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後期宦官們為何能掌控皇帝的廢立?

汪少山


皇帝實權過小。

唐中後期,原本聽命於皇帝各方藩鎮已割據不屬於皇帝,只是名義上的。宦官本是管理皇宮的管家而已,奈何皇帝的權力只在這家中,怎不被宦官支配。皇帝給欺負了,藩鎮不出頭,只要宦官不招惹藩鎮。藩鎮與宦官本是臣子,奈何兩者默認互不招惹各自安生。宦官掌權,家不是自已的只在乎自己私利,有利於藩鎮權力鞏固;藩鎮掌權,皇帝沒有外援。

其實宦官能掌兵也不過幾千人馬,但在皇宮夠了。真藩王勤王,都不夠打的。本該相互牽制的力量沆瀣一氣,皇上無親兵。唐安史之亂後,相互牽制,皇家勢大還是沒問題的,皇帝權威是有的,但後面當皇帝的治術太差出了以下故事。

這個故事,你有一萬人馬,分十個組,一人一千人馬,誰不聽,你就滅他,他自然聽你,好不威風。可問題是這十人有兵後,還有財權。有人不尊王,你叫九個組去滅甲,甲滅了,這九個組分了(這分配權是你的呀,怎可交那九個組)。9個組又有誰不聽,你叫去滅,滅了這8個組又分了(依上例,按功分,你要打住的呀),你求長治貪安,越怕事越多(後積重不返),最後這幫中出個勢大的滅了你,你在幫著組織比賽,冠軍出來了你裁判可以回家了。你要分兵不分糧,他有兵無糧,那多嘴要吃飯自然求你找你了。可你分兵又分糧,還分田了,誰不自私。家裡種田的一看你丫的,還靠我養活,不聽話廢你。廢了你給哪一萬人馬說,你們該幹嘛幹嘛去!

靠外戚外戚專權,靠宦官宦官專權!靠自已才成,老朱有錦衣衛,不服殺,大清把錢糧管好,兵不認將,只認授命的將!你得有賦權的能力,你才是最高權力。唐朝中後期皇期一直想奪回賦權的能力,但沒能成功!宮內也沒直屬自己的力量,制衡也不得力!稍想建立點直屬力量,又給宦官藩鎮撲殺了,唐晚期立君只讓痴傻幼主上,有作為就滅了。唐晚期宦官結派,一旦勢大,家奴就管不了了,沒康熙這等有權術手段一流的君主,他滅鰲拜,宮內宦官不可用,外臣也不可用。自已暗練實力,幾人小青年滅鰲拜,之後都是小刀殺大牛,漸掌實權。

在封建王朝,實施人治,只要不失民心(此第一重要),其他問題君主佔比極大。唐晚期民心未全失,但只有中人(或下人之資)之君,無聖賢之君,故困於內外,大唐終亡矣!


大聖彭長虎


唐朝中後期,已經到了蕃鎮割據的局面,地方的權力不受中央控制,而軍隊更多的受制於當事官員。掌握了地方的經濟財政,軍事力量的“土匪官員”,各自為主,為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便會在朝堂,後宮安插自己的耳信,買通皇帝身邊的人。求於他們,便會保護他們。這時宦官能夠肆無忌憚的干預皇位傳承,和權力的原因之一。

對於宦官來說,人生已經沒有什麼所求,不能享受同房花燭,不能享受金榜題名,便只能追求權力和地位。宦官心理越來越變態,為了讓麻木的心能夠得到刺激和快樂,便會愈發想得到權力。對皇帝投其所好,不斷引誘,得到這位天下大權人的青睞,便會讓自己的勢力愈發強大。甚至為了讓這個勢力延續下去,便會認領很多幹兒子,勾結許多囂曉之人,干預下任皇帝的繼承。這是宦官囂張的原因之二。

從另一方面來說,皇帝也是人,宦官也是人,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慾,是人就會有缺陷。宦官為了讓自己更好的活下去,只能選擇自己感覺,下一任能給自己安全感和富貴的繼承人。這是宦官干預皇位繼承的原因之三。





小哥哥的文淵閣


唐朝中後期,宦官之所以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在唐朝初期,關隴集團對政治的掌控影響了中央集權,唐高宗即位後,利用“廢王立武”的皇后廢立沉重打擊了關隴集團。但是中央權力還是有分權,豪強被打倒後,後宮和外戚的權勢大起來了。直接到了了武則天廢唐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倒臺後,唐中宗的韋皇后權勢也很大,加上一個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唐朝直到唐玄宗時期政局才穩定下來。唐玄宗雖然開創了盛世,但是在分權問題上一直沒有處理好,引發了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而衰。唐肅宗拋開唐玄宗自立,以及唐肅宗最初政權的穩固,乃至鎮壓安史之亂過程中都出了不少力,深得唐肅宗的信任。以宦官李輔國為首的宦官集團開始成為一股可以左右唐朝政權的強大勢力。唐代宗雖然暗殺了李輔國,但是宦官的勢力已經形成為唐朝政壇的一極,成為唐朝中後期體制內的問題。所以無論宦官頭領怎麼變換,宦官集團的勢力一直強大,甚至有兩個皇帝死在宦官手裡。被皇帝迎立的皇帝也有幾個。宦官也因為在皇帝身邊,權勢大過文官政府。


曉評三國


安史之亂,讓唐朝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整個國家呈現“居無尺橡,人無煙爨,蕭條悽慘,獸遊鬼哭”的破敗沒落境象。再加朋黨之爭不息,藩鎮割據越演越烈,皇帝惶恐之際,認定身為家奴的宦官才是可信任,依靠之人。於是一切依賴宦官,讓宦官掌握軍事,財政大權,參予朝庭機密大事決策。坐大的宦官勢力因而一發不可收拾,致使皇帝對他們也無可奈何。史載:“宦官氣益盛,迫脅天子,下視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惡性發展的結果,連皇帝的生死廢立也掌控在宦官手中,唐憲宗,唐敬宗暴死於宦官勢力,唐憲宗以後的十個皇帝,竟然有七個是由宦官作主擁立的。唐中後期的宦官專政亂政,使政治更加腐敗混亂,民不聊生,國將不國,加速了唐朝的滅亡。


坐觀世情


因為皇帝過分給予宦官充分的權力,把自己架空了。而且,宦官擁有兵權,士兵只聽將領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