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婚姻正在經歷精神虐待,你知道嗎?

在我們的讀者中,有不少人曾跟幫姐抱怨、控訴過自己老公:

“他總是一句話也不說...”“他有事,但對我從來電話也不打,微信也不回...”“你想多了,我沒有針對你...”“你不要小題大做,我們討論的問題根本不存在..”“他總是聳肩或者是嘆息,一開始想要和我交流溝通時,不知為何卻又突然108°大轉彎,冷冷地回覆“嗯,沒事”之類的幾個字草草應付了事。”

此時的當事人忍不住要問“我哪裡做錯了?他/她為什麼這麼討厭我?”

你的婚姻正在經歷精神虐待,你知道嗎?


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個調查:女生中有多少人遭遇過精神虐待而分手的情況。

結果是:有超過85%的女生經歷過一週以上的精神虐待,有35.1%的女生有一個月左右。最誇張的是,還有21.4%的女生經歷了半年以上的精神虐待。


1

什麼是精神虐待?

說到“冷暴力”,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但“精神虐待”這個詞卻少有人聽說。

那麼到底什麼是精神虐待呢?

簡單來說,精神虐待就是給一個人足夠的想象空間,但往往是不好的方面。

曾看過很典型的例子:在一個納粹集中營裡,有位心理學家將一個戰俘關在一個安靜的屋子裡,封上眼睛,在其血管上扎一個針頭放血,實際上針頭的一端是密封的,再擺上一盆水,讓水在滴模仿血在滴的聲音。

你的婚姻正在經歷精神虐待,你知道嗎?


三天後那個戰俘死了,醫生檢查發現他是被自己給嚇死的。

在愛情中,精神虐待的傷害雖然不至於這麼嚴重,但卻非常常見,只不過當事人往往很難察覺。

施虐者雖然沒有身體上的過激行為,但言語中透露出的諷刺和冷落,卻會給受虐者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

2

精神虐待的傷害

可可是我的一位同學,再次見到她,是在省精神病院!

聽說她這兩年飽受丈夫折磨,要不是家裡人攔著她,她已經自殺了。

可可和李成結婚快5年了,之前感情一直挺好,屬於那種平平淡淡的好,兩人都是奔著好好過日子的。

兩年前,李成開始對可可愛答不理。後來可可問他為什麼這樣。

李成說:“沒什麼,就是壓力太大,你不要多想。”之後緩和了一段時間,可可也覺得是自己多想了。

但自此之後,可可不主動找李成,李成也不會主動來找她。

可可給他打電話他會接、發短信也會回,可是可可覺得這場婚姻就像一個人的獨角戲。

你的婚姻正在經歷精神虐待,你知道嗎?



有段時間她感覺自己都要抓狂了,可是又感覺無計可施,只能忍著。

一年前可可懷孕了,但懷孕期間李成經常半夜才回家,電話不接短信也不回。在可可傷心無助,需要陪伴的時候,李成卻總是在忙著他自己的事情,彷彿家只是個睡覺的地方。

再次聽到可可的消息,就是聽說她被丈夫精神虐待導致流產,醫生說她再也沒辦法懷孕,可可受不了這個打擊,就這樣瘋了……

可可的表現正是精神虐待中受虐者的通病,她們往往帶有這種潛在的“自我批判”意識,會不自覺地把受虐的原因歸結於自己;

而施虐者就是看中了她們的潛在性格,所以毫無顧忌地對她們實施精神虐待。

這也是為什麼,有如此多的女性在遭受精神虐待後仍然選擇待在丈夫身邊,因為在潛意識裡,她們甚至不認為這是一種傷害。

你的婚姻正在經歷精神虐待,你知道嗎?


《冷暴力》的作者瑪麗·弗蘭斯·伊裡戈揚曾在書中表示,精神虐待是“隱而不現卻真實存在的暴力”。

然而,我們必須要清楚的是,精神虐待造成的心理上的創傷比家暴造成的皮外傷更難以癒合。

那些遭受精神虐待的人,常常一邊痛苦不堪一邊又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當中。

就像旁人勸解她時所說的,她會下意識地覺得是自己“想太多了”。

3

如何應對精神虐待?

儘管如此,我們無法從語言上戰勝施虐者,卻可以從自身入手,給自己一個解脫的機會。

以下這幾點建議,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明確婚姻中的界限

夫妻關係不應該成為受虐者的枷鎖,要理性分析自己在這段關係中所承受的傷害,所承擔的責任都是不合理的。

不要無限容忍對方對你施虐,明確夫妻各自的職責,親密關係不應該建立在傷害之上。

  • 撕開施虐者的真面目

一味的委曲求全只會讓施虐者越發變本加厲。外人看到的只是表面,因此要儘可能把真相公之於眾,撕開施虐者的真面目。

  • 及時止損

以往很多關於“家暴”的案例中,受害人往往採取容忍的態度,一而再再而三地忍受對方給自己造成的傷害。

然而,家暴是無止境的,精神虐待也是如此。即便你不想承認,但是那個曾經深愛你的人的確給你帶來了危害,這時候你要做的,只有及時止損。

精神虐待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起眼,甚至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它的危害性,幫姐也想通過此文,讓更多人意識到,精神虐待的傷害並不比直接暴力少。

意識到了傷害,我們就要拿出勇敢面對的決心,打破情感束縛,也放自己一條生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