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海思kirin670或將於Q2發佈,搭載自研CPU

海思麒麟600系列一直是手機中端SOC的有力競爭者,麒麟650系列在16年初推出後,至今仍舊應用在華為榮耀的千元機上,和高通625一樣,堪稱中端元老級的兩個SOC。


華為海思kirin670或將於Q2發佈,搭載自研CPU​17年下半年,高通625的繼任者高通630推出,然而這款SOC的市場卻表現平平。就在不久前,紅米note5在印度發佈,其搭載的高通636被寄予厚望,相比於630的有限升級,驍龍636在CPU上提升比較大,kryo260在單核性能大幅升級,對DDR4X的支持,繼承驍龍660的DSP和ISP也讓驍龍636的外圍比驍龍625提升明顯。

而麒麟650的繼任者到現在都沒有官方消息,但據可靠消息,麒麟650的下一代將於2018年Q2發佈,具體命名不詳。而且,下一代麒麟600系列將是有“大核心”的SOC。也就是說,“麒麟670”將不再是現在的8個“A53小核心”的架構,將直接和高通驍龍670,聯發科P70,三星7885進行競爭。這三款SOC都是大小核心架構。
華為海思kirin670或將於Q2發佈,搭載自研CPU​據說,這次“麒麟670”將搭載海思自研架構的核心,代號MOSCOW,相比於之前的麒麟SOC直接採用公版架構,海思自研架構可能在某些設計上做了更改,至於能否在公版架構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現在還不得而知,麒麟600系列搭載自研架構,應該是在為麒麟980試水。

其他當面,“麒麟670”將和麒麟970一樣,搭載專門為人工智能加速的NPU,由寒武紀科技提供的寒武紀1A核心,提供1.9T FLOPS的浮點算力,這是相比於其他中端SOC(如驍龍670)的優勢所在,NPU在目前應用場景主要是拍攝場景識別,OCR加速,應用範圍還比較窄,但對於一款中端SOC來說,1.9T FLOPS浮點算力的NPU將足於挑戰目前競爭對手最頂尖的旗艦SOC(A11為0.6T FLOPS),最有可能應用方向就是改善目前中端機型在拍照當面的弱勢。
華為海思kirin670或將於Q2發佈,搭載自研CPU​至於“麒麟670”將採用何種製程工藝,有消息稱將是TSMC(臺積電)的12nm工藝,TSMC的12nm工藝——從Volta的晶體管密度來看,它跟目前的16nm FinFET Plus(FF+)工藝變化不大,TSMC之前也提到12nm工藝實際上是基於16nm改進而來的,後者目前有16nm FinFET、16nm FF+(FinFET Plus)及16nm FFC三個改良版,其中性能最高的依然是16nm FF+,上一代麒麟650採用的是16nmFET工藝,如果“麒麟670”採用12nm工藝,這將是一個不小的改進。

最終極的懸念是,哪款機型將首發“麒麟67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