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投資人看企業服務:中國to B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

10位投資人看企業服務:中國to B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投資人觀點

2018年,企業服務已是大勢所趨,且未來仍將孕育更大的機會。

在創投領域,企業服務額熱度在持續上升,艾瑞報告指出,2019年1月國內資本市場共計投資事件總數達460件,分別涵蓋18個行業賽道,企業服務成為主流投資賽道之一,1月有不少熟知企業獲得了新一融的資金進入,企服賽道穩定向好。

整個to B市場正進入到企業需求加快爆發的階段,未來中國企業級服務的頭部公司將會受到更多資本關注。B2B內參梳理了國內十位投資人關於企業服務領域的投資言論,在他們眼中,企業服務有怎樣的機會?創業者該如何選擇細分賽道?做企業服務,靠產品驅動還是市場驅動?

▌金沙江創投朱嘯虎:我願意和企業服務創業者一起賭未來.

10位投資人看企業服務:中國to B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投資人觀點

·朱嘯虎·

過去十年,中國的風險投資從企業服務上並沒有賺到太多錢,他們賺的錢基本來自消費互聯網。未來十年,我相信會有變化。在人工酬勞與日漸增和雲端服務大規模應用的背景下,輔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賦能,企業服務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在企業服務賽道上,美國有更多的估值幾十億美金的公司,並且這些企業並不燒錢,風險投資人從企業服務上賺的錢超過消費互聯網。雖然還不能確定中國風險投資在未來十年裡能在企業服務中賺到的錢超過消費互聯網,但我認為,掙到規模相當的錢是可以保證的。

企業服務類產品必須能直面企業需求,解決商業問題。我們考慮的核心點,從來不是技術本身是否高大上,而是這些技術本身能不能解決商業問題。

▌紅杉中國合夥人周逵:我們會更加關注2B的公司

10位投資人看企業服務:中國to B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投資人觀點

·周逵·

過去十幾年裡出現的大牛企業,比如BAT、TMD,加上拼多多等等,它們的共性是都是2C的公司,競爭主要集中在激烈的流量爭奪上。但今天越來越多的成熟用戶要求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更高效率的服務。這就對渠道背後的那些供應商提出更高要求,而為商家提供效率也變成了一個投資的新機遇。我們會更加關注2B的公司,比如通過信息連接、數字化、AI推動來提高效率的中間服務企業、供應鏈企業、甚至工廠。

▌IDG資本合夥人牛奎光:AI應用賦能的時代

10位投資人看企業服務:中國to B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投資人觀點

·牛奎光·

最近四年,中國的創業企業迅速發展,同時發生的一件事是,技術正在越來越便宜,差異性越來越小。很多應用從to B開始,往to C滲透。所以接下來是AI應用和AI賦能的時代。

▌經緯中國合夥人熊飛:在中國投 to B 的長期回報會比美國好很多

10位投資人看企業服務:中國to B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投資人觀點

·熊飛·

企業服務領域客觀來說是一個門檻很高的領域,是一個沒有降維攻擊的領域。因此,總體來說,企業服務的投資趨勢是更加的務實、以客戶導向的。經過幾年的市場發展,經緯中國的投資邏輯也產生了變化,目前來說主要看中兩點:其一為行業的規模應該足夠大,其二則是目標客戶的規模足夠大,也只有如此才會容易形成一個長期的壁壘。

另外,我個人覺得在中國投 to B 的長期回報會比美國投 to B 好很多。原因在於:在美國,因為 Salesforce、Workday 等已有領先者產品的市場佔有度很高,導致創業公司長不動、長不大,很多都是 10 億美金、12 億美金被併購。在中國,to B 領域競爭並不激烈,因為沒有產品供給,很多公司創業兩年,就可以做中國 500 強的生意,這在美國不可想象。所以從長期來看,國內to B 創業公司的天花板顯著的高。

▌梧桐樹資本管理合夥人高申:沒有大數據的驅動,就沒有新一代企業服務的機會

10位投資人看企業服務:中國to B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投資人觀點

·高申·

我們的消費互聯網和世界比是一個數量級的,但我們企業級服務和美國的企業差距至少兩個數量級。差距孕育著機會,所以我還是比較看好企業級服務。另外,企業級服務是服務2B的。我們看看現在2B,不過大企業是CIO,小企業是老闆。新一代CIO和中小企業的老闆,他們在80後化,甚至90後化,他們必然會擁抱以數字化、信息化為代表的企業級服務這個市場。

企業級服務的機會很大,一定是大數據所驅動的企業級服務,這才能把我們的企業級服務和企業級軟件市場分開。沒有大數據的驅動,就沒有新一代企業服務的機會。但是除了有科技、有數據,還是要有一個合適的商業模式。不然一些企業級服務有新技術,最後的形式又走了企業軟件的老路。

▌東方富海陳利偉:中國to B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

10位投資人看企業服務:中國to B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投資人觀點

·陳利偉·

未來,不存在純粹的to C或to B的公司。兩種類型的公司的界限將會變得模糊。to B 、to C的基因是結合在一起的。to B的公司最終的使用用戶也是C,要學會站在用戶體驗的角度來設計產品、搭建商業模式。

不能做中大企業,你就不可能做成一個非常大的to B公司,最終你可能會被別人並掉。要做成一個偉大的to B公司,強調的是團隊綜合能力的競爭,但內在核心基因一定是產品驅動,而非單純的銷售驅動。

▌元璟資本合夥人陳洪亮:做to B企業仍然會碰到人才流動上的困難

10位投資人看企業服務:中國to B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投資人觀點

·陳洪亮·

企業服務還是按照自有邏輯往前走。我沒看到風口突然爆發的跡象,也不覺得企業服務投資在2018年是所謂的追風口。

to C企業的爆發力更強,估值更高,做to B企業,仍然會碰到人才流動上的困難。企服的發展節奏由自身特色決定,不會因為資本、媒體的關注度上升了,便發生顯著變化。

to C企業,在移動互聯網紅利裡賺到了錢,願意花錢買效率,為提升效率的公司付費。此外,這些公司的創始人,是跟著互聯網長起來的一代,天生親近互聯網,願意用技術來改變公司,花錢買服務。

▌啟賦資本合夥人曾錚:互聯網下半場的連接機會在企業服務

10位投資人看企業服務:中國to B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投資人觀點

·曾錚·

在移動人口紅利結束的大背景下,2B的企業如果能夠高效率服務產業鏈條,則門檻更高,不會輕易被替代。關於技術類項目,單一的技術優勢往往會產生很多競爭對手,而且能否變現和變現週期也存在問題。

互聯網上半場的結束,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到智能互聯網,已經快速切換,互聯網上半場重要的是做營銷與連接用戶,下半場才會深入到產業的運行當中,當然連接可能還是會有,但這個連接不是人與人連接,是人機連接、物物連接,這是物聯網,還有企業和企業連接、職能部門和職能部門連接,這是SaaS,所以下半場的連接機會在SaaS企業服務、物聯網這些方面上,而人工智能起到關鍵性的提升整個產業運行效率的作用。

▌AA投資創始人兼CEO王浩澤:紅利消退,大家都幹企業服務

10位投資人看企業服務:中國to B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投資人觀點

·王浩澤·

在企業服務領域,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各種紅利的消退,這也是百度、阿里、騰訊,甚至美團、今日頭條都要開始幹企業服務的原因。因為過去的五年,大家都在擴大自己的邊界,不斷做新的市場、新的業務。我們現在發現,新的客戶和市場逐漸到了邊上變成花崗岩,挖不過去了,這個時候我們能幹的就是往下繼續深挖,向內提高產能,提高效率。

▌阿爾法公社創始合夥人許四清:to B創業公司的兩大挑戰

10位投資人看企業服務:中國to B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投資人觀點

·許四清·

中國的 to B 領域,創業公司要面臨兩大挑戰: A 輪死還是 B 輪死。前者的團隊往往有一定技術,但團隊可能不太完整,獲客能力比較弱,能拿到 A 輪融資,但到了需要批量獲客的節點就很難走下去,沒跨過 B 輪可能就會掛了。後者的團隊往往是大銷售背景創業團隊,能簽到很多單,但產品架構有硬傷,不是靠產品而是靠人走下去,所以過了 B 輪就很難發展。所以核心問題就這兩個,是否具備技術門檻以及強獲客能力,B 輪會成為一個很明顯的分水嶺,一定要有足夠好的產品才能實現規模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