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的前世今生

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由印度取經回國途中,曾兩次遭意外散佚部分經本後,對帶回長安的經卷,倍加愛護。為保護帶回的520卷、657部梵本佛經,遂於唐永徽三年(652年)上書高宗李治,建議在大慈恩寺的西院,仿照西域的建築形式,建造慈恩寺塔。為藏經本而建塔,是修建慈恩寺塔的真正緣由。有關建塔的實況,《慈恩傳》卷七記載:

大雁塔的前世今生

三年春三月,法師欲於寺端門之陽造石浮圖,安置西域所將經像,其意恐人代不常,經本散失,兼防火難。浮圖量高三十丈,擬顯大國之崇基,為釋迦之故跡。將欲營建,附表聞奏。敕會中書舍人李義府報法師雲:“所營塔功大,恐難卒成,宜用磚造。”亦不願師辛苦,今已於是用磚,仍改就西院。其塔基面各一百四十尺,仿西域制度,不循此舊式也。塔有五級,並相輪,露盤凡高一百八十尺。層層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萬餘粒。上層以石為室。……初基塔之日,三藏自述誠願。……時三藏親負簣畚,提運磚石,首尾二週,功業斯畢。

玄奘法師主持修建的這座佛塔,當年三月動工,一年建成。塔高60米,5層,磚表土心,無盤梯。後因塔心磚縫草木叢生,經50年風雨剝蝕,到武周長安元年至四年(701~704年),塔身逐漸毀壞,危及安全,又由武后和王公大臣集資重建,全部採用青磚磨縫,堅固壯觀。後又在天寶年間和五代後唐長興年間,幾經改造,每層四門有券門,塔內有樓梯,供遊人登臨,對此,《長安志》卷八記載:

後浮圖心內,卉木鑽出,漸以頹毀。長安中更折改造,依東夏剎表舊式,特崇於前。

又據宋代張禮《遊城南記》:

……長安中摧毀,天后及王公施錢,重加營建至十層。

有關塔的層樓,唐人有7層、10層兩說,尚無定論,多以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張禮《遊城南記》中的記載為準:

永徽三年沙門玄奘起塔,初惟五層,……長安中……重加營建至十層,……塔自兵火之餘,止存七層。

又據史料記載:五代後唐長興元年至四年(930~933年),西京留守安重霸進行整修,就是現在所看到的留存千年,保持了張禮所記古樸雄偉壯觀的7層古塔原狀。

大雁塔初建時稱慈恩寺塔,後稱大雁塔,流傳至今。對其名稱的由來,據《大唐西域記》卷九“摩揭陀國”載:

因陀羅勢羅窶訶山東峰,伽藍(意寺院)前有窣堵波,謂亙婆(唐言雁)。昔此伽藍習翫小乘。小乘,漸教也,故開三淨之食,而此伽藍遵而不墜。其後三淨求不時獲,有苾芻經行,忽見群雁飛翔,戲言曰:‘今曰眾僧中食不充,摩訶薩陲宜知是時。’言聲未絕,一雁退飛,當其僧前,投身自殪。宓芻見已,具白眾僧,聞者悲感,鹹相謂曰:‘如來設法,導誘隨機。我等守愚遵行漸教。大乘者,正理也,宜改先執,各從聖旨。此雁垂誡,誠為明導,宣旌厚德,傳記終古。’是建窣堵波,式昭遺烈,以彼雁瘞其下焉。

又《慈恩傳》卷三中亦有因陀羅勢羅窶訶山峰伽藍(意為寺院)前埋死雁建靈塔的記載。清畢沅《關中勝蹟圖志》卷七載:

天竺記達親國有伽葉佛伽藍(梵語寺院)穿石作塔五層,最下一層作雁形,故謂之雁塔,蓋此意也。

又《陝西通志》卷九十九“拾遺”二引《志林》載:

唐慈恩寺有巨雁於庭,僧捕得將蒸食之。一老僧曰:此雁王也。因瘞之,造塔於上,名雁塔。

至於稱“大雁塔”,則是為了便於區別後建的薦福寺塔(又稱小雁塔)的名稱,遂有大、小雁塔之稱。現在大雁塔下層拱門的青石門楣上,只留有線刻佛像圖、天王像圖及殿堂圖,原塔歷經滄桑,屢經改建,已無雁形遺蹟可尋。

大雁塔現有高度為64米,底層每邊長25米,底面積為625平方米,呈方形角錐體。塔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直登頂層,每層有方形塔室,四面都有磚券拱門,可扶欄遠眺。塔外部各層為青磚仿木結構,飾砌成隱起的枋斗拱和欄額。每層起間適度,由下而上,大小按比例遞減。中間砌成突出的磚柱,形成一個個開間,磨磚對縫,造型簡潔,氣勢雄偉,顯示出中華民族建築藝術的特點和唐代樓閣方式磚塔的典型風格。塔的底層南門兩側磚龕內,鑲著唐太宗李世民撰文的《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撰文的《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序記》兩幢石碑,系唐太宗為玄奘所譯諸經寫的總序,是對玄奘法師西天取經17年艱辛,為佛教的傳播和東西文化交流所建豐功偉績的高度評價,稱玄奘為“佛教之領袖”。碑文由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字體秀麗,是唐代留於後世的名碑。碑面四周的雕刻,圖案精美,造型生動。碑額的蟠螭,碑側的陰刻蔓草花紋,碑座的天人舞樂等浮雕圖案,均迴環取勢,活潑傳神,顯示出唐代繪畫的藝術風格。塔的底層四面,均有拱形門洞,門楣用青磚砌成,門楣門框上飾有多樣線刻佛像圖、天王像圖、殿堂圖等。這些石刻,既是裝點塔的精湛藝術品,又是後世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的珍貴文物,尤其西門門楣上的線刻殿堂圖,是研究唐代建築藝術極為珍貴的史料。

在寺院內,現在尚藏有木刻佛像二尊,銅佛像大、小各一尊,菩薩像大、中、小各一尊,小泥佛一尊。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鑄鐵鐘一口。

大雁塔是佛教建築藝術的傑作,古代樓閣式磚塔的精品。整個建築高大雄偉,渾然一體,造型簡潔美觀,比例協調適度,風格莊嚴古樸,為歷代詩人和遊客讚賞。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白居易、岑參、章八元、高適、薛據等都曾來慈恩寺塔遊覽,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岑參在《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淫圖》詩中,描繪了大雁塔的雄偉氣勢: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

淨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章八元在《題慈恩寺塔》詩中也描畫了此塔凌空而上的神姿:

十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面面風。

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天中。

回梯暗踏如穿洞,絕頂初攀似出籠。

落日鳳城佳氣合,滿城春樹雨濛濛。

唐代詩人在詠雁塔詩中,給雄偉、壯觀的大雁塔又冠以許多趣名:

花塔 唐人畢乾泰《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詩中有:“鸚林花塔啟,鳳輦順時遊。重九昭皇慶,大千揚帝休。”

香塔 唐人劉憲《奉和九月九日聖制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詩中有:“香塔雲霄半,清晨羽旆遊。登臨憑季月,寥廓見中州。”

仙塔 唐人馬懷素《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詩中有:“季月啟垂陽,金輿陟寶坊。御旗橫日道,仙塔儼雲莊”。

化塔 唐人盧藏用《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詩中有:“化塔龍山起,中天鳳輦迂。綵旒牽畫剎,雜珮冒香萸。”

寶塔 唐人鄭愔《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詩中有:“湧霄開寶塔,倒影駐仙輿。雁子乘堂處,龍王起藏初。”

飛塔 唐人張景源《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詩:“飛塔凌霄起,震遊一屆焉。金壺新泛菊,寶座即披蓮。就日搖香輦,憑雲出梵天。祥氛與佳色,相伴雜爐煙。”

湧塔 唐人李乂《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詩有:“湧塔臨玄地,高層瞰紫微。鳴鑾陪帝出,攀撩翊天飛。”

附:《大唐三藏聖教序》

大雁塔底層正門兩側,嵌有兩通唐大書法家褚遂良書寫的石碑,蜚聲海內外。它們分別是《大唐三藏聖教序》全名為《大唐太宗文皇帝制三藏聖教序》和《大唐三藏聖教序記》,全名為《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序記》,堪稱中華文物瑰寶。

褚遂良書《大唐三藏聖教序》碑,為唐永徽四年(653年)10月立。《聖教序》石刻有四:一為《集王聖教》乃唐僧人懷仁集晉王羲之行書而成;一為王行滿所書;一亦褚遂良書,因刻於同州,人稱《同州聖教》;一刻於西安大雁塔下,即《大唐三藏聖教序》又稱《雁塔聖教序》。《同州聖教》字劃粗率,不如《雁塔聖教序》秀潤,故有人謂同州本或是唐人所臨。

《大唐三藏聖教序》是唐太宗為玄奘法師翻譯佛經所寫的序文;《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序記》則是唐高宗為太子時就《序》所寫的《記》。因唐代皇帝尊崇佛教,故視之為“聖教”。大雁塔建成後,褚遂良奉命用中楷正書書寫《序》和《記》,落款分別為“永徽四年歲次癸丑十月已卯朔十五日癸已建,中書令臣褚遂良書”,“永徽四年歲次癸丑十二月戊寅朔十日丁亥建”,並由著名工匠萬文韶刻於石,立碑嵌於大雁塔底層正門兩側。兩碑高為九尺四寸(約3.13米),碑文部分高四尺九寸(約1.63米),寬三尺一寸(約1.03米)。《序》碑21行,每行42字;《記》碑20行,每行40字。兩碑從立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仍完好無損。

褚遂良(596—658年),字登善,江南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太宗時官拜中書令,高宗時為尚書右僕射,進封河南郡公,世稱“褚河南”,為唐初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書家之一。《新唐書》本傳說他:“博涉文史,工隸楷”,書宗魏晉,自成一家,藝術成就極高。《雁塔聖教序》碑是褚遂良晚年代表作之一,最能反映褚遂良楷書的特點和藝術成就。書家用筆遒勁剛直,雋利挺拔,婉約流暢,書體瘦勁飄逸,雍容秀麗,如美人嬋娟,不勝羅綺,橫、直、撇、點、捺,圓轉舒展,氣勢開張,無不蘊藏著豐富的藝術情感。據傳此碑落成後,長安城為之轟動,學習褚書竟成風尚。

[雁塔題名]

唐時進士及第後,多在雁塔題名留念,由此而產生的“雁塔題名”被傳為千古佳話。此舉始於盛唐,湮於清末。《關中勝蹟圖志》卷七載:

李肇《國史補》雲,唐進士既捷,題名於慈恩寺塔,故今謂之雁塔題名。

據《嘉話錄》載,雁塔題名,起自張莒,莒及進士第,本於慈恩寺中閒遊,而題其同年姓名於塔壁,後因以為故事。

又五代王保定《唐摭言》記載:

神龍以來,杏園宴後,皆於慈恩寺塔下題名。

同書又載:

白樂天①一舉及第,詩曰:“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樂天時年二十七。

以上記載,說明雁塔題名始於唐中宗。當時,慈恩寺南是數頃之大的“杏園”,極為壯觀。唐人姚合有《杏園》詩,描寫“杏園”盛況:

江頭數頃杏花開,

車馬爭先盡此來。

欲待無人連夜看,

黃昏樹樹滿塵埃。

按唐制,進士放榜及第後,要到曲江泛舟,杏園宴飲,賦詩題名於塔下,以資紀念,並示榮耀。徐夤《曲江宴日呈諸同年》詩中也有“金榜連名升碧落,紫花封敕出瓊宮。……好是慈恩題了望,白雲飛盡塔連空”等詩句。但題名並不都在塔上,也似乎並不限於新考中進士之後。從徐夤所寫雁塔題名的另一首詩題《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題名因成四韻》中,可知塔下小屋,也是唐人集中題名之處,直到明、清還在仿效。唐人在雁塔上的題名和題字,一部分被後人整修粉刷塔內壁時掩蓋起來,到北宋時柳瑊曾見塔層層壁間,字墨猶存。據張禮《遊城南記》注:“熙寧中庶民康生遺火經宵不滅,……塔既經焚,塗圬皆剝,而磚始露焉,唐人墨跡於是畢見,今孟郊、舒元輿之類尚存,至其他不聞於後世者,蓋不勝數也。”宋人將上述僅存的題名、題字,覓良工摹刻石上,拓印成本,故有雁塔題名殘拓傳世,流傳至今。書體有正書、隸書、行書,成為珍貴文物,今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到明代,雁塔題名亦存,唯文舉人題名於大雁塔;武舉人題名於小雁塔。又據《大慈恩寺方丈手記》載,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到西安。慈禧曾兩次到大慈恩寺佛拜,贈給慈恩寺玉雕觀音像一尊、《上生經》一部,並親筆題書“唯識正宗”4字。現代著名畫家齊白石登大雁塔亦題詩曰:“長安城外柳絲絲,雁塔曾經春社時,無意姓名題上塔,至今人不知阿芝”。

現在寺院尚存有歷代“雁塔題名”碑刻102方,其中唐代15方,元代1方,重修碑13方,題名碑73方(其中明代30方,清代43方)。

1991年8月,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詩詞書畫藝術瑰寶,遠紹雁塔題名韻事而更新內容,賦予新的涵義,恢復中斷近百年的“雁塔題名”傳統活動,於塔前設案備紙供遊人揮毫賦詩抒懷。“此日揮毫揚國故,古今意義不相同”,此舉受到中外遊客和社會各界人士的讚許和好評。至1992年6月1日已有當場題詩作畫者逾1000人,四海名家亦聞訊神馳,遠寄佳作,共徵集題名詩詞、楹聯、書畫近1000件。經《雁塔題名作品選集》編輯委員會選編,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霍松林作序,於1992年6月出版《雁塔題名作品選集》第一集。

[變遷與現狀]

在唐開元十九年至二十九年(731~741年)改修曲江後,長安城東南成為遊覽中心,而慈恩寺遂變成消遣之地。唐末五代,戰爭頻繁,經兵火破壞,慈恩寺院亦淪荒廢。宋時,“寺宇廢毀殆盡,惟一塔儼然”(張禮《遊城南記》)。元代,史志未見記載,慈恩寺內僅存有貴由立經幢一方。到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才對寺院進行了一次大的整修。據《重修慈恩禪寺記》碑文載:“寺已傾頹,塔已荒落。……乃卜吉日,拆舊廢殘,起前殿二,各五楹。山門、廊廡、方丈、僧堂,以數峙立。”可見,唐時的寺·塔已殘破不堪,不宜再恢復原貌,故拆舊廢殘,加以改建。據載,現存的寺院佈局和建築,包括山門、鐘鼓樓、大殿、藏經樓及配房等,都是這次重修的,以後雖有多次維修,但基本上保持了這一次重修的建築佈局和規模。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對塔又重加佟葺,塔內安裝了階梯,可登臨各層。清康熙、乾隆年間,都有重修,現寺內還保存有當時的重修碑記。清光緒年間,對寺院有過小的維修,現存的重修碑尚有3幢。到1931年,陝西慈善家朱子橋募款2.4萬元,整修上殿和塔內盤梯,並添建觀堂一座。工程完工後,邀請太虛大師在慈恩寺講《彌勒上生經》,並由太虛主持,在寺院創設慈恩宗學院。該院在大雁塔創辦一年後,因故移至興教寺續辦一年,即告結束。此後,寺院又遭厄運,直到西安解放前夕,寺內駐紮軍隊,致使殿堂殘破,寺院荒蕪。

西安解放後,大雁塔為國家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市人民政府為保護寺院,曾多次撥專款對寺、塔進行整修,大的修繕有:

1952年 整修山門、門房並在兩旁增開大門。

1954年 換新塔內木樓梯、樓板,整飾塔內牆壁。

1955年 用大磚加固塔的基座,並在四面用花牆圍欄,臺階、地平、道路用磚重砌,新開闢寺院內竹林,廣種花圃,美化環境。

1962年塔上安裝避雷設備。

1963年整修塔頂,補修大殿。

1979年添建辦公室。

1982年添建茶園服務部。

1983年整修藏經樓。

1985年整修大殿。

1990~1992年對塔進行保養性維修。主要維修一層塔壁。因二層塔西側二簷有裂縫,塔頂西北側長有小樹等,威脅塔的安全,經報國家文物局同意,進行保養性維修。

寺院的基本格局,現為前寺後塔,寺院山門朝南,北邊是大雁塔。寺院內殿堂主要有:山門三間,座北向南,中間有大慈恩寺橫額。山門兩側各增開大門一個,供遊人出入。門內三間原為金剛殿,現中間改為門道,東西兩間改為傳達、接待用房。

向內有東西對稱鍾、鼓樓各一間。鍾、鼓樓中間原有彌勒殿三間,後因大雨倒塌,改為花壇。

向北,東原為觀音殿三間,現改為小賣部。西原為地藏殿三間,現改為陳列室。

再北,拾階而上為一四合大院。南五間為大雄寶殿,供有泥塑三身佛像及弟子阿難、迦葉立像。東西塑有十八羅漢像。殿後壁左右兩側有文殊、普賢二菩薩像。這些塑像大都塑於清末民初,惟文殊像為明代作品。大殿北面,上層為藏經樓五間,藏有經卷及資料等。下層五間為法堂,供有明代銅鑄阿彌陀佛坐像,高一米多。法堂東牆有玄奘石刻拓像,題記為民國22年(1933年)冬長安李枚生摹繪,郭希安刻。像左上角題有:

悠悠南行五十三德

孑影西征百二八國

千里跬步僧祇戶慄

但有至心胡夷胡側

弘始驂開歷後翼

竺梵支文斯軌斯式

寶積綠嗇譯千三百

長啼再來嘶風躡跡

弟子歐陽漸敬撰並書

玄奘像兩側有弟子窺基、圓測石刻拓像。

法堂兩邊各有三間方丈室,東方丈室現改為小賣部,西方丈室改為接待室。

大院的東西兩面各有十一間客房,為寺僧及遊方僧宿舍。

最北邊,即現在的七層古大雁塔。

1993年末寺院總計有房屋105間,與唐代鼎盛時的1897間相比,尚不到十分之一。

為加強對寺、塔的保管,西安市人民政府於1955年成立大雁塔文物保管所管理機構。1985年寺院由文物部門移交西安市佛教協會,併成立大慈恩寺管理委員會。寺內有僧人15人,尼姑2人,居士3人,職工53人。

[紀念法會]

1956年,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時,曾和印度政府商定,在玄奘學習過的印度那爛陀寺共同建造一座玄奘紀念堂,供人瞻仰。1964年,為紀念世界著名高僧、佛經翻譯家玄奘逝世1300週年,在大慈恩寺內舉行了兩次有國內外佛教人士參加的法會。

1964年3月,日本佛教界知名人士西川景文、大河內隆夫婦來西安訪問。3月20日由西安市佛教協會會長朗照法師主持,在大慈恩寺舉行了“玄奘大師圓寂1300週年紀念法會”。參加者有日本來賓及西安的僧、尼、喇嘛及佛教居士51人。

這次法會圓滿結束3個月之後,來自日本、錫蘭(今斯里蘭卡)、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緬甸、越南、越南南方、巴基斯坦、尼泊爾、老撾、蒙古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佛教界知名人士一行38人,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趙樸初等人陪同下,於6月29日由北京乘火車到達西安,舉行了規模更大的隆重紀念玄奘大師圓寂1300週年法會。

此次法會於7月1日舉行,會場仍設在大慈恩寺。參加者有上述外賓38人,中國佛協陪同人員和西安市、長安縣的僧、尼、喇嘛、居士約140人,共計180人左右。

是日上午7時30分,僧眾到會,齊班入位。8時,外賓與中國佛教協會的有關陪同人員到達。在簡要介紹了法會程序之後,外賓於8時30分到達會場,由西安市佛教協會會長朗照法師主持,法會開始,先由僧眾誦香贊和《般若波羅蜜多經》,接著宣讀疏文:

伏以

佛種緣起,引茲雲於西竺,性海波澄,注法雨於東乾。敬維玄奘三藏大師,萬里遙徵。集佛海之精英,千載共仰,繼瑜伽之絕學。道隆當代,文沛萬方。故嶺海賢哲,仰慧風而福湊門庭;泰岱名德,探理而群參譯場。功在慈恩一派,奕世同秉至敦;文昭三藏聖典,諸宗均沾法乳。如是深思,世代難忘。

茲值

大師上生睹史多天一千三百週年之期,西安佛教協會及四眾弟子,同謁慈恩祖庭,恭建紀念法會,薦時疏之非供,焚戒定之心香,聊申孺慕之殷,用展丹衷之懇。

伏願

佛光普照,鑑情田而福積智增,慧日舒光,遍環宇而年豐人壽。大地息侵略之險波,人海起正義之金湯。必敬必戒,懷先德而慈育民胞,即修即證,裕後昆而垂澤孫枝。世界人民友好,共衛天下和平。謹疏。

宣讀疏文之後,唱僧寶贊。接著外賓誦經、獻花。最後一項是唱回向偈。上午10時法會結束,外賓參觀了大雁塔和玄奘紀念室。

90年代初,中國佛教協會著手在大雁塔北側籌建大慈恩寺玄奘紀念堂。

至1993年底,先後有日本、朝鮮、印度、斯里蘭卡、新加坡、泰國、尼泊爾、美國等國家佛教代表團來大慈恩寺·大雁塔參拜訪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