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愛兵如子張翼德,謙虛謹慎關雲長”?

九洲志


愛兵如子張翼德,謙虛謹慎關雲長,是一句反話,一折儉學的指出二人的弱點,



張飛,脾氣暴躁他雖是屠戶出身,確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尊敬讀書人,敬重士大夫。作為一位帶兵之人,他的魔鬼訓練法,讓他的部隊在東漢末期戰力爆表,那時張飛的部隊如果認第二,那就沒有部隊敢認第一,在夷陵之戰中,只有他手下吳版所帶領的部隊全身而退。可見其彪悍的戰力他的貼身侍衛燕雲十八騎,更是在危難之中數次搭救張飛的性命。可惜張飛對待這些勇猛的戰士就像對待豬一樣,視他們的生命如草芥一樣,一點也不憐惜他們的人格尊嚴,尤其醉酒後鞭打士卒那是常有的事,張飛自認為是君子,認為打是親,罵是愛,事情過去之後就沒事了,誰知他是君子別人可不一定是君子,比如範疆,張達,這二位小人懷恨在心,趁張飛酒醉,殺害了這位猛將,張飛死的太冤了。


關羽,為人過於驕傲,處處看不起別人,聞聽馬超投降,要進川與馬超比武,聞聽黃忠是五虎將,破口大罵大丈夫,豈肯與老兵為伍,。關羽驕橫跋扈目中無人,連孫權為子求婚,他也出言不遜吾虎女豈肯嫁給犬子乎。你看看,不嫁就不嫁吧,何必罵人,正是由於關羽的驕傲自大才落的敗走麥城的悽慘結局。




約定9521


這句話是加引號的,目的在於提醒人們:“要從關羽、張飛的失敗中,吸取教訓!

張飛性格暴躁,好飲酒,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常於酒後藉故鞭打士卒。劉備曾提醒張飛,不可如此。常鞭打親隨,又令其跟隨左右,恐自取其禍。

關羽死後,劉備準備出兵伐吳為其報仇,令張飛率軍出征。張飛與關羽情誼深厚,心情悲痛,又於酒後苛責部下。部將張達、範強殺之,持其首投東吳。
關羽心高氣傲,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劉備令其鎮守荊州,孫權欲與其修好,遣使來提親。關羽言首:”虎女焉能嫁犬子“,弄得孫吳很沒有面子。

關羽北伐攻擊曹仁,水淹七軍斬龐德、收于禁,而後方空虛。孫權乘機派呂蒙“白衣渡江”偷襲奪取荊州。關羽腹背受敵,終至兵敗被俘,被斬殺。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林城布衣10001


高風亮節石敬瑭,一代文豪張宗昌。

手足情深李世民,善待功臣朱元璋。

收復燕雲趙光義,寸土不讓張學良。

安分守己李自成,忠心耿耿馮玉祥。

直搗黃龍宋徽宗,變法先驅司馬光。

赤膽忠心安祿山,獨尊儒術秦始皇。

題主說得這兩句話,基本上和上面些段子是一個意思。

故意用這個人行為的反義詞來形容的這個人,從而達到反諷的目的。

張飛愛惜君子而不恤小人。

關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

什麼意思?

就是說張飛只尊敬那些有能耐,有身份的人,還不愛惜自己的士兵,經常動手打罵士卒,所以才經常說張飛暴而無恩。

那麼“愛兵如子”的稱呼,無論如何都安不到張飛的頭上。

而故意說張飛愛兵如子,顯然是對張飛打罵士卒進行嘲諷。

而關羽恰好與張飛相反。,

關羽是善待自己的士兵,和士兵們親如兄弟,但是就看不上那些所謂的有身份、有能力的人,因為在關羽看來,反正都不如我。

因為關羽眼空四海,目中無人。

所以“謙虛謹慎”四個字,顯然和關羽沒有什麼關係,也是在對關羽進行反諷。

性格決定命運。

張飛最終死於他最看不起的士卒手中;關羽死在他生平最看不上的江東鼠輩手中。

我是@盜帥夜留香YE,關注我,一起交流更多的文史話題。


盜帥夜留香YE


這是諷刺之語。說的是張飛對待士兵嚴苛,關羽的狂妄自大。


口腔醫生肖武峻熊


大概是這樣。

愛兵如子張翼德;

謙虛謹慎關雲長;

堅定剛強劉玄德;

溫柔專情曹孟德;

忠義雙全呂奉先;

果斷堅毅袁本初;

積極進取劉景升;


橫刀剖歷史


這兩句話是對《三國演義》人物張飛、關羽性格缺陷的反諷。張飛死於受虐部卒,關羽死於傲慢自負。


望峰鳶


張飛平時沒喝酒狀態下對待士兵滿好的,可以說是很關心,一旦喝了酒哪怕是劣質酒,也會在酒精驅使下一反常太,尤其到了晚年,更是反覆無常。而關二爺則因武功好,功勞大,再加上平時沒事時喜歡讀點書肚子裡有些學問,可謂文武雙全,自然有些自負,眼中除了大哥誰也沒有。這樣的話也算是贊諷參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