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北伐血淚史:一代名將孟珙雪洗靖康恥

孟珙,生於南宋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的湖北棗陽,字璞玉,號無庵居士,但是孟珙祖籍並不在棗陽,而是在北邊的山西絳州,至於孟家南遷的原因大概是因為金人的南侵, 他的曾祖和祖父都曾是南宋一代戰神岳飛的部將,曾經跟隨過岳飛北伐。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岳飛在他的《滿江紅·寫懷》中這樣寫道,表達了自己"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岳飛一直以優異的成績踐行著自己的志向,有朝一日定要完成雪恥解恨的目標!他規模最大的一次北伐是在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那年大軍曾經一度到達朱仙鎮,這個鎮子距離宋朝故都僅有45裡,當時的金主完顏宗弼都已逃出開封,只需再向前一步,大宋便能一舉收復汴京,這不是一個人的夢想,是千千萬萬大宋子民的共同夢想,然而十二道金牌卻澆滅了這一切,紹興十年的北伐也成為了岳飛北伐的絕唱......

南宋北伐血淚史:一代名將孟珙雪洗靖康恥

南宋皇城圖

孟珙的父親孟宗政生於隆興二年(公元1164年),這一年距離岳飛最後一次北伐已過去了整整24年,而就在這一年,南宋朝廷發動的"隆興北伐"遭遇了失敗,不過作為一名北伐將領的後代,孟宗政自幼便有收復故土的豪情壯志!岳飛雖沒,但還有千千萬萬的豪士在與貪婪無厭的金人做鬥爭,孟宗政的父親孟林就是其中一個,於是他從小便跟隨父親投身到抗金的狂潮中去。後來孟宗政跟隨部隊遷居至棗陽,於是孟珙便出生在這兒。作為將門之後,孟珙也是子承父業,從小便和金人打交道。

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南宋朝廷再次啟動了塵封已久的"北伐",這距離上一次大規模北伐(隆興北伐)結束已過去了42年,而這一年孟宗政也剛好42歲,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了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雖然結果以雙方議和結束,但對於南宋來說,這場戰爭帶來的戰果卻十分屈辱:作為主戰派的宰相韓侂冑不僅被殺,首級更被送往金國示眾,增加歲幣銀帛各五萬,宋朝繳納三百萬兩犒師銀與金國,疆界依舊,但宋朝皇帝與金朝皇帝的稱謂由以前的侄叔改變為侄伯......這一年孟珙13歲,之後孟宗政開始駐守襄陽,對於當時的南宋來說,襄陽就是"生命之城",襄陽城在,則南宋在,這也可以從金庸先生的小說當中感受到,而孟珙這顆將星也從襄陽緩緩升起。

伴隨著孟珙的成長,在北方草原上,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各部,並建立大蒙古國,在消滅西夏之後成吉思汗準備對金國用兵,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蒙古開始了南侵,金國軍隊抵擋不了蒙古鐵騎的衝擊,節節敗退,看見局勢變化的南宋朝廷終於硬氣了一把,決定停止向金國繳納歲幣,金國人很生氣,認為這是"侄子"對"伯父"的大不敬,拼著兩線作戰的風險發瘋似的向南宋發動進攻,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蒙古人那裡受氣,就到南邊來補血,打不過蒙古人還削不了"侄子"不成?

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金國悍然發動了侵宋戰爭,襄陽首當其衝,在這場襄陽保衛戰中,孟宗政父子認為金人必犯樊城,於是伏兵擊之,金軍傷亡慘重,此時金軍另一路正在圍棗陽,孟家父子率部馳援,擊敗圍城金軍。宋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正月,金兵捲土重來,金國籤書樞密院事完顏賽不率軍10萬再圍棗陽,孟家父子與統制扈再興合兵拒敵,雙方共相峙三月,金軍屢遭敗績,於是挖起戰壕企圖長期圍困,孟宗政則廣募壯士,不斷派出小股部隊突襲金軍,使金軍疲於戒備,人的神經一旦崩久了突然得到放鬆便會完全懈怠,於是找準機會,孟家父子會同援軍一舉擊敗圍困的金軍。

南宋北伐血淚史:一代名將孟珙雪洗靖康恥

滅金之戰

在屢吃敗仗的情況下,金"伯父"對南宋提出了議和的請求,因為取得了戰爭初期的勝利,南宋這邊底氣也足了,加上蒙古那邊攻的正歡樂,南宋朝廷嚴詞拒絕了這個請求,金國還就不信邪了,決定以戰逼和,"你不和我就打,我倒看你和不和?"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正月,金國兵分三路南下,這次由完顏訛可率領的中路金軍再次圍攻棗陽,孟家父子子堅韌真是超乎金人想象,金兵連攻80天都毫無建樹,畢竟主動出擊需要大把糧草,而且部隊也得修整,城池久攻不下,金軍師勞兵疲,宋朝援軍已到,城內孟家父子乘勢開門出擊,內外夾擊,金軍一戰陣亡三萬餘人,完顏訛可單騎逃走,宋朝軍隊一直乘勝追擊到鄧州。

這場戰爭一直持續了7年,金兵不僅攻不下襄陽,在其他戰場也是無功而返。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孟宗政去世,孟珙接過了戰鞭,繼續與金軍作戰。紹定五年(公元1232年),蒙金三峰山之戰使得金國最後的主力部隊全部敗滅,金國重振雄風?不存在的,剩下的家底兒只夠金王朝苟延殘喘而已。

這也給孟珙提供了一個成就偉績的大好時機,然而此刻的金人竟然還是將南宋朝廷當做欺負的對象,紹定六年(公元1233年),金哀宗把金王朝首都遷到蔡州(汝南),並派出武仙進攻四川。

武仙是一位十分有想法的將領,也是宋金戰爭中孟珙的一位經典對手,武仙原本是金朝末年的一位地主頭子,後來適逢國破,便武裝部隊勤王 ,不過他並不是什麼高風亮節的人,因為此人曾經投降過蒙古,後有復歸金國,被封為金國的恆山公,他企圖奪取四川作為金王朝的落腳之處,武仙派手下將領武天錫進攻光化,想打開入蜀的通道,孟珙率軍迎擊,陣斬武天錫,武仙轉而進軍呂堰,當武仙行軍到呂堰的時候,遭到了木查、騰雲、呂堰三路宋軍的圍攻,孟珙部這時也迅速南撤以接應守軍,武仙見勢一路奔逃,孟珙於是率部一路向北迫近鄧州,鄧州守將伊喇瑗不戰而降。此時的金朝一派末世之象,越來越多的官兵將領南逃,其中有一個叫劉儀的降將,原來在武仙手下做事,向孟珙提供了武仙駐軍的情報,不僅如此,此人還提供了破敵之計,這位"金奸"賣國倒是賣的很徹底,接下來孟珙率部連戰連勝,率軍直擊武仙駐地馬蹬山,這場戰役中,金兵死屍遍野,最後一萬兩千多人投降。沒戲的武仙逃到商州還準備繼續負隅頑抗,但剩下的官兵根本抵抗不了宋軍的進攻,武仙本人後來在逃竄的過程中被蒙古人殺掉。

紹定六年(公元1233年),蒙古盛情邀請南宋朝廷一起出兵滅金,主要還希望宋廷能夠接濟點糧食,形勢誘人,雖然有什麼唇亡齒寒的古訓,不過金國被滅已經是早晚的事,而且宋金之間還有亡國大恨,不趁機痛打落水狗實在不像話,於是宋廷決定聯蒙滅金。就這樣孟珙帶著2萬宋軍、30萬石糧食踏上了滅金之路。已是強弩之末的金軍根本無從抵抗,何況一代名將孟珙也非平常之輩,宋軍一路高歌猛進,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宋蒙聯軍圍攻蔡州,城將破之時,金哀宗竟禪位於金國元帥完顏承麟,於是只當了不到一個時辰皇帝的完顏承麟便意外的成為了金國的亡國之君......在孟珙39歲的那年,金國滅亡了,此時距離北宋滅亡已整整過去了107年,距離岳飛飲恨而逝已過去92年......

南宋北伐血淚史:一代名將孟珙雪洗靖康恥

宋東京地圖

滅亡金朝之後,孟珙回京面聖,南宋朝廷出兵河南,端平元年七月初五(公元1234年),宋軍進入東京,連戰神岳飛都沒實現的夢想就這樣實現了!此外宋朝的西京河南府(洛陽)和南京應天府(商丘)也被一舉收復,歷史上稱之為"端平入洛",不過此時的三京幾乎都成了空城,多年戰亂使得中原地區到處殘垣斷壁,汴京也早已不是《清明上河圖》中的那個汴京。不過收復三京的消息還是讓南宋臣民們舉國歡騰,然而宋軍進入河南也給了蒙古出兵的理由,而且南宋北伐多年,糧草不濟,最終被蒙古軍大敗,被迫退回原來的防線。

南宋北伐血淚史:一代名將孟珙雪洗靖康恥

一代名將孟珙

不過一代名將孟珙率兵滅金,一雪靖康恥和臣子恨,完成了岳飛等前輩的都沒有完成的壯舉,是整個南宋北伐取得的最好成績。

宋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孟珙積勞成疾而病逝,蒙古人南下鐵騎的錚錚馬蹄聲卻越來越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