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中國,見完中國軍隊:不能打,二百萬都不夠

現在的年輕人們覺得歷史就是對過去的人物以及事情的一些記載,完全不能用於現在的發展,都是些老舊的東西。但是他們卻忽略了歷史要留下的從來都不是物質,而是文化與精神。

雖然現在的人在學習歷史時總覺得歷史枯燥又耗時間,忘記了學習歷史的目的並不是要你把它完全記住,而是知道其中的意義。

而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歷史人物以及文化變遷的大事件值得我們去了解一番、去學習一下的吧。

世界強國放言: 二十萬人拿下中國, 見完中國軍隊: 萬萬不能打, 二百萬都不夠


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中國,見完中國軍隊:不能打,二百萬都不夠


在14世紀晚期,當中國正處於內亂時,外邊的國家都在迅猛的發展。突厥的貴族帖木兒正在中亞急速的擴張勢力,先後征服了阿富汗、波斯、印度等國家,最後又聯合剛剛建立不久的大明朝一起出戰元朝,終結了元朝的統治。帖木兒也漸漸地從一個小小的部落,發展成熱周圍國家都害怕的帖木兒帝國。

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中國,見完中國軍隊:不能打,二百萬都不夠


帖木兒不僅佔領了當時蒙古帝國的疆土,還四處擴張,印度、奧斯曼國、波斯等國家被打敗,在當時的亞洲除了明朝,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抵擋住帖木兒的雄兵。不過一山不可容二虎,野心很大的帖木兒帝國又將目光移到了明朝之上,他將大明作為最終的目標。

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中國,見完中國軍隊:不能打,二百萬都不夠


不過或許是天佑中華,如果當時中國還處於混亂時期,那中國一定會成為帖木兒帝國的口糧,但是幸運的是朱元璋在那時剛剛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全國上下一心,士氣正旺,大明也想要一鼓作氣拿下哈密、征服西域,恢復漢唐的疆域。

然而因為某些原因,明軍最終還是停留在哈密,沒有再往西前進。這讓西域的各個國家部落都鬆了口氣,急忙的進貢明朝,表明自己對於大明的臣服之心,而帖木兒也在其中。

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中國,見完中國軍隊:不能打,二百萬都不夠


帖木兒一邊想要侵佔大明,一邊又對大明俯首稱臣,這讓大明朝也認為帖木兒是十分的忠心的。然而一聽到大明朝內亂,帖木兒就覺得時機到了,準備出兵二十萬拿下大明。

只不過帖木兒時運不濟,在進軍途中就不幸離世,他的兒子繼承了鐵木真的遺願,不過他的四個兒子都服從其他人,於是他們之間就爆發了內亂。這也讓大明有了準備,朱棣一邊加強西北邊塞的守衛,一邊準備向西方各國示威。

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中國,見完中國軍隊:不能打,二百萬都不夠


在大臣們的建議下,朱棣決定舉辦一場世界罕見的大閱兵,邀請西方各國觀看。於是在兩年後,二十多個中西亞國家的使團先後抵達,帖木兒帝國也在其中。大明朝軍士向對方展示了騎兵騎射、長槍突擊、之後還表演了火器射擊,讓諸國震動,不敢與之敵,全都向朱棣跪拜。

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中國,見完中國軍隊:不能打,二百萬都不夠


帖木兒的使臣回到帝國後,就馬上勸阻國王:萬萬不能與大明開戰,別說是二十萬軍隊,就是二百萬都遠遠不夠。而國王聽完使臣的解釋後,也是被大明朝的強大所震驚,不敢行動,只能派出使臣與大明交好。

看了無數的繁華盛茂,看了他們為國做出的貢獻,無盡指數的成為了現代人刻意研究的歷史文化。小編覺得歷史它的存在既能表達當時古代人民的聰明與智慧,朝廷的富有,人民的幸福,更是能表達那份內心的孤獨,時代的悲涼以及人們的痛苦。

那幾千年沉澱下來的寶石,也會擁有著各種各樣的心聲,當你自己仔細傾聽的時候,便會聽到無盡的歡樂與淒涼的哭泣。小編認為歷史,就好比是人生,即擁有幸福,快樂的時候,也會有承受痛苦,面臨悲傷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