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國家那麼窮,為什麼崇禎不向自己的宗族和地主士紳徵稅,反而逼著老百姓造反?

且聽風吟無痕


當時的大明王朝日薄西山,國家財政瀕臨危機,而崇禎皇帝原本就是一個剛愎自用唯我獨尊的人物,但是在這風雨飄搖之際也只能拉下臉來向自己瞧不起的那群皇親國戚及文武大臣請求捐款,可是最後在他們口中得到的只有兩個字,沒有。以至於最後崇禎方尤嘆:“君非亡國之軍,臣皆亡國之臣!”。

崇禎至死都堅信一點,是那群大臣將大明江山給敗光了,長年的假公濟私使得這大明王朝的大臣們個個富的流油,如果說這些大臣都沒有錢的話,那真是一個笑話。那麼為什麼這些大臣不願意在大明王朝危機存亡之秋捐獻自己的部分財富呢?這就體現一個叫做人性的東西了。



當時的大明王朝經過長時間的揮霍,已經在官僚系統上積弊日深了,整個體系都是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而在大明朝臣之間也逐漸養成了一種脫離正軌的價值觀,就是官府的錢就是我的錢,我的錢還是我的錢。所以在崇禎向大家提出捐銀子共赴國難的時候,這群人心裡想的大多都是,大明江山是你朱姓的大明江山,和我有何相干?那麼皇親國戚想的則是這些錢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昧著良心得來的錢,憑什麼交給你崇禎呢?

就拿崇禎的岳丈周奎來說吧,崇禎知道自己的這個岳丈有錢,於是就先給他封了個侯爵,然後就同他說拿出個十萬兩白銀來做個榜樣(當時真的沒人肯捐),可是這個時候周奎就哭的死去活來,說“我哪裡有這麼多錢啊?”(老臣安得多金?)然後說了一大堆有的沒的,說家裡吃的都是發了黴的米,實在沒有錢拿出來了,最後才痛哭流泣的拿出了一萬兩而且還依依不捨。崇禎也不肯了,這折扣打的太低了,於是就討價還價成了兩萬兩,周奎表現出一種沒法子出來。後來他的女兒,崇禎的皇后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於是就拿出了五千兩讓父親捐給國家,可是周奎先是吞了兩千兩然後再將其餘的三千兩給了崇禎。



周奎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代表,當崇禎要朝廷文武大臣捐款的時候,一時之間,原本錦衣玉食的大臣們都變成了乞丐模樣,衣服都打滿了補丁,門前都貼著本宅出售的字樣,達官貴人們都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都是節衣素食的辦事員。

很嘲諷的是,在崇禎發佈捐款的號召之後,一位60多歲的老人來到戶部,熱淚橫流的將自己一生的積蓄五百兩捐給了國家。崇禎聽到之後,立馬將這個老人封為錦衣千戶。可是,這樣的人畢竟只是少數,在國家危亡之際,和自身利益並沒有太大相關的普通百姓都明白國將不國的道理,可是那群大臣卻不知道。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大明王朝焉能不亡?

在李自成打進北京城之後,將一些明朝大臣處以極刑,逼他們捐出自己的財富,一時之間,北京城內響起了明朝官員的哀嚎。最終,李自成共收刮白銀七千餘兩,其中那個國丈周奎府中查抄出財寶幾十車,光是白銀就有53萬兩之多。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些官員虧的讀了那麼多的書,竟然連唇亡齒寒的道理都沒有明白。


妙齡老翁談歷史


崇禎的宗族是宗室,都是朱元璋留下來的皇子皇孫,身份尊貴,但是對於百姓國家來說,他們卻是一群蛀蟲。

地主士紳,是明朝既得利益者,他們的傑出代表是官員,是規模龐大的讀書人群體。

崇禎能讓皇室宗親交稅嗎?

朱元璋的皇子皇孫宗親們,都享受著國家特權,可以不交稅,甚至他們自己就能夠收稅。崇禎如果想要讓宗親們交稅,這些宗親馬上就敢改把崇禎“拉下馬”。

並且崇禎肯定堅持不到,闖王李自成來殺他。

崇禎能不能讓士紳地主交稅?

明朝的國庫裡沒有錢,明朝的百姓手裡也沒有錢,但是明朝的地主士紳有錢,非常有錢。但是這些地主士紳都享受特權,他們家裡的土地不用交稅。

明朝朝廷運轉,龐大的開支,都是依靠著廣大的窮苦百姓,支付的苛捐雜稅、民脂民膏來支撐。但是崇禎根本不敢動這些地主士紳的蛋糕,一旦從真流露出這種意向,朝廷大臣的口誅筆伐直接就會把崇禎淹死。

明朝的稅收、錢都到哪裡去了?

明朝一開始讀書人就享受特權,不用交稅,當然必須是有一定地位的舉人家族。

這樣的情況下,明朝只能向普通的老百姓收稅。雖然明朝的人口越來越龐大,開墾出來的土地也越來越多,產出來的糧食也越來越多,但是明朝所能收到的說越來越少。

明朝的大部分土地,都跑到了地主士紳的名下。

如果風調雨順天下太平,百姓們都安居樂業,自然是好的,但是一旦遇到天災,窮苦百姓衣食無著,只能夠賣土地。再加上有地主士紳強取豪奪,慢慢的土地都到了地主士紳的名下。

也許你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但是這些地主士紳的家人朋友,都會將自己名下的土地,寄放在地主士紳那裡避稅、逃稅。

明朝所能夠收到的稅收越來越少,入不敷出。

話說崇禎真的非常的可憐。

崇禎本人確實是非常的節儉,並且處理朝政也是非常的勤奮,但是崇禎一心一意想要做到的維護明朝的統治,終於因為明朝積重難返而失敗,最終成為了亡國之君。

崇禎是真的沒有錢,國庫、內庫都沒有錢,崇禎曾經向滿朝文武借錢,據說只得到幾十萬兩,但是李自成攻破北京抄家時,竟然抄到了7000多萬輛白銀。

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就在這裡。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這個問題要追溯到朱元璋時期了。因為朱元璋是貧苦農民出生,小時候遇到過大饑荒,家裡的許多人都餓死了。朱元璋在寺廟裡出家都活不下去還得出去乞討,所以朱元璋又叫作乞丐皇帝。所以朱元璋自己受過的苦他絕對不願意讓子孫後代再受,所以他做了個規定,他的子孫又大明養,另外給他們都儘量封土地,過上好日子,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朱元璋怕子孫們受苦,規定他們不得自己出去找活兒幹。這裡我不得不說,朱元璋確實是出於好心,但是兩百多年後,朱元璋的子孫太多了,政府根本養不起,養不起吧又不能自食其力,自己出去找活兒幹又是違法的,所以許多皇族子孫都餓死了。這個時候除了部分跟皇帝親近的宗室還算有錢,其他宗室過得還不如老百姓,不來找崇禎的麻煩就不錯了,還指望他們交稅?

另外一個問題,是崇禎自己的問題,由於他輕信東林黨,剷除了閹黨的勢力導致了,最高權力機構的平衡被打破,文官集團一家獨大,皇帝被架空,這些文官都代表著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其中也包括部分宗室和士紳,這些文官集團掌權者不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又不敢違反朱元璋的祖制,只好去逼迫老百姓了。

回答完畢。





曉夢迷蝶天蒼凌


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明末會農民軍起義不斷?我們都知道中國農民是比較溫順的人群,他們有飯吃,有活路是不會幹這個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事情的。所以發生大規模農民起義是因為確實是很多人都吃不飽飯,有人說崇禎時期正好趕上了小冰河期,造成中國多省乾旱,糧食欠收。所以自古當兵打仗有飯吃,再饑荒的年代也很少餓死當兵的,所以當兵成了很多人活下去的理由。

崇禎能解決這個問題嗎?我覺得解決不了,假如是太平時節,沒有外患的情況,朝廷可以調集其他糧食富餘的省份的糧食去支援糧食欠缺的地區,還可以對糧食欠缺的地區減免稅負。假如沒有滿清外患,崇禎頒佈這一系列惠民政策,估計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就算造反也沒有理由了。就算張李二人有野心,也召集不到那麼多人了,因為百姓只要有活路是不會去造反的。

而崇禎又不能減賦,反而在不斷的增加稅收。這個政策看上去很不合理,但是你能完全怪崇禎嗎?朝廷也是到了病急亂投醫,你不增加稅負怎麼去練兵,不練兵用什麼抵抗農民軍和八旗?所以即使是災荒之年明朝並沒有減少稅負,正因為朝廷的這一做法使得更多饑民參加了李自成等人的軍隊。

李自成為什麼能夠聚集到那麼多人?而且李自成還承諾三年不向百姓徵稅。那麼李自成靠什麼養過他的軍隊,李自成所攻陷的城池首先會抄沒當地官員或者藩王的家產,由於明朝已經存在了兩百多年,很多官員通過斂財一個個富得流油,有的藩王家族通過兩百來年的積累財富比本地幾年的稅收還多。所以李自成的政策基本上就是殺富濟貧,而作為人口大多數的普通百姓當然是歡迎這樣的革命。其實這樣的革命在中國歷史上是循環往復的,幾乎每一個新朝代通過武力取得政權都會走這一天路,說近的我們今天的政府不也是走了這條路嗎。

崇禎要想挽救自己的國家,除非自己革自己命,自己去打土豪殺劣紳。這樣做了行嗎?當然不可行,假如崇禎這樣做了,他早在1644年前就被人弄死了。明末官紳雖然腐敗,但是他們也是明政權的支持者,因為他們是既得利益者。假如既得利益者在這個政權裡得不到利益,甚至要付出自己的財產,那麼這些官紳馬上就會投入到反對明朝的一方去。所以崇禎基本上是沒轍了。再給他五年他也改變不了明朝滅亡的命運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明朝地主士紳的土地也交稅。皇莊,宗室,勳貴,軍隊所佔田地不多。明代很多藩王窮困潦倒,四處騙錢。



阮景東


崇禎不是沒有向功勳貴死戚收過錢,然後大臣一個個哭窮,功勳貴戚,一個個跑到街上賣字畫,賣家裡的東西,最後皇后看不下去了,把她爹叫到皇宮,給了一萬兩銀子,讓她爹在貼一點給捐了,國丈帶個頭。。

結果崇禎的丈人拿了一萬兩,自己吞了五千兩,然後捐了五千兩。把皇后氣的。。

崇禎為了打倒閹黨,重用東林黨,東林黨諸位大佬為了各自背後家族的利益,一上臺,就廢除了很多稅收。。原來萬曆,崇禎的哥哥時代能收的稅賦通通收不到了,加上崇禎朝,不僅僅要對內剿匪,還要對付日益強大的滿清。。。

朝廷越來越沒錢,最後河南山西一代官府收稅都收到大明滅亡幾十年後了。

崇禎作為一個困在皇宮裡的皇帝,他能瞭解下面的情況嗎?他之前的皇帝,通過廠衛,和各地駐守太監還能清楚瞭解各地情況,錢糧稅賦。。隆慶朝就漂亮的掙了好大一筆,就連崇禎的哥哥,也是依靠魏忠賢的閹黨,最起碼遼東一次次用兵,基本堅持下來了。。而崇禎呢,他只有東林黨。。

東林黨是一幫什麼貨色,那是一幫投河都嫌水涼的豬狗。東林黨諸人家裡,基本都是大商人,大地主,不然就是貿易主。。礦場主,指望這些人能為朝廷納稅交錢?

別逗了。

一旦朝政被一方把持,缺少了另一方的牽制,結局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崇禎在煤山上吊之前,說臣皆亡國之臣。。


金陵三哥


這首先要從明朝的制度上來說了,我們都知道在明朝有東廠,西廠,六扇門,錦衣衛,還有一些皇親國戚,各有各的勢力,各有各的地盤,明末有個大太監叫魏忠賢,這個人就屬於閹人一黨的,控制著朝廷,而且和南方富有的商人來往密切,所以說朝廷保護著富商,富商支持著朝廷,所以朝廷的運轉可以說和這幫富商息息相關,耳皇上不可能直接和他們打交道,所以這份差事就一直牢牢的掌握在大太監魏忠賢手裡,只因和皇上走的近,所以魏忠賢權侵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以說他掌握著明朝的根基,而皇族呢,朝廷規定,他們可以不用勞動,每月領俸祿,而且做生意還不用交稅。所以皇族們坐享其成,打把打把的撈錢,所以在當時富商和權貴就是最有錢,最有權的人。說到這大家就大致明白了為什麼農民要造反了,你說這有怨言,不至於要把明朝推翻吧,所以後面我就給大家說說,為什麼農民一定要大規模逼宮造反,而且為什麼這是那些權貴和富商不幫朝廷。

首先在明末的時候,各地都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天災,再加上明朝連年征戰,使朝廷沒有錢去賑濟災民好,所以百姓生活過得苦不堪言,有餓死的,有病死的,就在這個時候,朝廷發了一道聖旨,因為要打仗,朝廷要在全國實行三餉,說白了就是錢稅,而這些稅只能由老百姓來交,為什麼呢,前面我說到,皇族是不用上稅的,富商呢,因為支持著朝廷,而且有魏忠賢支持,所以說白了這些稅就是針對老百姓的,本身老百姓就沒什麼田,從明朝初期就有皇族大批的徵田,一直到現在幾乎好的田全讓皇族拿走了,百姓只能打工,所以手裡就沒什麼錢,而且又出現天災,所以這些稅壓根就沒發交,但朝廷又催的緊,不交就得殺頭,所以一來二往,農民就開始和其夥來造反,一開始是局部,後來發展成全國,所以這時擺在朝廷面前的就是如何收拾這洪水般的起義大軍了。

情況如實的報給個皇帝,結果皇帝氣的一病不起,最後駕崩了,後來崇禎繼位,這時內憂外患,使這位新皇帝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就詢問大臣們,大臣們說的最多的就是錢,有了錢就可以招兵買馬,有了錢就可以賑濟災民,解決朝廷所面臨的困難,可是之前發生在全國的徵餉導致了農民大規模起義,國庫又沒錢,該怎麼辦呢,這時大臣們說可以向皇族富商們徵稅,但被崇禎拒絕了,因為崇禎明白,首先皇族是明朝的血脈,從明朝初期到現在已經有數不清的子孫,而且他們就像明朝的蛀蟲一樣,每天都在蠶食大明的根基,這時你讓他們掏錢,不但錢拿不來,連自己的皇位可能都保不住,因為自己沒錢,有幾個人願意幫自己呢,剩下就是富商了,崇禎想了想,還是不能去,因為從他的前幾任開始,宦官就把持著朝政,勾結著富商,所以這時去不但得罪了一幫宦官,而且還得罪了富商,不但錢拿不來,有可能以後富商應該給朝廷的錢都拿不來了,所以沒有皇族的支持,沒有富商的支持朝廷是沒法再堅持的,所以想到這,不去要還能堅持一會,去要估計自己就堅持不了了,所以大明已經積重難返了,再有,在富商權貴的眼裡,大明以是日落西山,再去投錢,也沒多大意義,何不去支持下一個掌權者,或者國家,對於他們心裡只有錢權,誰當皇帝都一祥,無非跪的人不一樣,而且在那種天天打仗的年代,誰不為自己留條後路呢。

說到這,其實挺為崇禎皇帝惋惜的,接了一個爛攤子不說,而且還乾的窩囊,後來的大清朝雖然解決了宦官干政,確沒解決皇族權貴的步步蠶食,所以在百年之後也就亡了。在我們現代社會就解決了這些問題,是不是活在當下挺好呢。


不要懷疑我的未來


崇禎是不可能向自己的宗族和地主仕紳徵稅的。

一、崇禎自己的宗族異常龐大,也沒有多少錢;

二、全國絕大多數的仕紳,雖比老百姓生活好,但也只夠維持自己的生活,沒有多少錢;

三、明朝真正的錢,在東林黨及其附庸的少數財團仕紳手中。

明末嚴重通縮,多爾袞入主中原,明朝百萬大軍由於缺餉調無可調。

最終由李自成在東林黨家中搜出7000萬兩白銀,明朝一年財政收入才500萬兩。

人以類聚,曹操能聚集郭嘉、荀攸、荀彧一大批智商頂級的謀士;崇禎只能聚集東林黨一批人渣。


人以類聚,曹操對楊修是直接處斬。

崇禎是不會對東林黨下手的。


用戶67724358697


崇禎作為一個困在皇宮裡的皇帝,他能瞭解下面的情況嗎?他之前的皇帝,通過廠衛,和各地駐守太監還能清楚瞭解各地情況,錢糧稅賦。。隆慶朝就漂亮的掙了好大一筆,就連崇禎的哥哥,也是依靠魏忠賢的閹黨,最起碼遼東一次次用兵,基本堅持下來了。。而崇禎呢,他只有東林黨。。

東林黨是一幫什麼貨色,那是一幫投河都嫌水涼的豬狗。東林黨諸人家裡,基本都是大商人,大地主,不然就是貿易主。。礦場主,指望這些人能為朝廷納稅交錢?


MrQinXinShun


以為老百姓是有取之不盡,再剝削不敢造反之類,殊不知物極必反,最終挖坑埋了自己。歷史告訴我們,最愚昧是統治階級自己,為了一已之慾,害了子孫後代及親近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