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城,一夢三千年

【三千年的邯鄲城】

邯鄲城中故事多,

千年風煙吟長歌。

武靈叢臺猶佇立,

鬼谷縱橫起兵戈。

出將入相平常事,

刀耕火種滏水波。

太行巍峨氤紫氣,

七雄爭鋒今奈何。

邯鄲城,一夢三千年
邯鄲城,一夢三千年
邯鄲城,一夢三千年

摘引:邯鄲地名最早見於《春秋穀梁傳》:“織絇(音渠)邯鄲,終身不言衛”。是說公元前546年,衛國發生內亂,衛獻公殺了大夫寧喜,寧喜的同夥衛獻公的弟弟鱄(音專)便逃離衛國,來到邯鄲。這是歷史文獻中對邯鄲的最早記載。

《史記·殷本紀》中記載“益關沙丘苑臺”。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考釋沙丘臺引《竹書紀年》中說:“自盤庚徙殷至紂之滅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紂時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距邯鄲及沙丘,皆為離宮別館”。是說自商朝的紂王祖先盤庚遷都至殷(今河南安陽小屯)到紂王滅亡,長達253年間再未遷都;紂王時期又擴大都城,南至朝歌(今河南淇縣),北至邯鄲及沙丘,都建了離宮別殿。殷紂王時期約在公元前11世紀,可見早在3000多年前邯鄲地名就已存在。

邯鄲名稱的來歷,椐《漢書》注者張晏解釋:“邯鄲山在東城下。單,盡也。城廓從邑,故加邑雲”。近代有人將邯鄲的名稱來歷解釋為:城內有座山,名邯山。邯鄲由此而得名。

還有人,將邯鄲的名稱來歷解釋為:邯字的甘字邊,是旦的反寫。日升過地平線曰旦;而日未過地平線曰甘。甘,說明日即將升起。鄲字的單字邊,是地平線上有一塊肥沃的田原,田字上面兩點象徵田地生長著茂盛的谷稷和青草。邯鄲兩字的耳字旁,是象徵著這塊土地上人丁興旺,牛羊成群。總體說,邯鄲是太陽即將升起,陽光照耀在這塊人丁興旺、牛羊成群的肥沃土地上。

有人認為,城市鄉村,名稱的來歷不外乎以地理特徵、標誌性建築、動植物、願望和理想、重要人物姓名、姓氏等命名名。以地理特徵取名的,如山前村、山後村;以標誌性建築取名的,如塔東鎮、塔西鎮;以動植物取名的,如杏花村、獅子嶺;以願望和理想取名的,如太平莊;以重要人物姓名取名的,如左權縣等。所以邯鄲也是以姓氏取名,儘管百家姓裡查不到,但有過邯鄲這個姓氏。具體到邯鄲這個姓。班固《在昔篇》中有過“邯鄲淳”其人的記述;吳下王、鼎大錯所撰寫的《在昔篇姓氏疏證》中敘述:“邯鄲,名淳,字子叔。邯鄲其複姓也。魏人,兼善八體,校石經,記廣雅,本說文之義,著為字指,書斷雲。邯鄲淳八體悉工,師於曹喜,尤精古文,大篆,八分,隸書。自杜林衛密以來,古文泯絕,由淳復著”。故邯鄲應由姓氏而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