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為何聯蒙滅金?

路106路


關於聯蒙滅金,南宋內部存在支持與反對截然不同的意見,且爭論激烈。一部分認為應該汲取北宋末年聯金滅遼的教訓,不要重蹈覆轍;一部分認為北宋亡國及靖康之恥不能忘,應該趁此機會聯蒙滅金,以報徽欽之恨。隨著蒙金戰事的逐漸明朗,宋理宗決定支持聯蒙滅金的意見。其實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原因就是宋理宗因為是以遠房宗親的身份繼承皇位,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個不朽功業為自己樹立威望。

紹定五年(公元1232年)十二月,蒙古派王檝來到京湖,商議聯兵滅金。京湖制置使史嵩之立即上報朝廷,宋理宗同意了蒙古的約定。蒙古答應滅金之後將河南之地歸還南宋,但雙方只是口頭協議,並沒有達成書面文件,這為後來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金哀宗在得知宋蒙聯兵的消息後,也派遣使者極力勸說南宋收回成命。金使向南宋竭力陳述唇亡齒寒的道理,說道:“大元滅國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於我,我亡必及於宋。唇亡齒寒,自然之理。若與我連和,所以為我者,亦為彼也!”但宋理宗決意已定,拒絕了金哀宗的請求。

然而,即使南宋不與蒙古聯合,金國也難逃亡國之難。開封陷落後,河南一些州縣雖然還在堅守,但金國的統治機構已被蒙古衝擊的七零八落,陷入了流亡之中。公元1233年正月,金哀宗逃到歸德,金朝本來已經虛弱到難以自存的地步了,不久又發生了內亂。金哀宗不僅未能從中調和,反而推波助瀾。他剛到歸德時,歸德知府石盞女魯歡考慮到城中糧食有限,建議金哀宗讓河北歸來的潰軍都去徐、宿、陳三州就糧,負責扈從金哀宗安全的親衛軍也到城外就食。金哀宗雖然不情願,但也沒有辦法,只好照辦。然而,他私下裡卻挑唆忠孝軍首領蒲察官奴對歸德知府石盞女魯歡的不滿,導致金軍內部火併,蒲察官奴發動兵變,殺害了石盞女魯歡及從官右丞以下三百多人,佔領了歸德,然後提兵入見金哀宗,聲稱女魯歡等謀反,已被他除掉。兵變之後,金哀宗成了蒲察官奴的籠中之鳥,雖然悔恨不已,但也無可奈何。五月初五,蒲察官奴偷襲蒙古大營得手,擊斃蒙古軍士三千五百餘人,取得一場難得的勝利。金哀宗以蒲察官奴襲擊蒙古有功,拜其為參知政事兼左副元帥,蒲察官奴則讓金哀宗搬到照碧堂居住,如同囚徒一般,他哭著對近侍說道:“自古無不亡之國、不死之主,但恨朕不知用人,至為此奴所囚耳。”他與近侍密謀除掉蒲察官奴。蒲察官奴擊退歸德城外的蒙古軍後,曾密謀脅迫金哀宗傳位,然後恢復山東,如果事情失敗,就將金哀宗獻與南宋。然而,沒有等蒲察官奴得逞,他就被金哀宗設計除死。蒲察官奴死後,金哀宗決定遷往蔡州,但這是一步置自身於死地的昏招。雖然蒙古軍仍然在圍攻歸德,但久攻不下,損失慘重,加上疫病流行,病死的人也很多。如果金哀宗能處置得當,形勢還可得到緩和。然而,他卻一錯再錯,堅決逃往蔡州避敵。而蔡州緊鄰南宋,金哀宗逃到那裡,正便於宋、蒙夾攻,所以,遷往蔡州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公元1233年六月十九日,金哀宗從歸德啟程前往蔡州,途中遇上大雨連天,除了須在泥濘中前行外,還沒有糧食充飢,只能採摘一些青棗就食。當走到說亳州時,僧道父老在道旁迎侯,金哀宗的皇帝儀衛只剩下青黃兩旗和黃傘一頂,從者不過二三百,馬不過五十餘匹,非常寒酸。他在亳州停留一天後,於第二天抵達亳州南六十里的雙溝寺避雨,金哀宗舉目四望,只見遍地蒿艾,人煙罕見,不僅感嘆道:“生靈盡矣!”儘管如此,亳州節度使王進等不念民艱,為金哀宗強行徵調百姓以運送鐵甲、糧食等物。金哀宗不僅沒有反對,反而把權參知政事張天綱留在毫州城內監督辦理。結果,身陷絕境的亳州軍民忍無可忍,鎮防軍崔復哥殺了守臣王賓等人,張天綱一見大勢不妙,將計就計,授復哥為節度使,並且停止徵調百姓後才得以平息。

金哀宗到達蔡州後,首先想到的不是整頓軍馬,積極備戰,而是大興土木,建起了宮殿。後來雖然在右丞相完顏仲德的勸諫下得以作罷,但不久又在民間廣選處女,以充後宮。金朝在這樣一位皇帝的帶領下,不亡國即是無天理了。

短暫的太平總要過去,當年八月,宋蒙聯軍在唐州和息州等地向金國發起攻擊;九月,蔡州城發生糧荒,金哀宗下令在民間蒐括糧食,規定成人存糧不得八斗,十歲以下五斗,藏匿者一律處死。金哀宗雖然用這種辦法奪佔了不少糧食,但依然難以挽救日將沉沒的金王朝。十一月初,南宋派襄陽太尉江海、棗陽帥孟珙率軍四萬進攻蔡州,京湖制置史史嵩之運糧十萬負責供應宋蒙聯軍的後勤保障。十二月,宋蒙聯軍對蔡州城展開猛烈進攻。公元1234年正月初十,金哀宗在城破之即,傳位於東面統帥完顏承麟,希望他能衝出重圍,再圖恢復。然而,完顏承麟剛剛宣告即位,宋蒙聯軍已衝入城內,金哀宗被迫自盡,完顏承麟率餘部進行巷戰,最後為亂兵所殺。延續九代,立國一百二十年的金國至此滅亡。


歷史的小學生


當一提到南宋聯合蒙古滅金的時候,我們第一個印象都會認為這是一個愚蠢的舉動。因為正是因為金朝被滅掉了,所以蒙古才會集中全力進攻南宋,加快南宋滅亡的步伐。另外宋朝不止一次在一塊石頭上絆倒過,正是因為北宋末年宋朝打破盟約,聯金滅遼才導致的“靖康之恥”,南宋小朝廷偏居江南。按理說,就算再笨的人也明白這步棋的愚蠢之處。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南宋統治者同意聯蒙滅遼,難道這條路真的是“自掘墳墓”嗎?

1.金朝自己“作的”

我們一直以為是蒙金合力一起滅掉的金國,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蒙古滅金是一項大工程,它是分三個階段進行的,而南宋參與的卻正是最後一個階段,並且南宋的參與只是蒙古滅亡金朝大計劃中的一個部分,並不佔主導因素。公元1214年,為避蒙古軍隊鋒芒,集中兵力防守,金朝宣佈南遷,將兩河和山東地區拱手讓與蒙古人。雖然這個辦法可以集中兵力更好的防守,但是當時河南一地的糧食根本不可能供養30萬如此規模的軍隊。於是此時金朝政府內部就提出了“取償於宋”的國策,企圖通過攻打佔領南宋的土地,甚至滅亡南宋來增強自己的實力,於是不顧外有強敵,內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攻打南宋。本來此時南宋內部就是否聯蒙滅金僵持不下,結果南宋君臣一看金朝這架勢,捱了揍怎麼能不還手,再者說雙發實力對比此時已今非昔比,宋金兩朝又本是世仇,被金朝欺負上百年。於是果斷在蒙古軍假道於宋進逼汴京的時候,配合蒙古軍,派江海、孟珙協助蒙古軍進攻蔡州,滅亡了金朝。

2.主和派受壓制,南宋“聯金抗蒙”國策無法實行

在蒙古崛起之初,宋朝就意識到蒙古這一強敵,當時國內就有主張聯金抗蒙的,畢竟人不能在一塊石頭上絆倒兩次,雖然宋廷上下苟安不思進取,但在對蒙古的態度上還是很謹慎的,都能意識到這可能會是“宣和舊事”的重演。但是金朝卻借宋朝拒絕輸納歲幣之際派大軍攻送,於是宋朝君臣認為與金結盟甚至維持和平已成妄想,於是主戰的口號日益甚囂塵上。

3.國家利益

當初宋朝主張聯金滅蒙的一個原因就是想讓金朝當一個軍事緩衝區,減緩蒙古對宋朝的壓力。但後來蒙古勢力日益強大,金朝在蒙古的打擊下節節敗退,國土大片淪喪,對南宋而言,此時的金國已經沒有了任何作為屏障的價值。南宋名將孟珙說:“倘國家事力有餘,則兵糧可勿與。其次當權以濟事。不然,金滅,無厭,將及我矣。”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此時的南宋不具有坐觀成敗的實力,不如趁機與蒙古結盟求和,儘量為自己保持實力,以待後期與蒙古決戰之時有一絲勝機。

4.南宋的軟弱無能

當時朝廷主戰擔心如果不與蒙古合作,怕蒙古遷怒於自己,會在滅亡金國後掉頭攻打自己。但重要的是,宋朝至始至終都只是堅持“和蒙”的戰略,而並不是“滅金”。其中字眼差距,我們可以自己體會得到。

其實無論南宋朝廷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在蒙古的強大軍事壓力下,金朝滅亡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南宋這個小棋子在蒙金的戰略天平上並不會起多大作用,他唯一能起的作用只是加速金朝滅亡進程而已。從某種程度上來首,南宋的聯蒙滅金只是當時國力與歷史條件下的南宋唯一正確的選擇。


玩轉小歷史


先我用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帕默斯頓的一句名言來解釋1700年前的那次大國博弈。沒有永恆的盟友,也沒有永恆的仇敵,只有永恆的利益。

有很多人會說,南宋聯蒙滅金是報了宋徽宗的“靖康之恥”,所謂國仇家恨、一雪前恥。如果你真這麼認為,那難免把南宋朝廷看得太小家子氣了。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南宋是在南宋、金國、蒙古三國博弈之中,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選擇了聯蒙滅金。

在金宋開戰之前,南宋朝廷硬認識到了蒙古的強大實力與狼子野心,維持與金國的和平才能長久偏安一隅,讓金國成為阻擋蒙古的天然屏障。

但是公元1214年,金國迫於蒙古的強大壓力,進行大規模的南遷,不僅將兩河、山東地區拱手讓給了蒙古人,還發動了南征,希望從南宋手裡撈回被蒙古打敗的損失。據《金史·食貨志》記載,金國“貪其淮南之儲”,可以說欺軟怕硬是這一時期金國的對外方針。

    而此時的南宋迫於金國的壓力,不得不與蒙古展開交往,雖然他們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但是此時的的金國已經到了“窮寇莫追”的境地,為了能解除金國的威脅,南宋還是採取了聯蒙滅金的戰略。這樣再次證明了帕默斯頓的那句名言:沒有永恆的盟友,也沒有永恆的仇敵,只有永恆的利益。


    硬核發佈者


    南宋連蒙抗金其實是宋朝和蒙古的各取所需,蒙古本身是遊牧名族,而金國也是遊牧名族本身兩國就互相侵犯,而成吉思汗他先統一蒙古個個部落,所以他就得急於向外擴展,而大金就在他們旁邊,且大金國力衰弱也是不堪一擊,再也不負完顏洪烈的那股勇金,被蒙古滅掉也很正常。而且成吉思汗也是一個卓越的軍事家,遠遠交近攻。兵者也,而且南宋也不是一塊肥肉想怎麼吃就怎麼吃的。南宋偏居南方,但是國力也不容小覷,經濟發達,且南方人比較多,都是成吉思汗考慮的問題。而宋朝和金國是死對頭,靖康之恥。也都是南宋和蒙古連兵滅金的原因。


    沒錢老饕


    聯蒙滅金是無奈之舉。

    金哀宗逃到蔡州後,已經是窮途末路,再往南已經是宋金邊境,後面蒙軍又窮追不捨。此時金哀宗曾經派完顏阿虎去請求南宋援助:“蒙古滅國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於我……”表明唇亡齒寒的道理。

    可是當時金國已經氣數已盡,根本不能支撐多久。另一方面,金哀宗又準備調動最後的軍隊入川,想利用四川的地形延續國柞,但也被南宋識破。

    最後想想幫了金國不但沒什麼用,反而會得罪蒙古,給蒙古開戰找藉口。而且出兵還能奪取更多的戰略緩衝地帶,作為以後抗擊蒙古的籌碼。


    中槍的小鵪鶉


    以現在的角度來看,是為了祖國的大統一。以當時的想法,南宋是狼,金是虎,為了狼的安全,就必須滅掉虎。也沒想到,虎沒了,還有獅子。不論什麼事情,都要看當時。不能用現在思維去揣度以前的想法。現在大家認為合理的事,百年之後可能會被子孫說是愚蠢。


    大海的眼睛3723187353


    南宋沒有那麼傻缺,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而是金太瘋狂了,中原和北方土地都丟光了,金統治者想找南宋便宜,補償下,找回強者的感覺。

    本來金宋之間就是世仇,南宋一提起金,牙根癢癢,恨不得食其肉,寐其皮。

    南宋和金,雙方都不理智,都認為對方好欺辱,都想佔便宜,結果讓蒙古各個擊破,一網打盡。


    俺二師兄


    如果怎樣怎樣,如果有如果,那歷史肯定會改寫,問題是沒有如果,南宋統治者和南宋精英們在當時的客觀環境之下不太可能瞭解蒙古的真實情況,在他們看來蒙古只是一個新興國家比金國弱小,所以才會聯合南宋,他們是無法預測後來蒙古帝國的強大的。所以這是如果只是後人無聊的想象,沒有什麼意義。


    chifeilong


    宋代是漢族受外族(遼、金、蒙)侵略最多的時期之一,在聯蒙滅金之前就有“靖康之恥”,但大宋為了保一時之利,迫不得已才會聯蒙滅金,落得到後來蒙古強大,先滅了金,再滅宋,進而建立元朝,從深處看,還是當權者的軟弱無能和軍事弱小,才受塞外邊疆的小族入侵,做為帝王沒有雄才偉略和氣吞山河之勢,國家是處處被動挨打,最後也直接導致朝代的滅亡。


    眾觀天下史01


    評論都是沒學過歷史的,開始聯宋滅金,宋朝是不同意的,到最後金國快要滅亡時候南宋再同意聯蒙滅金,兩萬宋軍幫蒙古軍隊運送糧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