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才能與功績,你認為諸葛亮和韓信誰更厲害?

泰山之巔誰與爭峰


才能是分很多種的。如果從軍事指揮的才能來看。兩個人差不多大體相當。戰略上,韓信略強。戰術上。諸葛亮好一點。政治才能上,韓信比起諸葛亮就差得多了。從韓信的真齊王假齊王這個事上就可以看得出來。至於陰謀陽謀鬥心眼,韓信根本就不可能和諸葛亮相比。不然的話,他也不會死在一個老孃們兒手裡。而諸葛亮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陰謀陽謀上,都可以保證他死以後,他的家人依然安然無恙。贏得蜀國以及對手的稱讚。甚至於後世以及歷史都對他讚歎不已。






明月居士詩詞


論才能與功績,韓信與諸葛亮相比,誰厲害?其實對於這種類似的問題非常多,諸葛亮是中國智慧的化身,在中國歷史上有才能的人都拿來跟諸葛亮相比,說明諸葛亮的智慧是非常之高。

韓信被後人稱為兵仙,也就是說韓信在軍事才能方面很強,諸葛亮被後人推崇為智聖,也就是說明諸葛亮綜合能力非常強,在綜合能力方面,韓信與諸葛亮完全不在一個層次,諸葛亮完爆韓信,所以這裡比較的只有二者的軍事才能,二者在歷史上軍事地位,韓信諸葛亮都是武廟十哲,地位是一樣的,只能比較二者的軍事戰績,但是兩人相比,我覺得也沒有可比性,因為兩人所處的形式完全不同。

韓信所處時代,天下大亂,諸葛亮出山時,天下已經形成二分天下,基本處於穩定狀態。再者韓信的對手除了項羽根本沒有人能拿得出手,在戰爭方面,地方軍事力量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地方統帥軍事才能太強,而韓信唯一擊敗的對手項羽,實際上是劉邦和英布擊敗的,韓信只是撿了個便宜,其他對手還真的拿不出手。反觀諸葛亮對手,曹操、周瑜、曹真、張頜、郭淮、司馬懿等都是當世名將,上述任何人都不比韓信對手弱,而且強軍事能力也不是一點,更沒有談軍事力量懸殊問題。最後諸葛亮的君主比較無能,韓信的君主是明君,一個國家強盛與否直接關係到君主的才能。

所以拿二者的戰績來比,覺得沒有可比性,對手、軍事力量、戰局形式完全不同不好對比。論戰績諸葛亮沒有韓信的戰績耀眼,但是論戰術過程,諸葛亮比韓信戰術要可怕的多,你想想,諸葛亮能把名將周瑜戲耍一番,能把名將曹真給氣的抑鬱而死,能把名將張頜整死,更能把用兵高手司馬懿打的畏蜀如畏虎、千里請戰,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十萬大軍,最後只能感嘆真乃天下奇才,可見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高到令人恐怖至極,連用兵高手司馬懿,佔盡各種優勢,兵力數倍於諸葛亮,但是也只能當縮頭烏龜自保,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得有多高?當初廉頗守白起,廉頗也不懼怕白起到如虎一樣,當初鄧艾守姜維,鄧艾也沒有如此懼怕姜維。

總的來說,在軍事方面,我更欣賞諸葛亮,在對戰方面,我更喜歡打的對手懼怕自己,而又欣賞自己,在戰場上掌握主動權,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來去自如,這才是更高的軍事才能的體現,我最不喜歡的就是像司馬懿這樣毫無尊嚴的打仗,打又不敢打,別人到自己地盤上撒野,也束手無策。


汐水柔情


應該說二人各有所長。軍事上韓信遙遙領先,綜合素質諸葛亮佔優。

韓信素有“兵仙”之稱,其軍事能力在整個中國歷史排進前三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許多經典戰例都出自此君之手,可以說劉邦的天下有一半是韓信打下的。但是韓信的結局眾所周知,此君是軍事天才同時還是政治侏儒,在老闆面前不知收斂,還屢次捋老虎的鬍子,甚至還想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無奈這方面他遠不是劉邦的對手,最終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而諸葛亮在中國人心目中就是個完人,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千古楷模。他於政治、軍事方面的能力很均衡也很出色。他心懷興復漢室的理想幫助劉備佔據荊、益二州,三分天下有其一,劉備死後身兼軍政大權,權重而不凌主,內修德政外討強虜,然終不能成功,非其能力不濟,蓋因天也,時也,非一人之力可以改變。




呂士貞


對於歷史人物讓他們隔空打架,很有點關公戰秦瓊的味道。時代決定人物,人物引導時代,這是時勢與英雄相互推助,優勢互補的規律。如果一定要問韓信和諸葛亮誰的功勞大?只能把他們放到當時的時局中去分析。秦朝未年群雄並起,諸候小國自稱為王的不計其數,而通過嫌併吞沒,最終剩下項羽和劉邦兩大集團。項羽雖武功蓋世,且有范增相助稱霸天下。但由於項羽夲人氣魄見識胸襟使然,在與劉邦爭天下過程中,先是失去了范增,後剛愎自用,有才能的人卻不用,資助於劉邦,最終力盡智窮,自刎烏江。有人說項羽代表的是六國舊貴族勢力,劉邦代表的是中小地主勢力,兩相比較封建制度比奴隸制度更先進,所以獲得天下響應,這是主因。客因是劉邦用人得當,放手讓他們發揮才能,他恢宏大度,對人才收放自如,比如韓信,出身微賤,但胸懷大志,先是投項羽,經過觀察,他得出結論,項羽絕非蓋世雄主,只能是匹夫之勇的豪傑,他看到在他手下,絕無出頭之日,因此他另擇新主,投到劉邦手下,起處由於他的出身同樣不受劉邦重視,只封他一個管糧草的小官,一日丞相蕭何檢查糧倉,發現韓信治理的井井有條,很是奼疑,通過交談發現韓信的一番宏談廓論,蕭何大為驚異,馬上推薦給劉邦,劉邦以韓信出身微賤只授於他一個一般的將軍,韓信大失所望,心中的抱負不得舒展,於是他捲鋪蓋卷投奔他人去了,恰遇蕭何來探消息,得知韓信己乘夜遁去,這才有了千古一戲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美淡,後來的事大家都曉得了,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但韓信也不負重望東出擊章邯等秦之名將,先勝三韓,隨之下趙,收代燕,攻齊,最終垓下一決勝負,為漢朝立下了赫赫戰功。如果當時沒有韓信和劉邦以及項羽歷史可能重寫,但歷史就是歷史不容戲說。韓信的功勞就在於順應了天下一統,人心所向,他自己又能順勢而為。

諸葛亮的一生,又是另一番景象。西漢時歷史格局是由分散走向統一的格局。而三國時期則是由合向分變化的格局。《三國演義》開篇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果說也算曆史規律的話,那麼東漢未期三國之前正處於“合久必分”的變化之中。

東漢未年東漢政權,風雨飄搖,各地州郡,割地而劇,成為國中之國,各打東漢政權旗號,號令天下,互相攻伐,任州郡而建政權者,不計其數,自漢和帝末年,至漢獻帝初年天下紛爭,各州郡以大吞小,爭州跨郡,各不相讓,政局樸朔迷離,此時的劉備自平黃巾以來,縱橫天下數十年,一事無成,接陶嫌,附曹操,又隨袁紹,往附劉表,雖有萬人敵大將關羽,張飛,趙雲等又有平庸文臣糜竺,糜芳,簡雍之輩,也只能是如惶惶喪家之犬,朝不保夕,又不知路在何處,後經人指點,四十七歲的劉備三顧茅廬,不齒下問,拜二十七歲的諸葛亮為軍師,從此才走向正規。令人為之一嘆的是諸葛亮對劉備說的著名的《隆中對》對時局作了令人折服的分析,那就是三分天下,為劉備描述了未來的藍圖,終諸葛亮一生都在為自己立下的宏願中奮鬥著,直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也許是歷史的安排,讓其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重重一筆。要說諸葛亮的貢獻就是,未出茅廬,先定三分。為蜀漢鼎立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歷史的發展有自己的規律,歷史人物也脫離不開當時的客觀條件和事實,也跳不出歷史的週期率。因此我們現在應有正確的歷史觀,不應苛求古人,而應當將其放到其客觀存在的歷史背景中去評價歷史人物,才是正確的。

杜甫有數首吊諸葛亮的詩,今作尾聲:

其一:

長星咋夜墜前營,

訃報先生此日傾。

虎帳不聞施號令,

麟臺惟顯著勳名。

空餘門下三千客,

辜負胸中十萬兵。

好看綠陰清晝裡,

於今無復雅歌聲。

其二:

丞相祠前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捿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沾襟。

其三:

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

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

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

志決身殲軍務勞。


狼煙一九三一


個人覺得論功諸葛亮,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表明下觀點,首先諸葛亮從出山開始矜矜業業為劉備奮鬥,大事小事一把抓,從幾千人的部隊愣是被他經營成三國之一的蜀國,這中間的艱辛可想而知,而且雖然沒有最後讓阿斗統一全國。但是憑藉一己之力能讓蜀國發展成如此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說說兵王韓信,從劉邦後期跟隨,登壇拜將拜大將軍,可以說真正讓他一戰成名的也就垓下之戰,他領兵很厲害不假,一戰定天下,但是之前劉邦自己攢下的家底才成就了他,從幾場戰役就蓋過諸葛亮幾十年的功績我認為不行


晴空喜歡笑呵呵


才能方面:韓信是天才的軍事家,在戰場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諸葛亮長於治軍用兵能力跟韓信無法比,但其政治才能,治國御民的能力都是韓信無法比的。功績方面:韓信在軍事方面為劉邦結束了秦末以來的亂世,使得國家重新統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從而才有了400多年的大漢基業,成就的是王業;諸葛亮終其一生只是輔佐劉備建立並治理了蜀漢政權,成就的是霸業。因此個人認為,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如韓信但綜合才能比韓信強很多。從對歷史進程的影響來看韓信建立的功業比諸葛亮建立的功業要大。


138997593


一本《三國演義》造就了諸葛亮萬年第一的地位,其它人根本不可能與他相提並論。既然神奇的群體以小說為憑,那麼有“想法"的造神運動永無止境。悲劇總是想當神的魔鬼引起的,然而悲劇的真正實施有就是一群愚民。

同理神劇經久不衰也是因為一群愚民,拜託吧!愚蠢不是你們的錯,就別出來秀了。


鹽坪冰舞


韓信是兵仙,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而諸葛亮六出祁山而無寸功,誰優誰劣,高下立辨


御龍傳人


那還用說嗎?各有千秋啊,他倆雖不在一個時代,韓信呢一代戰神,輪個人戰鬥力也好還是指揮也好,都是很出色、綜合戰鬥力百分之80!只是投錯了主子,更死的窩囊!諸葛亮呢,在三國時代那是神一般的存在,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輪指揮作戰這塊也是沒幾個能與之抗衡的,但是武力值為零,不過呢,就諸葛亮而言,好像並不需要什麼武力,他充分的告訴了我們,能動腦的儘量別動手!所以只能說各有千秋!不分伯仲!都是各個時代的一個標籤人物!


偉仔0128


不可比,諸葛亮是個軍事家兼政治家,韓信就是個單純的軍事家,所以戰爭一結束,韓信的結局可想而知。而諸葛亮是治國安天下,韓信不懂治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