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軍是個什麼樣的組織?最後結局怎樣?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與太平天國同時期,在北方有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人數眾多,有20多萬人。他們來無影去無蹤,打得清軍丟盔棄甲,不可一世的清朝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也被他們伏擊全殲。那麼,他們到底是誰,是一個怎樣的組織,最後的結局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這個神秘的組織。



他們就是清末大名鼎鼎的捻軍,只是在同時期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的光芒掩蓋下,很多人並瞭解捻軍這個特殊的組織。在我國古代的農民起義的時候,那一次不都要搞一點封建迷信,捻軍也不例外。太平天國是拜上帝教,而捻軍則是一群鄉間的神棍組成出來的。平時,他們出門在鄉間利用封建迷信騙點錢,而在災荒年,他們唯恐天下不亂,進行迷信宣傳,揭竿而起。

捻軍最初是在安徽、河南一帶有遊民捏紙,將油脂點燃,燒油捻紙用來作法,騙點香火錢。而到了1851年,又是一個饑荒年,捻軍在豫西南的南陽、南召、唐縣(今唐河)等地揭竿而起,攻城略地。1855年,黃河決口,大批災民流離失所,紛紛加入捻軍。捻軍到達了頂峰,淮河南北,遍地都是捻軍。

1855年秋,各路捻軍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渦陽)會盟,捻軍推張樂行為盟主,並且建立了五旗軍,人數巔峰達到20餘萬人。1856年,捻軍與太平天國合作,接受天王洪秀全封號,但實際上是“聽封不聽調”。但是不久之後,捻軍內部因意見不合,走向分裂,張樂行南下配合太平天國,而大部分捻軍返回淮北。1863年3月,清朝的僧格林沁親王攻下亳州雉河集,張樂行被叛徒俘送至清營遇害。



當時分裂後,北上的捻軍曾深入河南、山東,推動了當地人民以各種形式起義反清,給予了清軍沉重的打擊。1864年6月1號,太平天國失敗後,捻軍和太平天國餘部合併為聯軍。1865年5月18日,捻軍在山東曹州埋伏,全殲窮追不捨的僧格林沁所部。清朝震怒,傾全力對付捻軍,清軍利用地形,“畫河圈地”,後分為東、西二捻,西捻被左宗棠所平定,東捻被李鴻章所滅。

1868年,歷時18年,波及皖、魯、豫、蘇、陝等10個省區,殲滅清軍及地方團練十萬餘人的捻軍起義以失敗告終。捻軍起義說白了還是一個老式的農民起義,由於侷限性,沒有形成集中統一的領導和指揮,軍事上實行流寇主義,忽視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後期又分兵作戰,作戰指導盲動,導致被清軍逐個擊破,最終落得了一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密探零零發


捻軍,太平天國同時期另一支民間武裝!

活動於魯,豫,蘇,皖一帶,鼎盛時人馬超過二十萬!“捻”是淮北一帶方言,意思為“一夥,一股”,清朝官方稱之為捻匪。

1865年,僧格林沁被捻軍張皮綆斬殺於麥田,震驚清廷,從此捻軍聲名大震!


捻軍最早源自“捻子”,是皖,蘇一帶一種民間藝人的稱呼,他們燒油捻紙用來作法,節日時聚眾表演,平時為人驅除疾病和災難以牟利。

但後來,有些“捻子”卻做起了勒索恐嚇的勾當,甚至是盜竊財物,於土匪無二,百姓多為厭惡!

越是在饑荒的年份,入捻人數越多,所謂“居者為民,出者為捻”,逐漸的,“捻子”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民間藝人,而是三五成群的土匪杆子!

1852年時,皖北一帶接連大旱,莊稼歉收,張洛行、龔得樹等結捻聚眾萬人攻佔河南永城。並在11月於毫州起義抗清,眾人推舉張洛行為盟主,歃血為盟,號稱“十八鋪聚義”。

1855年,捻軍建立黃、白、藍、黑、紅“五旗軍制”,人數達十萬。並在1856年接受了天王洪秀全的冊封!

1863年3月,張洛行被叛徒出賣被俘,送至清軍大營後被害!

在1865年,清朝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中伏被全殲之後,清朝傾全力對付捻軍,動用團練湘軍、淮軍及數省兵力!

並利用地形,“畫河圈地”,慢慢合圍捻軍!

後來,捻軍內部分裂為東、西二捻,最終在1867年,西捻為左宗棠所平定,東捻則被李鴻章所滅。


汶與川


捻軍跟同時期的的太平天國運動一樣,都是為了反抗滿清統治的農民起義,但它的歷史意義又不能與太平天國運動相提並論,也不是說它毫無意義,只是別人的風頭蓋過了它的光芒。

捻軍不是單指一支軍隊,而是由十餘支相對獨立的隊伍組成的,它們的前身是活動在安徽北部、河南、山東、江蘇等省份的農民秘密組織“捻黨”。



起初的捻軍非常分散,各自為政,到了1855年,張樂行召集捻軍首領會盟,被推舉為盟主,自稱為“大漢明王”,將捻軍按照旗子顏色分為黃、白、紅、黑、藍五旗,各設總旗頭,自己統領黃旗。到這個時候,一直處於分散狀態的捻軍才算初步統一起來,不知道捻軍的五旗軍制是不是模仿的明教的五行旗制。



捻軍雖然實行了五旗軍制,但其實它的組織結構一直很鬆散,盟主只是名義上的組織領袖,其實只能指揮少數幾支部隊。加上武器簡陋,沒有系統的訓練,捻軍由開始的進攻戰略轉為被動防禦。為了抵抗清軍,張樂行帶著部隊南下,接受太平天國的領導,被封為“沃王”。



1864年,天京淪陷,捻軍與剩下的太平天國改編成新捻軍,分為東捻軍和西捻軍,採用了游擊戰術。東捻軍轉戰於河南、湖北、山東地區,遭李鴻章淮軍圍追堵截,日趨被動。1868年1月,終敗滅於江蘇揚州地區。8月,西捻軍也于山東茌平徒駭河畔覆沒。

至此,捻軍起義完全失敗了。


歷史伶俜者


“捻”,淮北方言,起源於豫皖一帶捻紙燒油來做法的“捻子”。“捻子”多了,打家劫舍、聚眾造反就搞起來了,也就成了軍。

一、興起

自古揭竿而起都離不開天災人禍,捻軍就是在皖北一場大旱之時興起,沒有糧食的饑民們紛紛加入捻軍,推舉張洛行為盟主,掀起了捻軍反清的大幕。彼時太平軍已經連克武漢、安慶、南京,不久又開始了北伐,捻軍的形勢一片大好。1855年,黃河決口,魯豫皖交界處災民遍野,淮河南北遍地皆捻,遂於改年秋天推舉張洛行為“大漢永王”,捻軍正式成立。

二、前期捻軍

捻軍之興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太平軍的攻勢,隨後更是直接接受了天王洪秀全的封號。雖然是“聽封不聽調”,但與陳玉成合作密切。

捻軍南渡淮河與太平軍回合後,發生了分裂,很多旗主返回淮河以北深入河南、山東擴大勢力範圍;少數人留在了淮南配合太平軍。

1857年,張洛行與太平軍陳玉成會攻霍邱 ,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被封為成天義。隨後幾年內,捻軍在豫、皖、蘇、魯等地轉戰,各有勝負,張洛行晉升為徵北主將,又封沃王。

直到1862年5月清軍攻陷太平軍所控的安慶和廬州前,東至京杭大運河、西至襄陽,捻軍以太平軍為依託四處出擊,甚至一度逼近濟南、青島。失去太平軍依託後,捻軍遭到曾格林沁的大舉進攻,1983年3月張洛行也因叛徒出賣而被殺,至此宣告前期捻軍的失敗。

三、後期捻軍

前期捻軍失敗後,殘部在鄂豫陝邊區活動,及至1863年5月張宗禹在桐城與李秀成會和,重返皖北。太平天國封張宗禹為梁王,其它將領亦各有所封。

然而太平天國已是自身難保,天京被圍困。1864年4月,張宗禹、任柱等和陳得才、 賴文光等部與太平軍在河南會師,欲東下救援天京,被僧格林沁所率清軍困阻於鄂皖邊界。時天京已陷, 陳得才於兵敗後服毒自殺,所部紛紛投降,張宗禹、任柱與賴文光突圍。

至此,太平天國已是日薄西山,捻軍沒有了強大的依靠。太平天國失敗後,捻軍整合了太平軍殘部,向魯豫蘇一帶轉戰,以騎兵為主,繼續與清軍抗爭。

四、最後的輝煌

1865年5月18日,捻軍在山東曹州設伏,全殲窮追不捨的僧格林沁所部,斬殺僧格林沁,華北震動,京師戒嚴。隨後繼任的曾國藩,也因捻軍屢次突出重圍而被罷免,李鴻章接過剿捻大旗,捻軍也開始走向滅亡。

五、敗亡

1866年10月起,捻軍分為東西兩軍,東捻軍繼續在中原活動,西捻軍則轉戰陝西聯絡回民起義。

然而崛起的淮軍已經徹底掌握了捻軍的路數,東捻在山東覆滅;西捻為了救援東捻一度逼近保定、天津,最終在山東茌平覆滅,徹底宣告捻軍的終結。

六、評價

捻軍實質上是很淳樸的農民起義,純粹的綠林好漢起家,甚至連一點宗教色彩都沒有。

沒有神諭,沒有天象,沒有任何造勢,就是一群活不下去的災民揭竿而起,又在天災人禍中不斷地壯大。哪怕城破兵敗,首領被殺,也不過是轉戰他方、再立門庭,具有極強的生命力。捻軍歷時18年,波及魯、豫、皖、蘇、鄂、陝近十個省份,殲滅清軍及團練十餘萬人,沉重打擊了青庭。

然而,這也註定了捻軍最終只能淪為流寇,四處轉戰卻並未能紮實跟腳,固然打擊了統治階級,卻也並未能改善老百姓的民生,反而因連年戰亂給災荒中的老百姓雪上加霜。

捻軍興於太平天國也亡於太平天國。沒有太平天國浩大的聲勢來牽制清庭,捻軍就沒有機會壯大發展;而沒有太平天國的墮落和覆滅,捻軍也就不會失去依憑。


霄林天


這是一隻幾乎與太平天國同時期,活躍在長江以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南四省部分地區的反清農民武裝勢力,從1853年興起到,到1868年被清廷名將左宗棠及李鴻章給剿滅,前後經歷15年的時間。如果說太平天國運動在19世紀下半業給中國南方人口帶巨減的始作俑者(據稱,天平天國運動給當時中國人口帶來非自然減少1億左右,為了洪秀全個人的歷史惡搞,拖上了無辜的一億國人給其陪葬,也算是翻遍古今難覓),那麼捻軍就是給中國北方的老百姓帶來了深重災難的罪魁禍首;


會唱歌的舒克


鬆散的民兵組織,拖家帶口,一路向西,一路向東,最後被合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