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憲宗時期和吐蕃之間有什麼戰爭發生嗎?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唐朝與吐蕃在公元623年到907年之間,先後在河西、隴右、關中、等地區與吐蕃長期作戰。目的是保衛邊防安全,加強對西域的實際控制。

唐朝與吐蕃相生相殺,兩個國家幾乎同生同亡。唐太宗時期交戰上唐佔據上峰,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吐蕃佔據上峰,唐玄宗時期唐朝處於攻勢,但安史之亂之後,吐蕃趁機對唐發起咯大規模戰爭,一度攻陷了長安。

總結起來吐蕃與唐朝的關係始終在交戰、談判、和親、交戰之間不斷互相制衡。

唐朝與吐蕃會盟

1.唐太宗安撫吐蕃,嫁文成公主於松贊干布。

2.唐太宗攻打龜茲,徵吐蕃軍隊。

3.吐蕃出兵幫助唐朝打敗中印度。

4.唐太宗征伐高句麗,松贊干布派使祝賀。

5.唐高宗時期,松贊干布派使朝見。

直到松贊干布死後,吐蕃與唐逐漸脫離了附屬關係。

唐朝與吐蕃之間的幾次戰爭

大非川之戰

高宗元年,吐蕃攻陷西域十八羈縻州,唐高宗任命阿史那忠為西域行軍大總管,出征西域,任命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進攻吐蕃。唐軍共出動五萬人,長驅直入,一舉擊敗吐蕃。唐軍進入大非川后,薛仁貴率先頭部隊輕裝前進,在積石河口擊退吐蕃,駐軍烏海等唐軍主力,但唐軍主力行動遲緩,還沒到烏海遭到20萬吐蕃大軍襲擊,打敗退走。薛仁貴退守大非川,吐蕃相論欽陵率大軍40萬進攻唐軍,唐軍傷亡殆盡,薛仁貴被迫與吐蕃約和退軍。

青海之戰

儀鳳三年,唐高宗派中書令李敬玄等率兵18萬再次進攻吐蕃。雙方先戰於龍支,吐蕃退走。唐軍繼續深入,在青海附近與吐蕃主力激戰,唐軍大敗。唐將黑齒常之率敢死隊夜襲吐蕃軍,唐突軍才得以趁亂退回鄯州。

安西之戰

公元687年,吐蕃翻越喀喇崑崙山進入西域,攻克安西四鎮,長驅東向,前鋒直達敦煌。長壽元年,唐將王孝傑率兵從西州出發,轉戰數千裡,直至於真等地,大破吐蕃,復取安西四鎮。

武街之戰

開元二年秋,吐蕃大將乞力徐等率兵10萬進攻唐臨洮、蘭州、渭州等地,唐派隴右防禦使薛訥等率兵反擊。唐軍主力並不固守城池,而是實施機動作戰。十月,唐軍以夜襲發起進攻,大敗吐蕃於武街附近。然後又追擊逃敵,連戰連捷。


文化史中來


吐蕃是居住在西藏高原的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也就是今天藏族的祖先。他們於公元六、七世紀時建立了奴隸制國家。由松贊干布到達摩時期延續了兩百多年。

唐朝與吐蕃的戰爭發生在公元七世紀至九世紀中間。吐蕃與唐朝時戰時和。其間曾發生了留傳後世的千古佳話,文成公主和親。雙方為什麼要發生戰爭呢?為了爭奪西域和青海地區。

唐太宗時期,雙方之間發生了一次規模較小的戰爭,吐蕃被擊退。唐高宗和唐玄宗期間,雙方有攻有守。至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力量削弱了,吐蕃藉機控制了隴右十八州和安西四鎮,一度攻陷過唐都長安。後來唐聯合回鶻、南詔、大食合圍吐蕃,吐蕃也因連年戰爭,國力大衰,最後於八七七年分裂崩潰。


中華歷史說說


最有名的就是安史之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