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手握重兵,又有實力稱帝,曾國藩為何甘願一生稱臣?


湘軍打下天京後,曾國藩很多手下將領,甚至他的弟弟曾國荃都有讓他推翻滿清,自立為帝的想法。曾國藩綜合考慮以後,放棄了造反的想法,並說出了兩句話,‘倚天照海花無數,高山流水心自知’。

作為被近代很多名人,政治家推崇的完人,曾國藩確實實至名歸。

首先,曾國藩時代,中國周邊已經是列強環視,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沙俄。

其次,天平天國造反以來已經讓中國南方人口損失慘重,這是中國的最精華部分。

如果湘軍自立,推翻滿清,那淮軍會不會跟隨一起很難說。滿清還有相當實力,而且已經有準備,就算打到北京,滿清還有東北,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等。中國肯定會分裂了。就是漢人多的地方,各地勢力也不一定會臣服。

如果列強幹涉,中國肯定會被列強瓜分。後來的歷史確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民國軍閥混戰,中國四分五裂。可以說曾國藩把這個隱患推遲到民國。

如果不自立,向滿清換取一定的利益,對中國是有莫大的好處,國家避免了內戰,百姓得以繁衍生息,元氣得到恢復,漢人軍閥得到實權。滿清不能再一手遮天。後來的東南互保就是例子。滿清對地方的控制,尤其是南方的控制力大大下降。

一旦時機來到,推翻滿清困難就小了很多。袁世凱後來確實做到了。

如果袁世凱不稱帝,真正建立民國。並且多活幾年,就沒有後來日本侵華的事情發生了。

所以,曾國藩確實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最好。


南海打漁人


曾國藩手握重兵沒錯,但是有實力登基稱帝,則屬於輕率的說法了。至於甘願一生稱臣,則更不必說,對於身受儒學教育的曾國藩來說,這是作為臣子的本分,沒有什麼可以批判的。

太平天國之亂使得清廷南部半壁江山烽煙四起,曾國藩因丁憂在家,幫辦團練,組建湘軍,平定太平軍之亂,從此發跡,並形成了勢力龐大的湘軍集團。但是,不要認為曾國藩集團一枝獨秀,脫胎於曾國藩麾下的李鴻章和左宗棠,此時也已經成長壯大起來。加上朝廷滿洲親貴盤根錯節的部下,實際上權力結構是非常複雜的。

朝廷對於漢族大臣是不能夠完全信任的,也有制衡監督和分化瓦解的政策,特別是李鴻章代表的淮系和左宗棠代表的楚系,常常作為壓制曾國藩湘系屢試不爽的法門。這不是因為內部不團結的問題,而是實力雄厚之後的必然趨勢。不僅如此,清廷雖然對外捉襟見肘,屢次失敗,但是曾國藩時代也並沒有形成政權移易的現實,不具備天命變化的基礎。

曾國藩也不會那麼做,站在他的角度來說,忠君愛國絕對是一個可貴的品質。禮教,理學和傳統中學諸多道德上的規制,曾國藩一生也在遵循。

因此,分析歷史最好不要有結果論和先驗論,應該立足於過程和結構中歷史的看待問題。



曾國藩建立湘軍,打的旗號其實還是孔孟的聖人言論。當時太平天國運動方興未艾,但是也給整個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動亂。曾國藩正好再家裡守喪,便奉命組織團練。而正是因為他站在道德的高度號召南方各地的人們反抗太平天國,才有了湘軍的軍官隊伍。據統計,整個湘軍隊伍,179名軍官,有110名左右的軍官是因此而來的讀書人。這些人的存在,也就造成曾國藩帶領湘軍的目的是治亂,而不是推翻清朝統治,如果他貿然要舉起造反大旗的話,那麼整個軍官團隊還能剩下多錢呢?湘軍本身就是利用社會關係網組織起來的,軍官一散,那麼還有多少士兵能夠留下來呢?

曾本人也是深受儒家正統觀念影響的。所以後世才有曾半聖的說法。在國家剛剛經歷天平天國禍亂的情況下,他也不可能希望國家進一步陷入混亂的局面。


另外,當時組織團練,那可是清政府想要藉助南方地主勢力而已。這些人在那時就是有產階級,家裡可不是隻有他們一個人,而且使登記註冊了的。如果他們真的跟著曾國藩造反,那麼勢必要考慮這一做法給自己家族帶來的危害。儒家思想終究還是正統,那麼讓這麼多任跟著自己邁出下一步是很困難的。

團練發展到後來,比較強大的還有李鴻章個左宗棠,這兩個人一個統領浙軍,一個統領淮軍,但是這兩個人也都是正統儒家思想的擁護者,戰鬥力也都是很強大的。而清朝八旗兵雖然衰敗的厲害,但是所謂百足之蟲死而未僵,數量上的優勢還是有的。

曾雖然南征北戰,但是也缺乏穩定的根據地,更缺穩定的兵餉。因為打仗而富裕的士兵一旦發現沒錢途,會不會迅速散夥是很難說的。


阿慶還是阿慶


清朝末年的局勢是政無頭,瞎治。曾國藩雖然權勢滔天卻沒有登尊位的才能,他沒有統帥天下的能力只有馭世之能而非才,雖能而無力,力所能及,他只能做箇中央管不了,造反造不了的握權之臣,曾國藩握權牢牢把握不鬆懈一點,使朝廷不能與其爭權,這是末世的表象,身為臣子握著權力而朝廷不能左右這難道不是敗亡的表象嗎。何況曾國藩並無大才,一生勤於斷利只不過是個小人,通觀清末都是這副模樣。真君子譚嗣同死在統治者屠刀下,真小人如李鴻章曾國藩個個在弄歷史潮兒,如此世道怎能不亡。當今君主當學朱元璋,繼承天命正天下之義興天下學說,使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之流大白於世,若我黨不能興政治那何來正統,政治得天命者謂之正故而稱謂政治。當今識字之人不少若文明不施以正統反而成了有害無利。曾國藩這樣的人都是明白人,他沒有統帥之能,去幹統帥才做的事不是找死嗎,曾剃頭這樣的人唯利斷是其性,利斷者趨利避害,對自己有害的事他怎麼會幹。真正的人才不會因為世故而改變初衷如紅軍和國軍那一代好士兵或者孫將軍彭元帥,精通世故而唯唯諾諾的人又能做什麼利國利民的事呢?利國利民的事於道理簡單于做人卻是隻有一個理,生如何死如何,生做何事一生不使清白有所染,事方可盡善盡美。人生一世用人當有不可擋的血性,對待忠義之臣,當權者當始終堅定不移,人間未來無非掌權者公私不明而已。


程www


這是許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1、實力制衡。雖然在圍剿太平軍後,曾國藩的湘軍實力最強,但同時還有李鴻章的淮軍和左宗棠的楚軍等地方實力派,清廷中僧格林沁等滿洲貴族也具備相當的軍事實力,掌權的慈禧太后政治手腕狠辣嫻熟,都是難對付的角色。一旦曾國藩反清,很可能成為眾矢之的,僅僅依靠湘軍的力量是難以壓制這些勢力的。另外,一旦反清,湘軍很可能會分裂,成功的可能性不時很大。


2、禮教影響。曾國藩從小受正統儒家教育,傳統的封建禮教忠君思想是很重的,他不是袁世凱那樣的野心家,限於自己所處的年代,也難以形成康有為的維新思想和孫中山的革命思想,自然難以做出反清自立的舉動。

3、愛民思想。曾國藩本來是個書生,之所以投筆從戎,與他看見普通民眾陷入內戰水火有一定關係。曾國藩建立湘軍時,提出的口號就是保衛鄉梓(保衛家鄉)。所以消滅太平軍後,曾國藩也不願意再起內戰,塗炭生靈。所以直到今日曾國藩依然廣受尊敬是有原因的。



因此曾國藩是不會反清的。


愛吃辣條的巴哥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內中原因很複雜,本人只是作一個比較膚淺的說明,請高人不要笑話。湘軍在曾九爺的帶領下,用死傷無數的湘軍士兵的屍體的代價拿下了南京。所有的湘軍上下都拼命的去搶劫南京城內的金銀財寶,太平天國宮內的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被搶光,據說都是用船用車運回湖南老家,當時的清朝政府本來都打算好了能收到一部份金銀財寶,最後一點兒都沒有收到。弄得慈禧皇太后和大臣們都很不滿意。在這件事情上不得不佩服慈禧皇太后的能力,她忍下了這口氣,因為還有更大的問題等著她去處理。滿州人的天下,漢人軍隊幫助平定的,說明滿八旗是不行了,天下不穩定啊!所以她首先選擇了離間漢人領兵將軍之間的關係,分別把左宗棠和李鴻章都封為了總督,權利與曾國藩一樣,同時把勝保的滿八旗的軍隊全部調到江蘇附近。當時有人勸曾國藩造反,連曾九都有意思,但曾國藩已經看出了形勢,湘軍已經沒有戰鬥力了,錢都撈夠了哪有心思去打仗。周圍的漢人和滿八旗都在周圍已經虎視眈眈,所以曾國藩很堅決的給慈禧皇太后上了一本奏摺,要求裁減湘軍人員,減到政府放心為目標。就這樣把一個棘手的問題給解決了,上下都高興了。就這樣慈禧皇太后還不放心,後來才發生了楊白的案件平反之事。


老孟3841


曾國藩、曾國荃兄弟攻破金陵以後,為何不乘勝北上,自已做皇帝?這是人們常常愛談論的話題。

曾國藩想不想做皇帝?依他"亟功名"的性格看,很難說不想做。但從他的日記、家書、詩文中,確實沒有半點這方面的流露。如果說他想做,只怕也做不成。根據如下:(一)湘軍雖然已發展到十幾萬人,但內部並不統一。劉長佑的楚勇與曾氏頗有小隔閡和矛盾,早就向大西南方向發展;左宗棠與曾氏矛盾重重,他的楚軍主要分佈在閩淅;在江西的軍隊,包括湘軍,均在沈葆楨之手,而沈、曾由於爭餉也早有嫌隙。這三支湘軍,曾氏是難以調動的。在湖北的湘軍,與曾氏配合的較好,但胡林翼死後,這批湘軍又重新控制在滿人官文手中。在湖南本省的湘軍,因駱秉章總督四川,大部分被調到了川、陝,且駱與曾歷來貌合神離。故曾國藩真正能調動的,只有他的弟弟九帥所統領的約五萬人。

(二)湘軍的弁勇本是衝著升官發財的強烈願望而來的。曾國荃統率的吉字營,在金陵攻克後,官撈到了,金銀也搶夠了。用曾國藩的話說,湘勇"紛紛稟請撤勇回藉","倦極思還","湘勇強弩之末,銳力全銷"。單靠這樣的嫡系部隊去奪取帝位,只怕是有很大的難度。

(三)更重要的是,曾國荃的部隊是此時緊縮在金陵及其附近地區,彭玉麟的水師及後建的淮陽水師也都集中在長江下游與太湖。在這一狹小地區的西部,是控制中游的官文的部隊;東面楊州有江寧將軍富明阿的綠營,鎮江有提督馮子材的綠營;北面僧格林沁的騎兵遊弋在山東、皖北、豫南、鄂北一帶,可以說是清朝廷的第一道防線;黃河以北,則有勝保駐守的第二道防線。曾氏兄弟如果妄動,很可能四面受敵。

對上述三方的軍事情況,曾國藩肯定有所分折和思考。

清廷對漢人戒備森嚴,在鎮壓太平軍期間,不得已而重用漢人和漢人辦的團練,但依然時時戒備。曾國藩初組建水陸兩師時,清廷便以一人不便統領兩師為由,擬派旗人來統帥;攻克武昌後,朝廷命曾國藩署理鄂撫,但七天後又收回成命;咸豐十年五月,朝廷命曾國藩署理兩江總督,也是江南大營再次潰敗,清廷四顧無兵可用,才不得已而為之。同治三年六月十八日三更半夜,曾國藩在安慶接到金陵已被攻佔的諮文時,竟然"思前想後,喜懼悲歡,萬端交集,竟夕不復成寐‘’。當攻下金陵這件曾國藩夢寐以求的事已成為現實時,曾國藩的喜與歡固不待言,為何又懼又悲呢?這是因為他準確地估計自已"用事太久,兵權過重,利權過廣,遠者疑忌‘’,"懼成功之難居‘’,勝利後,誰最疑忌?自然不是那些無關大局的人,而是清朝廷。

金陵攻佔以後,清朝廷對曾國藩的疑忌不斷流露出來。

(一)太平天國金庫的去向問題。

(二)曾國荃等人攻佔金陵後,曾國荃不但未受到表彰鼓勵,反而捱了"驟勝而驕‘’的批評。曾國荃挨批評的奧秘是很清楚的,批荃實批藩,這點曾國藩是清楚的。

(三)幼天王天洪福瑱的問題。曾國藩六月二十三日在奏稿中明言"城破後,偽幼主積薪宮殿,舉火自焚"。然而沈葆楨、左宗棠等不久上奏,幼主在江西被抓獲。這能不引起朝廷的疑忌嗎?

(四)李秀成問題。李秀成被俘獲之後,朝廷明確指示讓曾國藩派人將李秀成、洪仁達押解來京。但曾國藩在朝廷下諭旨當天便將這位四十歲的李秀成凌遲處死了。曾氏兄弟為什麼會如此呢?就是怕李秀成到了京城後講了真話,使曾氏奏報金陵無金庫、幼天王自焚、李秀成自焚天王府等等謊言全被戳穿,立獲欺君大罪,由"中興"功臣變成階下囚。

一連串的難關險灘,使曾國藩"夢魘殊甚‘’不能不"與沅弟論行藏機宜‘’。在這之前的四月初三日,曾國藩曾寫信給沅弟說:"近來外侮紛至迭乘餘日夜戰兢恐懼,若有大禍即將臨眉睫者‘’。並勸沅弟"拂衣歸釣五湖春‘’。

曾國藩在攻陷金陵後不久,採取了韜晦三計:一是讓曾國荃開缺回籍,"功成身退,愈急愈好‘’;二是將嫡系吉字營五萬人裁去十二營,並將已赴援江西的各部撥給沈葆楨,自已身邊只留五千多人;三是奏請停解廣東、江西、湖南的部分釐今至金陵大營。

這三條正中朝廷下懷,很快一一批准。曾國藩的韜晦三計,使清朝廷驟減曾國藩尾大不掉之憂,也使曾氏兄弟驟減功成謗來甚至出現更大險情的憂慮。


大汕十


一代名臣曾國藩,領導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但他為什麼不稱帝呢?原因有:

他從小讀聖賢書,通曉君臣之道。故沒有稱帝的野心,只知忠君愛國。

當時的中國,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民不聊生。這是內憂。其次,外國勢力虎視眈眈,開始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資本被外來資本控制,中國已到了分崩離析的地步。

正是他看到了這麼多不幸,他才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後,興利除弊,重新恢復科舉考試、發起洋務運動,振興民族工業。為以後中國結束分裂狀態,打下了基礎。

我們應該學曾國藩這種為了國家的利益忘我的精神,為中華民族再次復興而努力。


51194523342社會生


曾國藩一介體弱多病的書生。十餘年殫精竭慮,征戰沙場,他己經精疲力竭了,哪有什麼精神頭稱帝。況且湘軍連年征戰,太平軍經過湖南時也在湘南大肆招兵買馬。兩軍對陣十餘年,無數湖湘子弟戰死沙場。哪裡還有那麼多兵源去爭奪天下。



瀟湘老妖fwj


阿蒙:這一類人屬於性格上內強中幹者,表面非常強大,但內心卻非常恐懼某種東西。曾國藩就是這種人。有的男人,看上去是猛男,但結了兩次婚,卻只生了五個女兒,生不出男兒。這種男人屬於性功能內強中幹者。男人的內強中幹者,就是這兩種,一是謀事行為性格氣質,一是精子基因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