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張道藩要拋棄蔣碧薇?

麗華


少女時的蔣碧薇遇到了風流倜儻才貌出眾的徐悲鴻,不惜悔婚與徐悲鴻私奔日本,生米變熟飯。那是真愛!

後遇到了同樣才貌雙全的張道藩,張道藩大獻殷勤,體貼入微的關愛使此時備愛徐悲鴻冷落忽視的蔣碧薇的內心泛起漣漪。孫多慈的再度介入,使蔣碧薇有了嫁錯人的心理,對張道藩有了我未嫁時你未娶多好啊!遂對濫情的徐悲鴻產生了報復念頭。從1937年至1945年間做了張道藩的情人,1945年才與徐悲鴻正式離婚,報復是主要的!

到臺灣後,孤苦伶仃的蔣碧薇把張道藩看做自己的希望寄託,企盼著自己能得到名份,陽光下名利場中自己能與張道藩手攜手肩並肩出雙入對。鉛華洗盡,歲月流傳,步入晚年的張道藩似乎也已看淡風月,回首過往,對妻兒幾十年來對自己的隱忍多了些愧疚。逐漸有了倦鳥歸林之心,故冷淡蔣碧薇也就再自然不過了。知性且早已洞察人世冷暖的的蔣碧薇也自然明白這一切,體面、自尊還是要的,那就放手吧!心中的不捨也是有的,難說是徹底的愛,但絕不是恨,臺北臨終病塌前的探望就是說明了。因此不能簡單的說張道藩拋棄了蔣碧薇!


小陌逢春


看過蔣碧薇的自傳,文筆優美,大家閨秀的風範。在少女時期,受徐悲鴻的引誘,與他私奔到日本。為他生了兩個孩子。但是徐悲鴻後來移情別戀自己的學生孫多慈。蔣碧薇為了家庭,把徐悲鴻和孫多慈的私情告知女方父母。使徐悲鴻的戀情受阻。徐悲鴻也是真做的出來,登報說他和蔣碧薇是非法同居,本來就沒有媒妁之言。蔣碧薇的悲憤可想而知。她就和徐悲鴻分手,但是需要他對她做出補償。那就是一百張徐悲鴻的親筆畫。

張道藩在留學的時候就對蔣碧薇情有獨鍾。雖然後來結婚生女,但是一直給她寫情書。在蔣碧薇失去家庭父母支持,失去徐悲鴻感情的時候,給了她很多慰藉。後來他們一起到臺灣,在一起生活了十年。後來蔣碧薇感覺到張道藩開始想念女兒,所以兩個人就分開了。

蔣碧薇是一位很有風骨的女人。

在徐悲鴻最困苦的時候和他在一起。養兒育女做家庭主婦。是徐悲鴻有婚外戀情,才導致他們最終分手。後來孫多慈嫁給了別人。徐悲鴻又想回到蔣碧薇的身邊。蔣碧薇說,如果孫多慈沒有嫁給別人時候你回心轉意,我歡迎你。但是現在孫多慈嫁給了別人,你要回來,決不允許。

她和張道藩感情很好。但所謂緣起緣落。張道藩給她寫了那麼多的情書,這是打動她的最主要的原因。張道藩把最好的年華感情都傾注在她身上。把自己的妻女安置在外國。年紀大了突然想享受天倫之樂,兩個人很友好的分手。

之後十年時間,蔣碧薇獨自生活。寫了自傳《我與悲鴻》《我與道藩》將不為人知的往事娓娓道來,沒有悲傷沒有欣喜,只有生活往事歷歷。

對徐悲鴻,她最開始是仰慕才華,在懵懵懂得年齡和他私奔。她在書中懺悔是對父母的不孝愧疚。這件事情讓父母蒙羞,自己最後也是為年幼無知而悔悟。和徐悲鴻的感情因為他的無情無義而消磨。但是她捍衛了自己的權利。她後半生優裕的生活就是因為了那一百張徐悲鴻的畫。

她甚至再遇到過去的情敵孫多慈的時候,告訴她大師去世的消息。孫多慈是很傷心發文悼念,不久也鬱鬱而終。

對張道藩,她就是他偶像。默默的守護在她身邊。那些情書就是他們感情印證。談不上誰拋棄誰。是他們正視自己的感情,感情濃烈時候,不顧世人側目,勇敢的在一起。緣分盡了,就平靜的分手,留下美好的回憶。晚年她生活的充實而幸福。她的一生也是這樣。

讀她的文章,聽她娓娓道來,那些塵封已久的故事。











沉香Bepa心理諮詢師


我覺得是蔣碧薇愛的更多的是徐悲鴻,她一直在等徐悲鴻來挽回她。所以,她不屑於張道藩給的名譽,張道藩就是知道蔣碧薇心裡有徐悲鴻,所以才不跟他結婚,那意思就是你可以一腳踏兩船,我也可以。就是小情侶直接的慪氣,所以,張道藩是真的很愛蔣碧薇,並且後來有點因愛生恨,故意整蔣碧薇,就是想讓蔣碧薇更愛自己一點。


珈琳寶359


張道藩和蔣碧微同居二十多年。但是,始終沒有和法國太太離婚。最後是蔣碧微看和張道藩結婚無望而離開的!


亦然59


越是愛一個人,佔有慾越強。如果此時對方心中哪怕有一點位置是留給其他人的,都是當事人接受不了的。愛的越深,可能傷害的越深


豆角麵條


請看蔣碧薇的和張道藩的愛情一書就知道了。愛情是有期限的,當身體衰竭之時,已無法談到去愛,魂隨體壞。


用戶3003851722422


外人能看到多少事呢?倆人一起生活,涉及到感情啊經濟啊人情啊!事情多了去了,誰知道因為什麼事傷了感情呢?


花小仙2


無論男女,我覺得還是活的真實點好,瀟灑點好!後悔一生,苦悶一生真的讓人唏噓!還是那句話,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歲月151261507


婚外有情,何談拋棄?!


思念122428861


因為愛的深,所以傷的重,或許是有多愛就有多恨吧,傷害是故意來獲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