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紅軍對日宣戰,分兵四路攻打日本關東軍,日本僑民委曲求全

蘇聯紅軍對日宣戰,分兵四路攻打日本關東軍,日本僑民委曲求全

1945年8月8日下午5時,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召見日本駐莫斯科大使佐藤尚武,下達蘇聯對日宣戰通告。8月9日零點鐘聲過後,蘇聯紅軍兵分4路,越過中蘇邊界,對日本關東軍發起全線攻擊。本圖集為當年參戰,並隨後短暫駐紮在東北的蘇軍士兵私人相冊中留存的照片。圖上的蘇軍士兵正向東北地區機動。

蘇聯紅軍對日宣戰,分兵四路攻打日本關東軍,日本僑民委曲求全

這次作戰,蘇軍共出動150萬人,東、北、西3個方向進攻。經過短暫的戰鬥,蘇軍很快擊垮了已是強弩之末的日本關東軍。8月18日,關東軍司令山田乙三命令東北日軍停止作戰、向蘇軍投降。圖為手持繳獲的日本軍旗,慶祝勝利的蘇軍士兵。

蘇聯紅軍對日宣戰,分兵四路攻打日本關東軍,日本僑民委曲求全

蘇軍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巨大勝利,除了當時日本關東軍的羸弱外,得益於本身在二戰中獲得的先進作戰理念,以及高度機械化的裝甲部隊。圖為東北作戰結束後,正在保養裝備的蘇軍裝甲部隊。

蘇聯紅軍對日宣戰,分兵四路攻打日本關東軍,日本僑民委曲求全

日本關東軍投降後,蘇軍進駐東北的各大城市,配合中國及盟軍對東北進行短暫管控。圖為蘇軍進入哈爾濱,收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

蘇聯紅軍對日宣戰,分兵四路攻打日本關東軍,日本僑民委曲求全

為了慶祝勝利,在瀋陽市中心,蘇軍樹立了一座高聳入雲的紀念塔,塔頂上放置的是蘇式坦克,以紀念東北戰役。當時,這座紀念碑曾出現在全世界各大報紙上,被廣泛報道。

蘇聯紅軍對日宣戰,分兵四路攻打日本關東軍,日本僑民委曲求全

當時,除了日本關東軍外,還有數十萬的日本僑民生活在東北地區。圖上是蘇軍士兵拍攝的正在街頭賣煙的日本女人。面對蘇軍士兵的鏡頭,她不敢拒絕,只好閉上了眼睛。

蘇聯紅軍對日宣戰,分兵四路攻打日本關東軍,日本僑民委曲求全

一些身負才藝的日本人,拼命向陌生的蘇軍展示自己,一方面謀求安全保證,一方面餬口度日。圖上是1946年3月瀋陽的劇院裡,一名日本女舞者和同伴在表演空隙休息,而臺下坐著很多等待演出開始的蘇軍士兵。

蘇聯紅軍對日宣戰,分兵四路攻打日本關東軍,日本僑民委曲求全

同樣是在瀋陽,一群日本女孩受邀參加一次聯歡活動,她們穿上舞衣,在木地板上為蘇軍賣力地表演著。

蘇聯紅軍對日宣戰,分兵四路攻打日本關東軍,日本僑民委曲求全

這一群日本女人身穿和服,站在一所木屋子門前,身後大門上掛著“瀟湘館”字樣的牌子,其行為和目的不言而喻。

蘇聯紅軍對日宣戰,分兵四路攻打日本關東軍,日本僑民委曲求全

1946年5月,中國從蘇軍手中順利接收撫順煤礦,這是蘇聯方面留下來辦遺留問題交涉的兩名軍官。

蘇聯紅軍對日宣戰,分兵四路攻打日本關東軍,日本僑民委曲求全

1946年初,蘇聯公佈了蘇軍從東北各地撤軍的具體日期:4月18日,蘇軍撤出長春;4月22日撤出齊齊哈爾;4月25日撤出哈爾濱。5月22日,蘇聯公開發表聲明:“蘇軍已於5月3日全部撤退完畢。圖上是1946年5月,幾名已經收拾好行裝的蘇軍士兵和家眷,他們完成了歷史使命,即將離開東北迴到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