,產業效益歸自身,真正形成群眾穩固增收的良性循環。經過今年上半年的示範引領和宣傳帶動,目前全村實現新栽優質枇杷3000餘株,種植面積近100畝,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41戶,初步形成當地枇杷產業規模化和連片化,為後期全村脫貧和產業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礎。

略陽縣白水江鎮:小小鎮村雖然小,精準脫貧不能少

略陽縣白水江鎮:小小鎮村雖然小,精準脫貧不能少

緊扣略陽全域旅遊發展際遇,把富民產業孕育其中。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這是詩仙李白《蜀道難》裡的知名詩句。在清澈的青泥河邊,李白手植一公一母兩棵千年銀杏樹矗立在青泥河小學校園內,成為了白水江鎮及至略陽縣的文化名片,每年都吸引著來自縣內縣外的遊客慕名參觀。但在青泥河片區,卻有4個村屬於精準脫貧重點貧困村,歷史悠久的文化與現實貧困的問題如此矛盾地結合在一起,如何使源遠流長的文化旅遊資源與精準扶貧脫貧工作產生交集?鎮黨委班子組織村兩委負責人經過前期調查摸底,結合市場反覆論證考察,最終確定在青泥河流域打造以密植銀杏為重點的千畝銀杏採摘觀光帶項目,作為當地文化旅遊與脫貧產業相結合的綠色富民工程。

從2017年3月份以來,圍繞青泥河片區李白手植千年銀杏古樹旅遊區位優勢、重點落實梁家灣、權力、小河等5個公路沿線的重點貧困村為密植銀杏種植規劃區域,鎮政府積極爭取縣林業局統籌協調,共計調撥銀杏種子近24萬斤,密植銀杏種植面積達900餘畝。為使銀杏種植農戶最小化的承擔農業風險,由鎮政府牽頭,組織農戶與略陽縣向陽公司統一簽訂銀杏樹葉回購協議,通過採用“種子由政府統一定購、農戶負責苗木養護管理、企業統一定價回收”模式,為貧困農戶吃上了一顆產業增收、脫貧致富的定心丸。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貧困戶的金山銀山。

略陽縣白水江鎮:小小鎮村雖然小,精準脫貧不能少

略陽縣白水江鎮:小小鎮村雖然小,精準脫貧不能少

鼓勵貧困戶發展傳統手藝,增強脫貧致富內生動力。

白水江鎮鐵佛寺村多年以前就流傳著傳統釀醋手藝,當地諺語常說:“崔家請了個藍田廚,頓頓離不開鐵佛醋”。就可見當地釀製的食醋是多麼出名了。傳統的鐵佛老陳醋,純糧釀造,酸香怡人,泌人心脾,但就是產量少,加之缺乏必要宣傳,導致流傳範圍不廣,後來就逐漸衰退了。自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鐵佛寺村做為陝西省級傳統古村落及縣級重點貧困村,村上的基礎設施建設整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共設施和交通條件越來越好,陳封多年的鐵佛老陳醋又像寶貝一樣被髮掘出來。

略陽縣白水江鎮:小小鎮村雖然小,精準脫貧不能少

略陽縣白水江鎮:小小鎮村雖然小,精準脫貧不能少

“其實我很早以前就有做醋的想法,手藝是祖傳的,又不用再去拜師學藝,之前沒做主要是考慮到交通和資金的問題,現在交通條件都改造的這麼好了,農村淘寶也開到家門口了,再不幹點啥別說脫貧不脫貧的,也對不起我這祖傳的手藝啊!”做為鐵佛老陳醋的傳承人、同時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焦永虎對前來參觀採訪的記者侃侃而談。

略陽縣白水江鎮:小小鎮村雖然小,精準脫貧不能少

當老焦把他重新開坊做醋的想法告訴給村主任後,村上專門邀請縣、鎮包扶幹部進行了會商研討,一致認為老焦的這個食醋產業有發展前景,鼓勵老焦放心大膽創業,縣、鎮、村三級將盡全力予以支持。經過去年大半年的緊張籌備,焦永虎的食醋作坊順利落成,食品經營執照也通過了縣市監局備案登記,併成功申報“青泥河老陳醋”商標,鎮村還為老焦專項解決1萬元產業扶持資金,鼓勵他全身心投入發展。截止今年5月,焦永虎的“青泥河老陳醋”通過門店直銷和“農村淘寶”線上銷售模式,累計銷售食醋1000多公斤,利潤收入近1.5萬元,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特色產業示範戶,昔日的貧困戶也即將憑著他自己的手藝,實現他“不怨天,不怨地,脫貧致富靠手藝”脫貧諾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