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魯迅的女學生,卻在魯迅去世後罵了他大半輩子,這是為何?

魯迅可以說是20世紀的文化巨人。他在文學、美術、翻譯等許多領域都有很大的貢獻。

但是在魯迅死後,他的“女弟子”卻罵了他大半輩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她是魯迅的女學生,卻在魯迅去世後罵了他大半輩子,這是為何?

事實上,那個罵魯迅半輩子的人叫蘇雪林。準確地說,她和魯迅只見過一面,自稱是魯迅的女徒弟。

1897年,蘇雪林出生於一個傳統的家庭。家長們秉承“沒有才能的女人是賢惠的”封建思想,拒絕讓蘇雪林上學。

蘇雪林有一個自家叔叔,在日本留學。他看到蘇雪林聰明伶俐,覺得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小女孩。於是他為蘇雪林的父親做思想工作。

通過這種方式,蘇雪林得以就讀於當地一所基督教會開辦的小學。

蘇雪林原本是一個聰明好學的人。自從她在學校學了漢字後,她 就如魚得水。她的家庭收藏了大量的書籍,她讀書如飢似渴。

後來,她以優異的成績先後考入省城女子師範學校,北京市女子師範學校,併成為李大釗、周作人等著名教授的弟子。

她是魯迅的女學生,卻在魯迅去世後罵了他大半輩子,這是為何?

蘇雪林是一個思想比較活躍的女人。她關注當下文化的發展方向和風格。同時,她還以白話的形式在報紙上發表一些關於社會時事的文章。

1921年,蘇雪林去法國學習西方文學和繪畫。四年後,她聽從了母親的意願,嫁給了從未謀面的富二代張寶玲。六年後,蘇雪林和張寶玲來到上海,在湖江大學任教。

當時,蘇雪林已經在報刊上發表了許多白話小說,在文壇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

在蘇雪林第一次見到魯迅之後,她公開稱讚魯迅,吸引了很多“魯迷”。

她的前半生確實很崇拜魯迅,有一次機會,蘇雪林參加了一個飯局,裡面有魯迅、林語堂、郁達夫等著名作家,郁達夫等人很和氣地站起來和蘇雪林握了手,只有魯迅似乎沒有看到蘇雪林伸出的手,只是冷冷地點了點頭。自以為高人一等的蘇雪林這時候心裡有一種隱隱的不快,但她沒有說出來。因I為這時候的魯迅名氣如日中天,她蘇雪林還要依靠魯迅積攢名氣。

她是魯迅的女學生,卻在魯迅去世後罵了他大半輩子,這是為何?

後來,蘇雪林和張寶玲因為一些問題經常吵架而離婚。

婚後單身的蘇雪林,豐富的經歷激發了她的創作靈感。在文學的道路上,它更像是一扇打開的門,她作品經常出現在報紙和書中。但蘇雪林並不滿意,1934年,經過一番思考,蘇雪林自稱魯迅的學生對魯迅小說的評論,對魯迅的文章大加讚美,收穫了大批的粉絲。

不久之後,魯迅病逝後。

她是魯迅的女學生,卻在魯迅去世後罵了他大半輩子,這是為何?

蘇雪林依靠的魯迅的光環起不到太好的作用了,這種情況之下,蘇雪林又想到了一個辦法,罵魯迅。

她用最刻薄的語言罵魯迅先生,說他是小人和惡棍,玷汙了文學,又一次,她獲得了關注,知道抗日戰爭爆發後,時局動盪她消停了一會。

1952年,蘇雪林隨國民黨到臺灣,在臺灣,魯迅是不受歡迎的,蘇雪林似乎又一次看到了他名揚四海的希望。於是她又發表了一篇全面攻擊魯迅的文章。國民黨當局是非常高興的。蘇雪林不僅出了名,而且還巴結當局。

她是魯迅的女學生,卻在魯迅去世後罵了他大半輩子,這是為何?

顯然,蘇雪林不是魯迅的女徒弟,但為了出名,他自稱是魯迅的徒弟,並在報刊雜誌上極力為魯迅歌功頌德。在魯迅死後,她開始用責罵魯迅來維持自己的人氣,後來甚至去了臺灣。她還試圖通過責罵魯迅來討好當局。

她蘇雪林不是魯迅的學生,而是“名”與“利”的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