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每天都要開飯,明明夠吃,為何一遇打仗總喊缺糧?

沈小米童鞋


不打仗的時候,士兵們每天也要吃飯,沒見缺糧食;一打仗,就總是喊著缺糧食。咋回事?因為打不打仗,區別大了。


首先,一打仗,糧食的損耗率就高的驚人。

糧草被劫被燒的情況先不說,單單是運輸環節的損耗,就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傳說中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目的就是運輸軍糧更方便。

古代的運輸能力十分有限,靠的就是人力畜力。運送一批十萬士兵需要的糧草,需要“運輸大隊”可能就超過十萬人。這十萬民夫也是需要吃飯的,路上也要消耗糧食。

因為人力運輸速度緩慢,遇到複雜地形更是舉步維艱。如果遇到陰雨天氣,還有可能導致糧食腐敗變質……一系列的問題都會出現。


其次,打仗意味著原本的產糧能力大幅下降。

從漢代開始就實行的屯田制,尤其是軍屯制度,其實就是士兵們不打仗的時候種田,解決糧食問題。更重要的是,屯田制最初的想法,就是在邊塞種田,可以解決打仗時糧食遠距離運輸的問題。

到了東漢末年,曹操的屯田制更為廣泛、複雜、系統。不過,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不打仗的基礎上,一旦打仗,參與糧食生產的士兵就要離開土地,遠赴戰場。這樣一來,糧食生產就會明顯下降。

不僅如此,打仗還會徵召大量的青壯年,進一步削弱原本就脆弱的糧食產量。


第三點,一旦戰爭時間長,就會產生惡性循環。

戰爭初期還好,軍隊有儲備的糧食,國家也有儲備的糧食。但是一旦時間長了,糧食損耗又很嚴重的話,必然會波及到老百姓。

古代一打仗,老百姓是首先遭殃的,徵糧還是次要的,就害怕打到自己家門口,亂兵流寇,殺人屠城。農民不得不離開土地,逃往安全的地方。

所以,每到大戰亂之後,總是有大片大片的荒地。

越打仗糧食越少,糧食越少越要想辦法徵糧搶糧……這種情況下,缺糧太正常了。


七追風


士兵在古代的時候,本來就是勞動力,他們不打仗的時候,就開荒種田。這樣源源不斷的勞力、收穫,就會產生糧食的積累。

這種操作帶來的結果就是,生產的糧食,不但夠自己吃的了,而且還有可能會產生剩餘,上交給國家。

但是,一旦發生戰爭,這種情況就會產生逆轉,糧食總是不夠吃的。

之所以發生這種原因:一是勞動力減少了,畢竟去戰場上打仗的人,就不可能在家種糧食了,這就直接導致了糧食的減產。

不但如此,這些人上戰場上打仗的時候,不但不生產糧食了,還是糧食的主要消耗體。

他們在外常年的作戰就需要,源源不斷的糧食供應。

既然說到糧食的供應,就不得不說另一個一打仗就會斷糧的原因。

這個原因就是糧食要從儲備的地方,運送到戰場上,才可以達到最終的目的。

打仗的時候,總是會出現斷糧的情況,其實問題就是出現在了運糧這個環節上。

往往打仗的地點,不是糧食儲備的地點,這期間的距離,只有通過運輸才能達成。

要知道運糧的途中,會發生各種可能性。

那些運送糧食的人,或者牲口,在運送過程中,他們也要消耗糧食吧。還有保護運送糧食的軍隊,也要吃飯吧。

你也可以這麼認為,運糧的人,若是運送十萬人的口糧,他就必須要準備二十萬人要用的糧食。

因為他們本身就是糧食的消耗體。

幸運的話,這些糧食能被運送到前線,解燃眉之急。萬一不幸的話,被敵軍給劫糧了或者斷了糧道,那就必死無疑了。

曹操和袁紹打官渡之戰的時候,他之所以能取得勝利,就是把袁紹在烏巢的糧食給燒了。袁紹的糧食斷了,軍心也就不穩定了。

所以,也就導致了他戰爭的失敗。

還有,趙括打長平之戰的時候,就是被白起斷了糧道的。

糧食根本運不過來,你說在前線打仗的將士們沒有吃的了,這個仗還能怎麼打?

這也就是為什麼打仗的時候,都不願意打持久戰的原因。

也是為什麼一打仗,軍隊就缺糧的主要原因。


史學達人


這個問題大概說的是古代士兵的戰爭待遇和為開戰前的待遇吧。實際上,即便是古代的士兵,他們的日常生活,不管是在和平時期還是在戰爭進行時。一日三餐都未必就很充足,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事情其實經常發生。

比如說明清交替之時的薩爾滸大戰之前,即便是關外的遼東明軍,也就是遼東地方的當地的軍隊。經常出現拖欠士兵薪水和糧食的情況,就更不用說在當時的大明帝國關內了,明朝中後期的福建地方,就有不少地方出現士兵沒有錢糧拿的情況。


抗倭時期,漳州衛所的官軍,三個月沒有領到糧餉。同樣的泉州地方的官兵,十一個月沒有拿到自己的工資,甚至有地方二十個月沒有領到薪水。

更不用說一旦爆發戰事,這些即將成為戰場前線地方的後勤情況會有多麼糟糕了。而且這種情況是屢見不鮮的,中國各個朝代都會出現過這樣案例。一旦王朝進入衰落期或者是當地的行政機構被徹底破壞。那麼,就算是這個王朝的軍隊來到這個地方作戰,作戰部隊一旦沒有糧食的話,失敗是必然的。

北宋最後的生力軍種師中所帶領的種家軍,最後可以說就是因為沒有糧食而導致的慘敗。在戰場上,种師中和金兵進入相持階段後,宋軍每人能獲得的口糧不過是一勺子豆子。就那一勺豆子,給一隻雞塞牙縫都都嫌少,更不用說給人了。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主要是運輸問題,平時養10萬軍隊,分別駐紮,糧食就近調配,損耗少,一個縣住上1000士兵,沒事還能屯田,就算不屯田,全縣養1000個閒人也養得起,這1000人自己去把糧食拉走就行。但一開戰,軍隊要集結到指定地方,遠離遠來供糧地,到作戰地點去路上就把帶的糧食吃完了,作戰地點不可能準備那麼多糧食讓他們吃,只能從各地調運,假如都從原士兵駐地運往作戰地點,這些士兵肯定不能自己運了,要專門調人給他們運,這些運糧人也要吃飯,隨著路程遠近不同消耗也不一樣,越是遠離駐地,消耗就越多,運送千里的話,路上就能消耗一半了,而且這些運糧人不能參與作戰也不能參與生產,白白增加消耗,時間久了糧食肯定不夠吃。

別說古代,現代打仗也一樣,在朝鮮美軍就發現中國軍隊沒有持續作戰能力,中國軍隊的進攻能力只能持續8-10天,時間一到不管勝利失敗都會退走,美軍不知道原因,但僅憑統計的材料總結教訓就穩住戰線進入相持狀態。這就是因為初期中國軍隊沒有重視運輸,僅讓士兵自帶口糧造成的,後期特別組建大規模的運輸部隊,運輸人力比前方作戰人數還多,才能打下去。

打仗缺糧並不是沒有糧,而是運輸問題。


海中巖haha


裝窮叫苦,是有社會歷練的人的生存經驗。妬痴心,是很多人與生帶來的心態。“扯起招軍旗,自有吃糧人”。古時候,生產力低下,當兵為了吃糧,能生存生活。軍中有糧,軍心穩;軍中無糧,軍心即散。糧食供給,全靠官府供給。碰上災年,官府供給困難,今天吃飽了,明天不一定能吃飽。叫窮,多儲備糧食,是軍隊指揮員平時慣用伎倆。軍隊作戰時,更要多弄糧草。長途奔襲,10天路程,為防不測,也要帶足20天糧草。多餘10天糧草,要說難叫窮上級才能調撥。古時候的將軍,在糧草上都是裝窮叫苦的高手,變著法子從上級和國家那裡多弄糧草。泠兵器時代,戰爭主要打後勤。1000人的軍隊,需要5000千人的生產,運輸,傷病員治療的後勤保障。在國家的大倉庫裡,各路神仙要多分一杯羹,最好的辦法“裝窮叫苦”。


情歡江川


這是因為平時和戰時是不一樣的,包括糧草消耗,糧草供應等!



糧草消耗在平時要少一點,就和人不幹活一樣,消耗的就少點,當然也不會差很多,戰時就不一樣了,需要準備好足夠的糧草,要不然吃都吃不飽,怎麼打仗!肯定越多越好,寧可多點不能不夠!

再就是糧草供應,古時候糧草供應有專門人員負責,不是有作戰部隊直接負責的。皇帝也害怕擁兵在外的大將領舉兵叛亂,都是有制約措施的,不可能一次性給你多少糧草,留著讓你造反呢?頂多給你幾天多餘的糧草就不錯了。所以說作戰部隊糧草儲備並不多,有人專門負責源源不斷的供應呢。

這是很好的辦法。雍正王朝裡面,康熙去世後,大家都擔心十四爺起兵造反,但是就是因為年羹堯控制著糧草供應,十四爺即使帶兵殺過來,沒有充足糧草,軍心必亂,不能殺到京城,隊伍就散了,因為沒吃的沒喝的,打什麼仗!

所以古時候打仗一是靠戰鬥力二是靠後勤供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這個道理!

關注我,共同欣賞歷史故事!


敏學訥言


這個很簡單啊,就像橘子在南方摘下來送到市場就五角錢一市斤,而被運送到北京以後就變成兩元錢一市斤了,這裡面存在著運輸和中間配發的費用這無形中就增加了成本,而古代戰爭就更麻煩了,因為古代沒有現代的交通網有些地方甚至都沒有官道,運送物資去偏遠地區耗費是很高的,舉例從古代的京城長安向雲南派十萬兵這一路需要配合的軍隊的部門和組織很多所以需要的人力也不會少於幾千人,運送的和個地方徵繳的和配發的,這都在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時需要高耗人力的,所以成本就會幾倍增加。那麼事情就很清晰瞭如果不打仗國家部隊就原地待命只是吃喝,國家配給一塊錢就吃一塊錢,打仗了這一塊錢除去如上所述的徵繳配送費用剩下的就剩下幾角錢了所以士兵不夠吃了,這樣國家就得提高費用配給來才能保證軍隊正常運轉。


且珍惜169720057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古代軍隊並不是缺糧食,而是無法解決糧食運輸問題。

古代所有軍隊的駐紮地,都是距離產糧區或者是交通要隘不遠。

以北宋為例,為什麼不選擇西安作為首都,也不選擇同在河南的洛陽,而選擇開封呢?

這就是因為,運輸糧食才是真正的大問題。

如果選擇西安作為首都,一定要在西安附近駐紮大軍。

但陝西的糧食產量嚴重不足,而從糧食充足的中原運輸糧食到西安,有一個討厭的三門峽。在古代,大規模的糧食運輸必須依賴水運,依靠陸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而三門峽這裡大船過不去,只能將糧食卸下轉為陸運。這就需要經過山地縱橫的豫西山區,花費了巨大的財力和物力,但運到陝西的糧食仍然不足。

最終,北宋無奈,將首都設在河南。相比地理位置偏僻的洛陽,開封的位置更好,就選擇在開封作為首都。

道理就是這樣。軍隊一旦開戰,其實各國都會儲備大量糧食,關鍵在於如何運輸到前線。

不要說古代,就算是近代。長征期間,國軍圍剿長城的紅軍,將其圍堵在松潘一線(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然而,為了國軍胡宗南的不過12個團,四川用了上萬民工挑夫運輸糧食。然而一擔糧食,從成都平原跳到松潘一線,就被挑夫吃掉了一半。而且,民夫累死在路上的很多。

一線胡宗南的部隊極度缺糧,一天只吃一頓飯。高原反應加上飢餓,胡宗南部還沒有和紅軍交手就病死了數百人,野戰醫院每天都有人死去,士氣低落。

在古代,如果作戰離開水運縣,又原地己方地盤,那麼即便本國存放可以維持幾年的糧食,如何運到一線就是極大的問題。

即便是淮海戰爭,為了60萬解放軍作戰,後方根據地動員“支前民工(包括隨軍民工、二線轉運民工和後方臨時民工)高達543萬人,幾乎是10個人維持1個軍人。

要知道,解放軍也是有汽車的,還有機動動力的船隻,尚且如此。


在古代,就更可怕了。長平之戰期間,強大的秦軍糧食也極為困難。戰爭後期,秦昭襄王親自趕到河內郡(黃河以北,太行道以南),上次所有郡民爵一級,命令郡內十五歲以上男丁悉數出徵支援長平前線,這才勉強渡過難關。

其實說白了,古代的大規模戰爭就是後勤戰。如果雙方實力差距並非很大,一旦陷入持久戰就看誰能夠保證糧草的供應。

近代出現了鐵路以後,才徹底改變了作戰模式。以往的作戰主要是圍繞著水路前進,二戰則是圍繞著鐵路前進。


薩沙


古代士兵每天開飯,明明夠吃,為何一遇打仗總喊缺糧,原因有二:


1.缺行軍糧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有時候士兵並不缺平時吃的糧食,缺的是行軍糧,要知道古代打仗要麼急行軍,要麼一戰拖數月,再加上環境等不確定因素,就會導致糧食不夠吃,而士兵在戰前備足了糧食,也等於說活下來的幾率也更大一些。

2.缺救命糧

有時候被對手圍困是最慘的結果,容易造成斷水斷糧的境地,而如果備足了糧食,還有反擊的可能,反之要麼只有投降,要麼全軍被殲滅,此時,可以看出多備糧食的重要性了。



打仗一靠士兵的士氣,二就要靠以食為天的糧食,自古以來,只有飽了的人才最鬧騰,掙扎在生存一線的人沒那麼多想法,只有吃飽的慾望。


紫草蒲


不知道提這個問題想表達什麼?

人只要活著就要吃飯,無一例外。無論是古代士兵還是現代戰士,打不打仗都要吃飯。

所以你的問題等於白說。

還有說一打仗就說糧草不夠;這又從哪得出的結論?

打仗確實耗費巨大,但那些聰明的將領,有遠見的軍事家,都會解決這個問題。你說的這種情況並不是普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