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分界點 原子

原子(atom)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狀態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組成。原子構成一般物質的最小單位,稱為元素,已知的元素有119種。

物質的分界點 原子

原子直徑的數量級大約是10-10m。原子的質量極小,一般為-27次冪,質量主要集中在質子和中子上。原子核外分佈著電子,電子躍遷產生光譜,電子決定了一個元素的化學性質,並且對原子的磁性有著很大的影響。所有質子數相同的原子組成元素,每種元素大多有一種不穩定的同位素,可以進行放射性衰變。

物質的分界點 原子

原子最早是哲學上具有本體論意義的抽象概念,隨著人類認識的進步,原子逐漸從抽象的概念逐漸成為科學的理論。原子核以及電子屬於微觀粒子,構成原子。而原子又可以構成分子。

原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是不對的,原子又可以分為原子核與核外電子,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而質子數正是區分各種不同元素的依據。質子和中子還可以繼續再分。所以原子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但原子是化學反應中的最小粒子。

物質的分界點 原子

構成原子的結構粒子之間的數量關係

①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

②質子數=核電荷數=原子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中子決定原子種類(同位素),質量數決定原子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核電荷數)決定元素種類;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決定整個原子顯不顯電性,也決定著主族元素的化學性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