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競逐5G商用 華為與三星對弈“摺疊屏”風口 多品牌緊隨風向而動

不止竞逐5G商用 华为与三星对弈“折叠屏”风口 多品牌紧随风向而动

(圖片來源:華為mate x發佈現場)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西班牙時間2月24日下午,當華為現任消費者業務CEO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餘承東手持著華為首款5G摺疊屏手機Mate X站在臺上時,公佈其在歐區定價為2299歐元,約合人民幣17500元時,瞬時成為了世界上最貴的摺疊屏手機。

記者瞭解到,早在2月21日,三星在美國便發佈了可摺疊屏手機 Galaxy Fold,其定價為1980美元,約合人民幣13000元,已屬高價。

而今華為亮出的首款摺疊屏手機,之所以在定價上能超越三星,在行業觀察人士丁道師看來,華為率先將5G與摺疊屏兩大新技術加以結合,並使其能面向市場真正商用推出,綜合來看,其市場吸引力更強勁一些。

不過,從MWC開展前後來看,OPPO也在高通站臺下亮相了首款5G手機,小米緊隨其後也亮相了首款5G手機MIX3,記者在MWC現場也看到,像三星、中興、一加、LG、TCL等全球各品牌手機不約而同地在本屆MWC上展出了與運營商合作的5G手機,足見5G商用的進程加速。

可以肯定的是,5G和摺疊屏成為當下智能手機企業的技術新玩法。不過,基於目前5G網絡仍在佈局之中,也因為組網測試等過程而被認為5G真正商用仍需要時間,因此,拋開5G,消費者便將目光集中在了摺疊屏這一新玩法上。

在MWC展館內,華為與三星的展臺相鄰,觀覽人群紛紛圍觀著這兩家的最新摺疊屏手機,但不夠盡興的是,這兩款如今面向市場真正投入商用的摺疊屏手機卻都被“藏”於櫥窗之內,只可遠觀卻難以讓觀眾“把玩”一番。

從概念機到如今成為商用成品推向市場,不由發問,摺疊屏手機,會成為消費者購機的剛需麼?量產推向市場的時間點又將如何?商業戰略專家周掌櫃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採訪時指出,“可摺疊手機背後的大趨勢是多屏互通和互融,未來手機和平板、筆記本界限更加模糊,但主要是對手機外延的增強。”

展示未來

眾所周知,Mate X並不是中國第一款摺疊屏手機,全球第一款摺疊屏手機是來自中國深圳的柔宇科技發佈的柔派(FlexPai),其定價遠非當前這樣“談摺疊屏色變”的昂貴,在去年10月上市時,柔派的定價僅為8999元。

不止竞逐5G商用 华为与三星对弈“折叠屏”风口 多品牌紧随风向而动

柔宇發佈的全球首款摺疊屏幕手機柔派亮相MWC

此後,小米雖於今年1月末宣佈做出了全球第一臺雙摺疊手機,但也只是停留在工程機階段,且隨後受到柔宇科技質疑其技術創新。暫且不論企業間的“互懟”,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從柔性顯示的屏幕供應商到包括小米手機在內的手機廠商們都開始發力研究“可摺疊屏”,並在攻克摺疊屏面向商用市場方面不遺餘力。

據餘承東介紹,華為的這款摺疊屏手機不同於其他廠商的摺疊屏手機不同,“Mate X 合起來時不會在中間留有縫隙。”不可小覷華為的鉸鏈設計,據餘承東介紹,華為為了讓首款5g摺疊手機合起來無縫隙,工程師團隊竟然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來研究。

“技術上應該是產業鏈合作的產物。”周掌櫃表示,除卻華為聲明的一些專利技術,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華為此次發佈摺疊屏手機,不僅採用了京東方的柔性屏,並且據華為方面稱將在今年6月大規模量產,每月可生產10萬臺。

在周掌櫃看來,華為能否真正量產,其產品質量即良率將成重要看點。另外,“我個人認為,三星的軟件和芯片落後於華為。”他強調,如果系統勝出,華為終端將大概率全面超越蘋果和三星了。

不止竞逐5G商用 华为与三星对弈“折叠屏”风口 多品牌紧随风向而动

TCL搭載華星光電屏幕解決方案,在MWC展出的摺疊屏手機產品形態。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丁道師的認可。“一般講技術強與不強,不在於他有多少項專利,進行了多少年的研發,而在於他有沒有真正規模化地投入到市場。”

從目前看來,雖然像華為、三星、柔宇、小米、TCL等,甚至就連蘋果也傳言正研發柔性屏系列產品,但是隻有三星、華為、柔宇是真正把摺疊屏手機推向了市場。

鑑於產品的規模和體量問題,丁道師強調,也只能通過對華為和三星做對比。“由於他們的兩款產品也剛剛推出,真正投入到市場需要一個過程。”但他表示,在看過現場的一些演示和一些極客的測試視頻和圖片來看,“三星和華為應屬於一個技術級別,只是屏幕背折和對摺的方式不同。”

各有優劣

記者發現,在這兩大手機品牌的對弈之外,像LG、TCL、OPPO、努比亞等,分別推出了各自在摺疊屏手機或與柔性顯示方案強結合的手機產品,形態各異的手機形態背後,柔性屏幕顯示的方案提供商也各異。

不止竞逐5G商用 华为与三星对弈“折叠屏”风口 多品牌紧随风向而动

LG在今年MWC現場展現出的摺疊屏手機。

針對華為和三星兩款摺疊屏手機的難點和各家優劣,記者走訪了多家在MWC現場展示柔性顯示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其中為中興手機及努比亞最新推出的腕部可穿戴手機屏幕解決方案的維信諾,以其多年在柔性顯示領域的探索加以分析。

維信諾產品經理胡靜安告訴記者,智能手機搭載柔性屏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前期單純的把屏幕基材換為柔性,在彎折測試過程中還要解決屏幕出現摺痕的問題,涉及到更改材料。後面做表面測試時發現表面硬度不達標,又需要尋找應力釋放中性層。”

拋開十分專業的柔性顯示知識,胡靜安就上述兩款不同方式的摺疊手機分析指出,“三星的內折難度更高。”

具體來看,“內彎在於彎折半徑很小,材料和應力控制難度更大。外折難度在於表面強度需求更高。”胡靜安說,雖然兩者難點不同,很難下定論,但就目前業內的發展成熟度來看,依然是內折的難度更高。

柔宇科技品牌總監孟志贇在展臺上為記者演示時也加以分析指出,柔派採用的是和華為Mate X一樣的屏幕外折方式,相對而言,彎折角度相對內折要小一些,這對於屏幕彎折的有效次數而言無疑會有利,而外折也存在一些劣勢,屏幕在日常保護方面相對於內折形式則需要更加註意。

另外摺疊手機呈現出最終的形態,其體驗感也很關鍵。孟志贇直指三星摺疊屏手機的掣肘問題,屏幕摺疊之後的手機形態像遙控器,在握持體驗上相較華為,甚至柔派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或與用戶們的需求點略有差異。

產業效應

當華為摺疊屏手機的屏幕供應方為京東方的消息流出後,對於京東方及其他柔性顯示相關的屏幕解決方案提供商間的較量也便展開。

有消息指出,京東方已經取得為蘋果手機供應柔性OLED屏的資格,但經過記者問詢求證,目前仍未有官方加以回應。

從MWC現場走訪來看,柔宇原始創新,擔負著自家摺疊屏手機柔派的屏幕方案提供,而TCL有自家華星光電的屏幕方案支撐,而像維信諾也是小米、中興、努比亞甚至錘子手機的屏幕方案提供方,來自深圳的一家手機代工廠商告訴記者,他們的屏幕解決方案來自和輝光電等。

不止竞逐5G商用 华为与三星对弈“折叠屏”风口 多品牌紧随风向而动

在維信諾提供的屏幕解決方案支持下,努比亞於巴塞羅那時間2月25日晚推出了可穿戴“腕機”,在摺疊屏手機形態之外,帶來了全新的柔性顯示融合的智能手機形態。

“華為在全球的成功為京東方等企業崛起帶來歷史性機遇。”丁道師指出,除卻對上游供應鏈的帶動效應,手機行業的競爭格局也將有所變化,華為和榮耀大概率領跑,但從目前研發情況來看,Ov和小米應該也會很快跟上。”

雖然從摺疊屏這樣的新技術發佈來看,蘋果的聲量落後於華為和三星,但丁道師認為,市場格局的變化受限於技術及背後的成本。“摺疊屏目前很難大規模的普及,特別就高端市場來看,或許在今年蘋果發佈新機之後,市場格局的變化一定是很精彩的,值得期待。”

作為業內人士,胡靜安告訴記者,當前包括維信諾在內的屏幕方案提供方都面臨的問題是,“摺疊屏做demo沒問題,但大規模量產的良率還是要提升,提升良率既能增大產出也能降低單價。”同時,他也指出,不只是華為、三星等已經推出商業化產品的手機廠商,甚至包括更多還在潛心研發摺疊屏手機的應用端,需要開發更多的使用場景來增加客戶粘性。

記者瞭解到,不斷嘗試柔性顯示創新的維信諾,已經攜手努比亞推出了全球首款柔性屏“腕機”努比亞α,亮相MWC引發關注同時,也為更多探索智能手機柔性屏顯示方面的終端廠商提供了新的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