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醫“生態圈”:誰拖累了鄉村醫生髮展的後腿?

村醫“生態圈”:誰拖累了鄉村醫生髮展的後腿?

綜觀歷史興衰,王朝更替,人才的晉升途徑往往是興衰成敗決定的關鍵。周王朝分封諸侯,秦王朝獎勵軍功,漢王朝察舉孝廉,魏晉形成了九品中正制的察舉制度。南北朝時期,因為察舉制度被地方豪族門閥影響太大,造成了優秀人才流動的限制,大量人才投身於少數民族政權,導致五胡亂華,隋唐開了科舉制。唐太宗定都長安,重開科舉,看著考場魚貫而出的士子,感慨道:“天下人才盡入吾彀中。”大唐人才鼎盛,方能創造出煌煌大唐文化。

長安,就是今天的西安,這裡是孫從軍醫生的家鄉。

村醫“生態圈”:誰拖累了鄉村醫生髮展的後腿?

孫從軍醫生

依本性而為,通常與一個人的胸襟和能力有關。

孫從軍醫生出生於一個醫學世家,爺爺是一名老郎中,伯父是原陝西中醫學院的一位教授,父親是工廠的一名醫生,家裡幾代從醫,耳濡目染,使其積累了很多醫學知識。當他還很小的時候,有一天伯父問他:“你是想學中醫,還是想學西醫。”他當時還不瞭解中西醫有什麼不同,伯父耐心解釋道,我們國家的醫學叫中醫,外國的醫學叫西醫。小小的孫醫生回答:“我要學我們國家的醫學,學中醫。”從此,他就走上了學習中醫的道路,一走就是幾十年,一生的大方向也就定了下來。

村醫“生態圈”:誰拖累了鄉村醫生髮展的後腿?

大學畢業之後,孫醫生就成為了一名鄉村醫生,到現在已經23年了。23年來,他從未有一朝放棄過學習,每當有一名患病嚴重的患者被他治癒時,他的內心就充滿了一種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那些年被他治好的患兒,現在很多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們又帶著這些孩子來診所看病,他對這一份信任與感情一直藏在心裡,默默地做好每一個環節,用心為這些新的“花朵”治療疾病。

村醫“生態圈”:誰拖累了鄉村醫生髮展的後腿?

孫醫生行醫多年,真正感受到了中醫的博大精深,深知中醫治病的高手在民間。眼下,他認為最要緊的是,基層醫生沒有任何編制,沒有任何保障。鄉村百姓看病貴、看病難,國家政策對基層醫生的限制卻在變嚴,限制他們發展的出路,導致好的技術不能夠廣泛地進行傳播。現在基層衛生事業發展滯後,國家應當幫助基層醫生建立有效的秩序,給予上升的空間,從而激發他們學習和工作的強大動力,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解決老百姓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

村醫“生態圈”:誰拖累了鄉村醫生髮展的後腿?

科學、合理的人才流動途徑,是解決現實問題的最根本關鍵。古語曰:“得人心者得天下”,而人心,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之心。解決問題,必須要擁有深遠的見識,其次才是過人的才能。人才,能夠在同一個平面上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才會有最好的解決方案。1000年前,唐太宗科舉舉賢,奠定了我國一千年文化領先的基礎,現實中要解決最廣大人群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怎麼能夠不設法發揮基層醫生的動力呢?

村醫“生態圈”:誰拖累了鄉村醫生髮展的後腿?

村醫“生態圈”:誰拖累了鄉村醫生髮展的後腿?

村醫“生態圈”:誰拖累了鄉村醫生髮展的後腿?

郭海英

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資深媒體人,現為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健康與公共傳播分會秘書長、國閤中醫藥農業創新中心副主任、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國華文化專項基金副主任、國醫時代創始人。從事醫藥類行業媒體十餘年,發表文章200多萬字,推出諸多有影響的作品。

2009年-2015年,創辦了國內首本打造中國醫學人文卓越傳媒的《國醫》雜誌,並擔任總編一職。工作期間,採訪國內諸多知名三甲醫院院長、國醫大師、著名中醫專家等,撰寫了大量文筆細膩、才思敏銳、又富有穿透力的文章,贏得業界的一致好評,其本人也被業界賦予“中國當代醫藥界張愛玲”的美譽。已出版書籍《守望——基層醫生的生存世界》,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一部關於基層醫生的人文紀實類書籍。​​​​

為書籍捕捉基層的心聲:中國基層醫生系列叢書之二——《基層醫生的生存法則》正在籌備中,也許紛繁複雜的鄉村世界讓你五味雜陳,也許枯燥乏味的醫衛生活令你百感交集,但正是這些情愫的豐富多彩,才得以成就一個個完整、真實的基層醫生世界。如果你對基層醫生有一種深刻的理解、感悟、情懷和訴說,歡迎關注並交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