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稱帝到溥儀退位,這期間的皇帝按綜合實力排位,你認為誰會排第一?為什麼?

大漠孤煙ftms


從贏政到溥儀,按綜合實力排位,皇帝排第一的,應該是唐太宗李世民。

一,武功。在唐朝的整個開國過程中,李世民一直在軍中一線指揮作戰,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知識和經驗。這是秦始皇和漢武帝無法比及的。


二,文治。唐朝建國一代之內,便創造出了著名的"貞觀之治”,這是前無古人的。充分表現了李世民的高超的治國理政才能。

李世民的政治才能,通過他同魏徵的關係集中表現出來。

魏徵曾是太子李建成的親信,曾進言李建成除掉李世民。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不但沒有加害,反而重用魏徵,引為親信大臣。甚至魏徵在朝堂上直言進諫,不給李世民留面子,氣得李世民下朝跟長孫皇后嘟囔要殺魏徵,而經長孫皇后解說後,他又對魏徵信任如初。

正是因為唐太宗的英明睿智,知人善任,才取得了貞觀之治的輝煌成就。

所以,就文武兼備和功業成就綜合而論,唐太宗應為古代皇帝第一。


歡迎點評。


WM曉奇


我心中的九大帝王!

1、贏政。始皇帝,華夏的祖龍,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秦帝國,新創了一種社會形態,前無古人。

2、項羽。西楚霸王,用三年時間摧毀了秦人數百年的基業,分封諸侯,政由羽出。

3、劉徹。漢武帝,完善了帝國的架構,把威脅中國北方數百年的匈奴族打殘廢了,打出了漢民族的自信心。

4、楊堅。隋文帝,又次統一了戰亂數百年的華夏大地,通過科舉考試選拔賢與能,為唐宋的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奠定了基礎。乃帝國曆史的重要節點。

5、李隆基。唐明皇,盛唐的締造者與終結者,他之所以上榜,只因他沾了盛唐詩人的光,從此中國有了唐詩,世界上有了唐人。

6、趙禎。宋仁宗,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能稱得上仁的皇帝,國家之幸,蒼生之福。最關鍵的是,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催生了千古一人的蘇東坡。

7、忽必烈。大大的元帝國,除了地多,還有元曲。這就夠了!

8、朱棣。明成祖,這小子犯上作亂當了皇帝,但派鄭和下西洋,找解縉編寫了永樂大典,人不咋地,但文治武功都還行。

9、玄燁。收復臺灣,逐退沙俄,夠可以的了!


拒絕下流


歷代皇帝綜合實力排名

1.秦始皇,人口3000萬,國土340萬平方公里

2.劉邦,人口6300萬,國土609萬平方公里

3.劉徹

4.王莽

5.苻堅,人口2000萬,國土358萬平方公里

6.楊堅,人口5000萬,國土467萬平方公里

7.李世民,人口8050萬,國土1237萬平方公里

8.趙匡胤,人口1.26億,國土280萬平方公里

9.忽必烈,人口9000萬,國土1372萬平方公里

10.朱元璋,人口2億,國土997萬平方公里

11.朱棣

12.愛新覺羅•玄燁,人口4億,國土1316萬平方公里


李從芳TPL


給歷朝歷代的皇帝排名,我只能是排一下我心中前幾名的皇帝,僅供參考!

第一名:秦始皇嬴政

入選理由:千古一帝,這四個字就讓他當之無愧,他統一了名族,統一了國家,他是繼往開來的開拓者,他是當之無愧的始皇帝!!

第二名:漢太祖劉邦

入選理由:漢朝的開國皇帝,也是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在秦末漢初,他面對的是一個亂世,他的成功在於高情商和知人善任,做到三年滅強秦,五年敗項羽而成帝業,真所謂是漢黃千古一英雄!

第三名:明太祖朱元璋

入選理由:大明帝國的開拓者,出身貧寒,卻能成為帝王,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他一生勤於政事,創設了大量的制度典章,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基業,還對後世影響深遠。

第四名:漢武帝劉徹

入選理由:十六歲登基,為了鞏固皇權,設置中朝,開創了察舉制度選撥人才,也是獨尊儒術的政策開拓者。

第五名:唐太宗李世民

入選理由:開創了貞觀之治,在位期間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使百姓休養生息,國泰民安,在對外開疆拓土,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為天可汗,為後來百年唐朝奠定了重要基礎。

不排了,越往後排越糾結,這是我心中的前五名,不服來辯,來盤我!!





無知爸比


祖龍秦始皇嬴政排第一,其他人離他很遠。嬴政的功業光耀兩千年,澤被億萬人。史書對他評價不高,往小了說是史家的小肚雞腸,往大了說是史家的恥辱。

想進排行榜前端的帝王,必須有影響後世一兩千年的功業。秦始皇統一全國,結束亂世,還天下以太平,讓一統的觀念在中國紮根,後代無論什麼亂世,割據的政權只要安定下來後,都會有統一的心,這是始皇的第一件功績。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便利了不同方言之間的交流,加強了各地的溝通,增強國家向心力,這是始皇的第二件功績。廢分封,行郡縣,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避免了分封領主的割據分裂,這是始皇的第三件功績。北擊匈奴,為統一王朝營造了較為安全的外部環境,南征百越,拓展帝國版圖,這是始皇的第四件功績。行三公九卿制,開創全新的國家治理模式,這是始皇的第五件功績。以上五件功績都是有千年影響的大功業,之後的帝王根本無法與他匹敵。

史家僅因始皇多徵民力,坑殺幾百名騙人的方士,燒了各諸侯國的史書而黑他,氣量太小。有功業的帝王哪個不是用盡民力的?被坑殺的儒生其實是騙人的方士,他們騙始皇被發現後不思改悔反而誹謗,所以才被坑殺。所謂焚書,燒的只是統一前各國散落在民間的史書,秦朝官方還保留著這些典籍,真正燒掉這些典籍的是進入咸陽後燒燬秦朝宮殿的項羽。

祖龍之後有影響千百年大功業的帝王只有兩位,一是漢武帝劉徹,二是隋煬帝楊廣。漢武帝的主要功業是擊敗強大的匈奴,加強對西域的溝通和控制。擊敗匈奴不僅是軍事意義的功業,更重要的是洗刷了漢朝立國幾十年來和親納貢買和平的恥辱,讓漢朝站起來,為國家注入了信心,更為這個民族注入了信心,從漢武帝起,我們這個民族被稱為漢族,我們的國家被稱為大漢、強漢,這種信心影響了這個民族幾千年。隋煬帝楊廣的主要功業有幾條,一是在未登基前參與了統一戰爭,使西晉以後分崩的華夏再歸一統,結束了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再次為中國注入統一的觀念;二是開創科舉制,逐漸打碎門閥,為平民開創了往上層流動的階梯,也為國家的治理吸納了人才;三是開鑿大運河,加強了人員貨物流通,大運河澤被兩岸一千多年。這三件也都是有千年影響的大功業。隋煬帝錯在三徵高麗,一次失敗或二次失敗後如果收手,那麼他就是比肩祖龍的帝王,可惜第三次徵高麗葬送了國家,也葬送了隋煬帝比肩祖龍的機會。

唐太宗沒進前三一是因為史書上對他的記載有很多是他篡改的,誇張了自己的功業,刪除了自己的過錯,二是唐朝的強盛並不是他一人的功績,而是他和唐高祖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幾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鴆羽千夜164821532


從秦到清,歷時兩千多年,先後有四百多為帝王,最年長者乾隆的89歲,最小者東漢的殤帝,剛生下來100多天即為,不到一歲就夭折。在這四百多位帝王者,有雄才大略者、有荒淫無道、有勤政為民者、有昏庸懶政者,也有各種奇葩皇帝就不一一說了。按他們對中國歷史的重要性,我勉強排一下序,因為他們其中實力真的不相上下,都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帝王。

1、秦始皇

毫無疑問,從古至今的千古一帝,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開拓者,中國連綿兩千多年的帝王統治的創造者,無論如何抹黑他,都不能抹殺他在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地位。

2、漢武帝

進一步完善了中華大統一帝國的制度、思想框架,使大統一帝國思想徹底深入人心。也給了這個民族發自內心的自豪,使“漢”成為我們這個族群的統一稱呼。也確立了儒家思想作為中華文明核心思想的歷史地位,從精神上確定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3、隋文帝

結束了近三百年的胡人亂華大動亂,重新實現了中華的大一統,把中華文明從歷史最危急的時刻中拯救出來,並創造了極其罕見的開皇之治,將中華文明推向新的高峰。也創立了自秦之後的又一個新的政治制度,深刻影響此後一千三百多年的中國歷史。

我認為,此三位帝王是中華歷史上極其重要的偉大帝王。有了他們,我們才有統一的中華民族,我們才有今天極其燦爛的中華文明,我們才是令人驕傲的中國人。


蝦果仁


中國兩千多年的漫長帝制社會里,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專制統治的象徵與代表。據統計,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國共有皇帝422人。

第一,秦始皇

國內: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帝制朝代:大秦帝國。

書同文,車同軌,郡縣制,統六國,擊匈奴,踏百越,築長城,保邊疆,修靈渠,通水系。統一度量衡,首創“皇帝”稱號,中央集權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大一統思想…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用的都是秦朝的制度,秦朝的法律,秦朝的思想,直到現在還無時無刻影響著中國,這是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而秦始皇自己也成為後世皇帝的模範,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國外:秦始皇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在國外的影響是什麼程度呢?在《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偉人》一書中,秦始皇排名第十八位!甚至在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之前。所以千古一帝,秦始皇當之無愧。

第二,漢光武帝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劉秀的先世,因遵行“推恩令”的原則而從列侯遞降。到他父親劉欽這一輩,只是濟陽縣令這樣的小官員,而劉秀在起兵之前只是一個普通的平民,但是他卻勤於農事,以此為樂。後來劉秀去長安求學,在街上看到執金吾走過,場面甚是壯觀、闊氣,大為感嘆,發出了:“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感慨和嚮往,也引發了甚多亂世梟雄的共鳴。論學歷他稱帝以前就是太學生,論打仗昆陽大戰幾千人打敗王莽40萬大軍,當真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所以劉秀也是中國所有皇帝中最全能的一位。

第三,隋明帝

我為什麼不把楊廣叫隋煬帝而叫隋明帝,因為人家本來諡號就為“明”,只是李世民為了黑他而用“煬”,人云亦云,所以現在只知道他叫隋煬帝了。楊廣楊廣在位14年,有人評價他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一善固然不能遮百惡,一罪也不能廢百功。”

楊廣登基前完成天下統一, 結束了上百年來中國分裂的局面。也結束了中國三、四百年的戰亂時代。從此中國進入了和平、強盛的時代。這可不是李世民指揮部隊平定各路農民起義與割據的小軍閥能比的(而且其中多半都是他父兄的功勞,與他沒多大關係)

修建了大運河,使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逐漸成為一體。修建大運河是凝聚中國之舉。滿足了將已成為全國經濟中心的長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連接起來的迫切需要,也為中國後世的繁榮富強打下了牢固堅實的基礎。

親自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 ,楊廣到達張掖之後,西域二十七國君主與史臣紛紛前來朝見,表示臣服。各國商人也都雲集張掖進行貿易。隋煬帝親自打通了絲綢之路,這是千古名君才能有的功績。為炫耀中華盛世,隋煬帝楊廣在古絲綢之路舉行了盛大的萬國博覽會,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開創科舉 制,大業二年(公元606年),隋煬帝始建進士科,典定科舉制度,這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楊廣創建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科舉制,開設進士科,那時的進士科以考政論文章為主,選擇“文才秀美”的人才。《通典》說楊廣優先考慮的是個人的品質而不是文才,這種“任人唯賢”的改革連現在的教育都不能比得上,由此可見他的眼光非比尋常。他失敗的地方是用民過重、急功近利,步子邁的太大了,導致社會經濟受損,人民難以生活,所以才會失敗。

歡迎補充哦⊙∀⊙!


回首已無故人


簡單在網上了解了下,從秦朝開始統計,中國一共經歷了大大小小83個王朝,歷時2132年,一共有422個皇帝,這麼多皇帝非要做個排名也很難公正的去排名,是非功過更多就給專家們去考察,今天我們主要以根據對後世影響力大小來談談下面這兩個皇帝。

第一位,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滅六國,統一中國,廢除分封制,創立中央集權的帝王制,實行三公九卿制度,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具影響的大行動,不僅是將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更是結束了數百年的貴族王侯專政的王國時代,進入了君主專制的帝國時代。

綜合秦始皇一生的大小事際,我們總結了幾件對後世的發展產生了足夠久遠影響幾件大事記:

1、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自秦統一後,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的時期出現了割據狀態,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

2、統一貨幣


秦始皇統一貨幣,結束了數百年貨幣種類繁多,換算方法不統一,商業經濟發展嚴重停滯的局面。統一貨幣之後加強了全國各地的經濟聯繫,促進了商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貨幣的統一也加固了集權統一,穩固了國家統一的局面。

3、統一文字和度量衡,對我國以後文化的發展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4、修築了著名的萬里長城和靈渠等古代工程,鞏固祖國的邊疆。

作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嬴政,在戰場上他是無敵的,在治理國家上更是多次打破舊制度,建立極具深遠影響的新朝制;但同樣的他的負面事件也不少,不管是"焚書坑儒"的惡行,還是後期打造奢華至極的阿房宮都使得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甚至在很多時期負面評價多於正面評價。

說完秦始皇嬴政,我們來重點說說下面這個皇帝——隋文帝楊堅!


在中國數百個皇帝之中,隋文帝楊堅不管是在政治才能還是軍事能力上都不是出眾的,但個人以為在對後世的影響程度上來說,隋文帝楊堅毫無疑問是巨大的!

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主要來看看楊堅在位期間所做的事情,相信大家也會有同樣的看法。

實行科舉制度

科舉是我國古代首創的朝廷選拔人才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

科舉制由隋文帝楊堅發明推行,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舉制度的發明和推行是奠定了中國人才選舉的重要基礎,短期來看盛唐的成功和科舉的創立有著不可切割的聯繫,長遠的角度去看,科舉制度的影響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也是非同小可,現在社會的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考試、教師考編等等多種人才篩選的考試製說白也是科舉考試製度的延續;



根據相關文獻記錄,在西方歷史學者眼裡,隋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皇帝:“他成功的統一了經歷數百年嚴重分裂的中國,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通過科舉考試來選拔政府官員,為國家選拔了一批批非常得力的人才”。

《劍橋中國隋唐史》中對隋朝的評價是這樣的:“隋朝消滅了前人過時和無效率的制度,創造了一箇中央集權帝國的結構,在長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區發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識……隋朝的成就肯定是中國歷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楊堅,西方人普遍認為他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在衛報2001年評出的世界百位偉大帝王中,他的排名在中國皇帝中居首位。

對於秦始皇和隋文帝大家對小編的看法是否認同呢?歡迎大家在底下留言和小編一起討論~


瘋言歷史


我心中的九大帝王:

1、秦始皇:始皇帝為中國歷史開闢了一個新的時代,建立了帝國,將分封制改為郡縣制,統一了度量衡,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大統一奠定了基礎。

2、漢武帝:漢武帝可謂文治武功,其將之前的黃老治國,改為獨尊儒術,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促進漢文化的形成;

3、隋文帝: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建立了科舉制度,給平民以上升的渠道,結束了南北朝的動盪,完成了統一;

4、宋太祖:結束了五代十國混亂的政治格局,讓知識分子的地位直線上升,為宋的經濟文化繁榮奠定了基礎;

5、明成祖:設定了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根本方略,編修《永樂大典》,派遣鄭和七下西洋,讓東方文化得以傳播;

6、康熙:確立了中俄邊界,對新疆西藏加強了統治,收復臺灣。

7、光武帝:從新末大亂到光武統一其用了二十年時間,結束了新朝末年的混亂統治,光武中興,讓中華民族得以修養。

8、朱元璋:結束了元代高壓腐朽的統治,建立明朝。

9、隋煬帝:修建大運河,促進中國南北相通;






蟲二小生


第一始皇帝嬴政,第二漢武帝劉徹,第三漢宣帝劉詢,第四漢光武帝劉秀,第五梁武帝蕭衍,第六魏孝文帝拓跋宏,第七宋武帝劉裕,第八隋文帝楊堅,第九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女皇武則天,第十一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二宋太祖趙匡胤,第十三宋仁宗趙禎,第十四元世祖忽必烈,第十五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明成祖朱棣,第十七清聖祖康熙玄燁,第十八清高宗乾隆帝弘曆。

第十九晉武帝司馬炎。晉武帝前期勵精圖治,後期腐化昏庸,是八王之亂的源頭。但其一統天下,結束戰亂分裂局面的歷史功績是有的,所以還是排在最後。

如果從歷史功績來排,我認為應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隋文帝、明太祖、清聖祖、光武帝、漢宣帝、武則天、唐玄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